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旅游景点介绍
天柱山,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西部山地,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市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天柱峰(地理坐标东经116°27′,北纬30°43′)。据1980年航空测定,主峰海拔为1488.4米, 2008年,国家测绘局重新测定为1489.8米。
天柱山呈现出奇峰、怪石、幽洞、峡谷等自然景观,以雄、奇、灵、秀而著称于世。天柱山内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高达97%,享有“空气维他命”美称的负氧离子是国家最高的Ⅰ级标准的三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题天柱峰》一诗中赞美:“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天柱山拥有全国唯一、全球揭露面积最大、暴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尤其以崩塌堆垒地貌景观而被地质学家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花岗岩地貌,又被称做“地球的泄密者”。文学家形容其为“山峰丛林”和“石头宫殿”。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建国后开发为安庆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先后获得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
天柱山历史文化
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行南巡狩,自浔阳,顺江而下,经盛唐(今安庆市盛唐湾)入皖口(今怀宁县山口镇),溯水而上。法驾谷口(今天柱山野人寨),登礼天柱,“号曰南岳”。直到隋文帝诏改江南衡山为南岳,其间700年,所称南岳,即天柱山。南岳称号南移后,天柱山人称“古南岳”。
由于天柱山风景奇特,独具优势,故并未因尊号南移而被冷落。加上潜山市城,自汉时起即为兵争重镇,从隋开皇九年(589年)建熙州时起,至南宋端平安庆府治东迁时止,连续为州、郡、府治所达627年。历代达官名宦,文人学士,如李白、白居易、李翱、李德修、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陆游、杨万里、李元阳、胡缵宗等,无不为天柱山胜景所吸引。他们或远眺,或登临,或结庐而居,筑亭而读,或吟诗作文,刻石勒名,留下了许多传世的诗文和珍贵的人文景观。
白居易歌曰:“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王安石诗云:“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这些诗文,歌颂了天柱山之雄奇壮丽,至今游人低徊吟诵,流连忘返之情,无不油然而生。
唐天宝七载(公元748年),李白曾渡江到皖西,一方面寄情山水,一方面求仙访道。他远眺天柱峰,挥笔写下《江上望皖公山》一诗:“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青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全诗十二句,可以说字字珍珠,笔笔含情。又二年,李白在游访庐山的同时,也游览了天柱山,终于还其“欲往心莫遂”的心愿。
天柱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末年,义兵长刘源结寨西关,多次挫败元军,坚持战斗18年,英勇壮烈,名垂千秋。太平军年轻将领陈玉成,率部在天柱山区,与清兵相持多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活跃在天柱山。
南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潜山人刘源,奉地方将领之命组织抗元义兵,于天柱山措置山寨,春耕冬训,加紧练兵,以备迎战。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元将相威率师攻打司空山和潜山野人原,兵过安庆府时,宋朝知府范文虎降元,县境从此属元朝统治。翌年十一月,舒、黄、蕲三州各地相继起兵复宋,转入地下斗争的刘源又集兵众万余,上天柱山举起抗元旗帜。连续三年与元军及投靠蒙古的势力发生战斗百余次,祥兴二年(1279年)义兵长刘源为元将昂吉儿所败,牺牲于天柱山。
天柱山人文景观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即三祖寺附近山谷流泉、石牛古洞等处的石刻。其中,石牛古洞石刻居多。此间,300来米的河谷,东侧崖壁和河床巨石,共镌唐贞元以来,至民国晚年之间的各种石刻近300方。其中唐吕渭、李翱、李德修,宋王安石、黄庭坚、李师中、李柬之、留正、赵希衮、张同之,明胡缵宗、李元阳等题刻,都是珍贵之作;尤其是唐李翱、宋王安石、黄庭坚真书手迹,已属罕有之品。传说,北宋大画家李公麟曾在此为黄庭坚作坐石牛图刻之崖壁,惜已被人窃去。石刻诗、文、题、记俱全,行、楷、隶、篆、草都有。此地既是考证1200多年间有关历史的天然档案馆,又是直接瞻仰有关古代名家文采、书法的天然博物馆。
天柱山在历史上被道教、佛教视为宝地。道家把天下名山洞府封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称天柱山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庄名弼《游大龙山记》中云:“道书所载,天下有八天柱,中国有三,潜其一也。”可见天柱山在道家眼里具有极其重要地位。东汉名道左慈就在此“炼丹得道”。从南北朝起,道家先后在天柱山建过五岳祠、灵仙观(真源宫)、天祚宫等著名道观,其中真源宫曾拥有道房3600多间。佛教的二祖、三祖、四祖,都曾把此山作为传授衣钵之所。山间先后建起过山谷寺(三祖寺)、天柱寺、佛光寺等著名佛刹72座。鼎盛的唐宋时期曾有“三千道人八百僧”之说,方圆数百里的善男信女,来此朝仙谒圣者络绎不绝。宋舒州太守陆修曾吟“碧瓦朱栏拥绛霄,紫云深绕宝风飘”诗句,状写当时殿宇辉煌,烟云缭绕的盛况。宋后,多数寺观毁于兵火,或圯于废弃,虽有修复,终不能再现前朝之盛。现山中尚存三祖1寺,及第、齐云、上封、护国4庵,近年经陆续修整,佛教活动已恢复正常。千百年来,众多名道高僧在此讲经传道,采药炼丹,留下许多奇妙传说,给天柱山景胜增添一层神幻色彩。
天柱山位置境域
天柱山,位于安庆市潜山市西部。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市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2008年国家测绘局公布第二批31座著名山峰的高程数据,天柱山主峰海拔为1489.8米。
天柱山所获荣誉
2011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天柱山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山榜”。2019年,入选安徽省避暑旅游目的地。
天柱山其他介绍
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公元106年,汉武帝登礼天柱山“号曰南岳”,589年,隋文帝诏南岳为衡山,故天柱山又称古南岳。又因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为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故天柱山为安徽的“源头山”。天柱山有雄峰奇石、幽洞秀水,绰约多姿,纯朴自然,居“南国第一”。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1992年又被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天柱山有号称“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有天下奇观石牛古洞、摩岩石刻;有中国第三大高山湖泊--“炼丹湖”以及禅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禅寺等景观。
天柱山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是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景区面积102.72KM2,保护区面积304KM2,分大龙窝、佛光寺、龙潭河、西关寨等八大景区。公元前106年,汉武帝登礼天柱山,赐封“南岳”称号。隋开皇九年,炀帝扩疆,改称湖南衡山为南岳,但天柱山仍被尊称为“古南岳”。历代帝王或亲自礼祭或遣吏致祭南岳天柱山。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因此天柱山又名皖山,是安徽的源头山。
天柱山是以花岗岩峰丛地貌为主的山岳型景区,既具北山之雄,又具南岭之秀,奇峰、怪石、密洞、幽瀑星罗密布。天柱山因为拥有目前世界裸露面积最大最深超高压变质带,日前已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实地验收,有望2011年内荣列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天柱峰海拔1489.8米,拔地而起,雄峙江淮。这里有花岗岩第一秘府洞穴――神秘谷,上下迂回,幽深莫测;这里有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如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峰之中……明代大诗人李庚曾惊呼“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天柱山不仅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这里有中华禅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禅寺;有天下奇观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群;有“华东第一漂”的白马潭漂流。这里还是“中国第一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是三国美女大乔、小乔梳妆的故乡。这里不但引来了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文人墨客,也走出了“京剧鼻祖”程长庚、“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也是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新秀韩再芬的故乡。
天柱山已经成为安徽省继“两山一湖”之后的第二大旅游经济板块,与黄山、九华山并称为安徽“三大名山”,天柱山旅游接待人数的节节攀升。入境地人数成倍增长。2010年天柱山共接待海内外游人229万人次,创旅游总收入近10亿元。
精华景点
天柱峰海拔1489.8米,全身石骨,拔地而起,雄峙江淮。花岗岩洞穴第一秘府――神秘谷,上下迂回,幽深莫测;九井瀑布,跌落成群,美仑美奂;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如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峰之中;天柱松、探海松、虬龙松、五妹松等株株风姿绰约。明代大诗人李庚曾惊呼“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天柱峰,海拔1489.8米,雄绝险峻,势如擎天一柱,天柱山因此而得名。其顶端有石刻“中天一柱”“孤立擎霄”八个大字,每字五米见方,气势磅礴。
天柱松,破顽石而生,寸土不沾,与石峥嵘,有1500多年的历史,枝桠粗壮强劲地向悬空面伸展,迎风霜而立,颇有王者风范,又称天柱松王。
飞来峰,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为整块巨石,顶有一石如天外飞来,称飞来石,飞来峰亦由此得名。
神秘谷,主峰景区的精华景点,由巨石跌落,自然架叠成洞。全长450多米,落差100多米。谷内洞中有洞,上下迂回,左右盘旋,形成“天宫”“地宫”“-”“迷宫”“龙宫”。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现存唐至民国题刻400余方,镌有历代达官文豪的诗文真迹,诗、词、文、赋、题记文体兼备,行、草、楷、隶、篆俱全,是一座天然书法展览馆和碑刻长廊。
景区四季
天柱山地属季风北亚热带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较长;春雨连绵,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平均年气温9.5°C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为-2°C,7月份平均气温20.3°C。年平均日照在2000小时以下,年平均雾日在250天左右。历年平均降水最高达1900毫米,一年中最多降水日可达150天左右。6、7月为梅雨期,平均梅雨期24天。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天柱山”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