琳琅山旅游景点介绍
琳琅山风景区,为国家AAAAA级景区,地处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占地约52.5平方公里,为以朱德故居、朱德诞生地和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为核心景点,是四川将帅故里游览线上的主要景点,是南充市域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该风景区具有增补川东北风景资源空白的地位和作用。
2006年国务院公布“朱德同志故居”和“朱德诞生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琳琅山风景区历史沿革
琳琅山风景区蕴藏着神秘的客家文化。仪陇客家人是明末清初从粤、闽、赣迁移而来,仍有30万客家后裔传承客家遗风,是我国西部仅次于成都东山洛带的最大客家聚居区,客家人的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保存相当完整。1909年,四川仪陇琳琅山,胸怀壮志、步履坚定的青年朱德从这里走出大山,奔向革命道路的起点。
琳琅山风景区历史文化
浓郁的三乡文化。仪陇素以书法、剪纸、篆刻的“三乡文化”著称,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景区农民和马鞍镇居民大力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剪纸、篆刻、书法、川北大木偶为主题内容的旅游文化纪念品和客家竹篾器具等传统手工艺品。马鞍是闻名全国的川北大木偶发源地,景区内不少民间艺人能为游客现场表演献艺。景区居民建筑的窗花雕刻、门楹对联无不显示出厚重的文化底蕴。
琳琅山风景区主要景点
琳琅山景区位于朱德同志诞生地——仪陇县马鞍镇,整个景区规划面积52.5平方公里,由琳琅山、柏杨湖、蓬莱阁、插旗山景区和马鞍古镇五部分组成。其中,核心区2.94平方公里,由朱德故居、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等景点组成。景区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其中,与朱德同志成长紧密相关的朱德故居、朱德诞生地、朱德故居纪念馆、朱德父母故居、朱德父母墓地等10余处景点保存完好。是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100个红色精典景区之一。
琳琅山风景区”有朱德故居、朱德故居纪念馆、川北客家民居丁氏庄园,以及五星琳琅山、威武关刀山、腾骏马鞍山、神韵轿顶山、云雾插旗山、玲珑印台山、天生锤镰石等主要景点。
朱德故居面积200余平方米,正面有堂屋、厨房;东厢为蚕房、煮酒房和客房;室内陈列有朱德少年读书时用过的条桌、桐油灯盏、装书的背篮、算盘、砚台等遗物。
朱德故居纪念馆建筑风格为川北民居样式,呈四合院格局,面积为3760平方米,分为4个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整个陈列布展采用了现代多媒体和幻影成像的声、光、电等高科技技术,全面展现了朱德伟大的一生。同时,该馆还收藏了2000多件文物。
朱德诞生地位于琳琅水库旁的李家湾。这里本是丁姓地主废弃的一座粮仓,当年朱德祖父朱帮俊佃租了地主丁邱川的80挑田地,并租下了这右侧的房屋做住房。那时,堂屋左右两间歇房分别是朱德祖父母、大伯父大伯母的寝室,正房右边转角处是朱德三叔朱世和、幺叔朱世禄的卧室,里面一间是家里临时煮酒的小作坊,右边横屋第一间是朱德大哥朱代历、二哥朱代凤的歇房和家里丢放零杂东西的地方,下隔壁就是朱德诞生的仓屋,再往下边是厨房和猪牛圈。
1886年12月1日(农历冬月三日)早晨,朱德就诞生在这间狭窄矮小、面积仅有16平方米的木板仓屋里。朱德诞生时,全家已有11口人,这里热天酷暑难挡烈日西晒,朱德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直到他9岁时丁姓地主逼租退佃,全家才被迫搬离此地。
丁氏庄园位于马鞍镇朱德父母故居东南500米的轿顶山下。庄园始建于民国元年,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系穿逗结构,房108间,门120道。内有花园、天井、炮楼,外有护城河围绕庄园。整个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历时18年。院内门庭对称,雕梁画檐,楼阁亭榭布局雅致,结构巧妙,土墙高筑达10米,系川北第一大地主庄园。
朱德父母故居位于马鞍镇琳琅山尾端,是一幢四合院的中式大瓦房。院内正面是三道横向排的双开门组成的堂屋。门窗上的镂花图案玲珑别致、古雅美观。故居正堂门楣上悬挂着一道“人民之光”的金字黑漆大匾,系1950年春,中共川北委员会为慰问朱德总司令合家亲属所赠。
旧居正前方修了花园、水池、凉亭,构成了一小巧别致的园林。朱德父母故居现已成为朱德故居纪念地的一个纪念点。1980年3月7日,仪陇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朱德诞生地和朱德生父朱世林墓中间有一座非常奇特的山,此山山体呈柱状,山顶呈圆锥形,好似一乘大轿,故名“轿顶山”,又好似清朝官员头上的顶戴,亦称“官帽山”。山上柏树手腕粗大,常年不枯不萎,几十年如此,树尖与树尖之间自然组成一条“龙”形随风舞动,非常奇特。以此山为界,东边出了富甲一方的丁氏兄弟,西边出了一代伟人朱德元帅,所以又有东边主富,西边主贵之说。
琳琅山风景区地理环境
琳琅山风景区地处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总面积52.5平方公里。琳琅山风景区东经106°61′31″,北纬31°47′03″。介于东经106°13″—106°52″,北纬31°11″—31°39″之间。本次规划核心区范围北至关刀山脊梁,南至蔡家坪村山脊梁,东至席家砭私塾,西至梅子河新马公路,规划面积约5.6平方公里。
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区-东北门
景区属中丘中谷地貌,海拔最高点关刀山657.75米,最低点主入口416.38米,相对高差241.37米,景区内关刀山—琳琅山—狮墩包—轿顶山一线山岭由高到底,自东北向西南蜿蜒而下,将景区一分为二:西北部分为朱家湾,东南部分为琳琅水库、大湾堰,均为深丘起伏地貌,区内山岭纵横交错,溪沟蜿蜒曲折,形成凹凸的复杂地形,其整体地形如虎。
景区气候类型属川北部深丘低山温凉气候,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日照1566小时,全年无霜期224天,雨量充沛,降雨集中在秋季,年平均降雨量1015—1323.5毫米;冬冷夏热,春秋温凉,四季分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琳琅山风景区所获荣誉
2004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5年被国家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2006年底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6年10月被列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琳琅山其他介绍
这里是朱德故乡的自然山川。
大巴山南侧、嘉陵江中游四川省仪陇县,峰峦起伏,丘壑纵横,群嶺之中拥簇着一座独特的山峰——琳琅山,因天然形成的五角状形而传誉九洲。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块充满着传奇故事的旅游热土,2003年,围绕琳琅山四周的朱德故居纪念地,开始修建朱德故居纪念园暨“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区”,2006年被国家评为AAAA级景区景区绿化覆盖率达90.2℅,年平均气温16.5℃,是天然的生态观光休闲游览地。
琳琅秀山水,风光毓神奇。
琳琅山雄壮巍峨,遍山苍松翠柏,中峰突兀,五条小山梁向五个方向延伸。新中国建立后,工程技术人员测量绘图时发现,此山等高线分布成五角星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地质人员航测和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航拍,技术人员在飞机上鸟瞰此山,再次证实了勘测结果,此山恰是一枚硕大的五角星浑然天成,拔地而起。
1886年12月1日,朱德诞生在琳琅山南麓的李家湾。后来朱德走上了革命道路,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巧合之中,工农红军的帽徽是五角星,五星成了人民军队的标志。抗战时期,朱德在山西太行山地区和其他抗战将士一道植树。后来,人们发现,朱德在八路军总部住地王家峪植下的杨树,其树枝梗节的横断面成规则的五角星。建国后,共和国国旗上五角星熠熠生辉。这神奇的五角山形与五角星是巧合还是有着某种联系?当年,朱德背井别乡、投笔从戎,可曾想象五星竟与他有不解之缘。在旧中国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认识事物的水平,人们是不可能发现,朱德出生地所在的大山是五角形,更无法谈及证实这种发现。冥冥之中,朱德与五星、朱德与中国革命、朱德与中国人民军队、朱德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着难以言表的某种联系。
有独无偶,在朱德故居纪念园建设过程中,人们在琳琅山南侧修建入口广场时,发现了一块天然奇石。该石头自成一形,横卧在那里,“我自岿然不动”。石头的底部四分之三呈弧形,酷似一把镰刀;上边的石头呈T字形,酷似一把铁锤。锤镰交汇,不正是中国0的党徽吗?这块飞来石,没有任何人工痕迹,他怎么天生这么规则,又和党徽有着联系呢?想来他应该是一块预言石,预示着中国0的一代伟人将诞生在这里。人们便亲切地称之为“锤镰石”。真所谓是“锤镰党徽自地生,天造地设育伟人”。
在“琳琅山”的东侧便是“关刀山”。“关刀山”的山顶有三个山峰,相传,三个山峰在五行中分别代表着金、木、土,这座山一时被人们称为“三星寨”。该山逶迤绵延、行走龙蛇,山上有一株古柏,形似三国时关羽用过的青龙偃月刀,传说当年关羽转战此地横刀山峰,这座山也因此被称为“关刀山”。1976年,这株古柏溘然枯死。这一年,敬爱的朱德同志也离我们而去。关刀山的南面,便是“朱德故居”。
在朱德故居的左侧与“琳琅山”相对应的,就是马鞍山。据传,有人亲见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五匹神马汇聚于关刀山下的琳琅村天平田一带,跳跃不止,惊醒山民,竞相观望。人们绘声绘色,说这是“五马朝堂”。后来,朱德故居纪念馆就修建在这地方。
在朱德故居纪念馆北面,有一株高大的黄桷树,据说该树与朱德同龄。这原本是一棵普通的黄桷树,与生长在其他地方的黄桷树没有两样。但是,这种普通只保持到1986年。这一年,是朱德同志的百年诞辰。同年12月的一天,住在巴中下八庙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经过一周的艰难步行,来到马鞍,辗转找到该树,连续数日采集此树树叶露水饮用。路人问其故,老人讲:他已患病数年,久治不愈,无可奈何。一天夜里,一白发老翁托梦给他,说是朱德故里马鞍镇朱德纪念馆背面有一黄桷树,只要他坚持采集此树树叶露水饮用,病痛自然消失。老人醒后感觉十分奇怪,认为是观音显灵、朱德赐福搭救他。他怀着虔诚的心,步行至此,找到该树,连续数日采集此树树叶露水饮用。不久,病痛果然消失。老人按照民间习俗,请六尺红布挂于此树腰间,以表谢恩供奉。这事逐渐在民间流传,从那以后,这棵黄桷树被四方百姓供奉为神树,陆续有人到该树挂红、上香供奉,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朱德故居与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之间,有一潭清泉,名叫大湾堰,但当地群众更多时候称呼为“虎啸潭”。相传,朱德小时候常到里面玩水嬉戏,一日下午,朱德从私塾回家,又下堰洗澡,正在田间劳作的三叔突然发现水中一虎戏水,三叔大惊,忙放下农活,寻找小朱德的去向,未果,便四处大呼朱德小名,也没有回应。在堰潭中,人们看到了仍在玩水的朱德,但老虎已不知去向,当家人问及是否看见老虎时,朱德满不在乎,说自己在里面洗澡,并没见到老虎。从此,人们便称之为“呼啸潭”。
在“琳琅山”的西侧,有一座状似清朝朱德头顶花翎的奇山,此山极富传奇神韵。它虽没有泰山之雄,不具华山之险,没有峨眉之秀,不及青城之幽,但山形饱满圆润,有帝王上朝听政的霸气,有将帅征战沙场的豪气,每当大雾降临,远远望去,好像官轿出行,浩浩荡荡,人们都称之为“官帽山”,也有人称之为“轿顶山”。相传该山富贵齐全,以此为靠山,必将大富大贵。清朝末年,当时富甲一方的客家丁姓大地主,请一高明的风水先生相看,遂在该山的南面选址建房,规模宏大,名噪川北,占其大富。后来,丁家家业更加兴旺,直到解放,人们称之为“丁氏庄园”。辛亥革命后,朱德升迁少将旅长,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为他们在轿顶山北面购置了房产,供其居住,民间便有了大贵之说,朱家主贵,丁家主富。
在轿顶山的西面,朱德生父朱世林的墓静静地横卧在这里。当年,朱德在为父母购置房产的同时,也为父母建造这块墓地。1920年10月,朱德生父朱世林从泸州返乡途中病逝于重庆,是年冬月,扶柩回籍,旋葬于此。墓地坐西向东,正对轿顶山,再远一点是马鞍山。从轿顶山到琳琅山、关刀山、马鞍山,好象是绕了一圈,正好是0一线,真可谓“墓对马鞍地势奇”。当年朱德军阀杨森曾奉蒋介石之命,先后多次兴师动众,专程前往马鞍挖朱家祖坟断龙脉。尽管每次所带风水先生不同,但每位风水先生说法大致一样。风水先生说这是气穴,葬在卧虎脉上,乃是火象,那火自然是越拨弄燃得越旺的,等于放虎归山,所以他们不敢拨弄。就这样,朱家只有这座坟保存了下来。朱德父亲墓地前面的水塘,因1958年朱德时扩建,故得名“跃进水库”。据当地一位老者回忆,1958年那阵子,全国上下大兴水利,只要有上面命令,人们就得半夜三更起床去劳动,在选址上,由于当时的条件,根本谈不上什么勘测设计,只要公社派下来的人指定哪儿,就修哪儿。当地社员在公社干部和大队长的指挥下,在原水塘的基础上,用土依山势修筑拦水坝而成。九十年代初期,一台湾学者专程考察其地理风水,发现此塘有中国地图之形。2005年3月,有关部门用飞机喷药,治理朱德故居纪念园森林病虫害,仪陇电视台记者利用难得的机遇航拍朱德纪念园区,当镜头对准此池塘时,再次证明了此水库轮廓酷似中国地图外形。如今“跃进水库”已改名为“感恩池”,以丰富其文化内涵,传承其中华美德。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琳琅山”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