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旅游景点

榉根关古徽道

榉根关古徽道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榉根关古徽道景点照片

榉根关古徽道旅游景点介绍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榉根关古徽道,古称“徽饶通衢”,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东至县和黄山市祁门县三县交界处的仙寓山上,是徽州通往江西饶州的一条省际大道,亦即古时的“国道”,自唐以来一直是中国南方商旅往来、文武张弛的咽喉要地。

  榉根关古微道始建于唐代,太平天国时期建设了石长城。沿途保存着明清时期古建筑遗迹,有启源亭、古稀亭、继保亭、玉泉亭、输山碑、普祭孤魂之墓碑、杠梁桥、玉泉井和圆通庵、无上庵寺院以及古墓葬、古战场等,还有湘军为抵御太平军深入南下在古徽道岭头上建设的一道军事关隘。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榉根关古徽道历史沿革

  唐代,始建榉根关古徽道。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一位老人捐建继保亭。

  清嘉庆七年(1802年),建杠梁桥。

  清道光八年(1828年),树立输山碑。

  太平天国时期(1851-1864年),建设石长城。

榉根关古徽道历史文化

  重大事件

  咸丰年间(1851年2月1日至1861年),在榉根关古徽道有一场恶战,该战也多见于曾国藩家书。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二十四日,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此间二十三日,榉根岭之贼破卡而入,不知历口沈宝成营足御之否?”并担心“榉根岭之贼若并入饶州一带,尤非左军所能处处速了”。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二十九日,他又在家书中记下,“此间犯榉根岭之贼,二十五日围沈宝成等营盘,猛扑二时半。二十六日,朱云岩等进剿获胜,贼三四百人,追贼出岭”。

榉根关古徽道其他介绍

  时代:唐至清

  榉根关古徽道,坐落在皖南石台、祁门、东至三县交界处的仙寓山上,古称“徽饶通衢”。它是徽州通往江西饶州的一条省际大道,亦即古时的“国道”。自唐以来徽道一直是中国南方商旅往来、文武张弛的咽喉要地。遗址始建于唐代,迄今遗存最完整的路段,全长7.5公里,共有台阶1.8万步。古徽道属文化路线遗产,是一条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文化、商贸、军事、生态之道。古道沿线和坐落的仙寓山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长城、古墓葬、古亭、石碑、石刻、石雕和古战场、寺、庵等古遗址。

  2001年以来多次进行调查。榉根关古徽道用青石板铺设,蜿蜒曲折,穿行于峡谷林荫之中。最完整的路段,保存在石台县仙寓镇珂田村境内,古道全部用青石板铺设。全长75千米,用长约13米、宽06米、厚01米的长方形青石板铺砌,共有台阶18万步。古道沿线及其所在的仙寓山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榉根关关隘、古长城、古亭、石碑、石刻、石雕、寺院等,还有古墓葬、古战场等遗迹。

  古长城始建于太平天国时期,东起祁门刘源村,西至石台仙寓镇珂田村王村组,以榉根岭为界。古长城中的关隘,史称“榉根关”,坐落于海拔710米的榉根岭古徽道岭头,关隘高35米,关隘中间设有大门,门高为2米,门宽15米,石墙厚5米,用青石板砌成。古长城原有14千米,大部分现仅存基础,其中有1千米保存较好。启源亭、玉泉亭、古稀亭、继保亭等遗址,石块砌筑的建筑框架仍很坚固。

  史载榉根关古徽道在873年已经是交通、军事要道,并沿用至民国。榉根关古徽道遗存丰富、环境优美,是一条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生态之道。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古徽道两侧、两端各向外延伸10米。古徽道沿线遗迹,如榉根关关隘、古长城、古亭、石碑、石刻、石雕、寺院、墓葬、古战场等,由文物本体向四周延伸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30米。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榉根关古徽道”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榉根关古徽道”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