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日英烈园旅游景点介绍
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日英烈园位于安徽太湖县大石乡大明村小屋组,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2年6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日英烈园历史沿革
1939年1月,时安徽省主席廖磊和民政厅长陈良佐对安徽人民自卫军进行改编为游击纵队,按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命令,全省分为十七个纵队。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由阜阳、涡阳、颖上、亳县等四县人民自卫军改编,有官兵1059人,辖第一大队、第二大队、第三大队、支大队和机枪中队,该支队转战江淮,参加抗日大小战役数十起。著名战役有亳县十二里庙战斗、白沙南埠战斗、临涣三集战斗、庐江盛家桥战斗、望江大阳山、石牛山战斗等,歼日寇万余人,毙日军少佐二人,夺取战利品无数,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1944年10月,报经第五战区司令部和安徽省政府批准并同意,将该支队在各战役中牺牲的官兵674人全部迁葬在一起,修建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日英烈园。
1946年5月该英烈园竣工,占地面积约5亩,原有纪念广场、忠烈祠、烈士公墓、纪念塔、八角纪念亭、守军营房等。因历史原因,英烈园遭严重损毁。现仅存烈士公墓、墓碑、烈士墓志铭、阵亡烈士名录碑、纪念碑题刻、时邻县政界人士、社会名流的题字等13块。该英烈园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日英烈园其他介绍
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日英烈园位于安徽太湖县大石乡大明村小屋组。
1939年,安徽人民自卫军改编为游击纵队,分为十七个纵队。第十一挺进纵队转战江淮。1944年,该支队在各战役中牺牲的官兵674人全部迁葬在一起,修建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日英烈园。1946年竣工,占地面积约5亩,原有纪念广场、忠烈祠等。
1939年1月,时安徽省主席廖磊和民政厅长陈良佐对安徽人民自卫军进行改编为游击纵队,按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命令,全省分为十七个纵队。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由阜阳、涡阳、颖上、亳县等四县人民自卫军改编,有官兵1059人,辖第一大队、第二大队、第三大队、支大队和机-中队,该支队转战江淮,参加抗日大小战役数十起。著名战役有亳县十二里庙战斗、白沙南埠战斗、临涣三集战斗、庐江盛家桥战斗、望江大阳山、石牛山战斗等,歼日寇万余人,毙日军少佐二人,夺取战利品无数,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1944年10月,报经第五战区司令部和安徽省政府批准并同意,将该支队在各战役中牺牲的官兵674人全部迁葬在一起,修建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日英烈园。1946年5月该英烈园竣工,占地面积约5亩,原有纪念广场、忠烈祠、烈士公墓、纪念塔、八角纪念亭、守军营房等。因历史原因,英烈园遭严重损毁。现仅存烈士公墓、墓碑、烈士墓志铭、阵亡烈士名录碑、纪念碑题刻、时邻县政界人士、社会名流的题字等13块。该英烈园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2年6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烈士公墓、墓碑、碑刻。
建设控制地带:烈士公墓挡土墙东、西、北三面外延30米内,南至纪念广场外延10米。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日英烈园”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