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百岁宫旅游景点介绍
九华山百岁宫,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镇219省道九华山风景区,坐落于九华山海拔871米的插霄峰巅,原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庙内供奉着明代无瑕和尚的肉身,因其活到126岁才圆寂所以寺庙得名“百岁宫”。
九华山百岁宫主体建筑始建于明代,建筑占地面积为1043.47平方米,百岁宫与祗园寺、东崖禅寺、甘露寺并称九华山“四大丛林”。百岁宫今存钟、鼓、碑刻等文物50余件,坐北朝南,五层古典马通楼,融山门、大殿、应身殿、库院、僧舍、客房和东司为一体,楼层内有巨岩横陈,有磐石镶嵌,岩石与建筑、建筑与山峰自然结合,巧巧天工。
1981年9月,九华山百岁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庙。1983年,九华山百岁宫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4年12月,九华山百岁宫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九华山百岁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华山百岁宫历史沿革
九华山百岁宫,始建于明代。
明万历年间(1573—1611年),北京卢沟桥人僧海玉(字无瑕)从五台山到九华山结茅禅修,其居名"摘星庵"。
明万历七年(1579年),青阳县令苏万民在九华山建摘星亭。
相传明天启三年(1623年),海玉110岁圆寂,3年后启缸,其肉身颜面如生,徒众为之漆体涂金,供养于亭塔内。
明崇祯三年(1630年),敕封为"应身菩萨",并题赐塔名"莲花宝藏",匾额"为善为宝"。同年,海玉徒弟慧广主持戒堂,改寺名为百岁宫。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百岁宫毁于火灾。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住持僧三乘重建百岁宫。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住持僧宏楞重修、扩建,名"万年禅寺",香火鼎盛,成为"十方丛林"。
清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太平天国兵燹。
清光绪五年(1879年),住持僧宝身重建,并赴京请回《藏经》一部。光绪末年,再次遭火,扑灭及时,未造成重大损失。海玉肉身、明清帝王所赐印章、玉印以及传为海玉抄写的《血经》等完好无损。
民国六年(1917年),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赠额"护国万年禅寺",并题竖匾"护国万年寺,钦赐百岁宫"。
民国六年(1917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两次开坛传戒。
民国二十年至(1931年)至1953年常谛、觉真、悟光、心妙先后任住持。
1982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九华山百岁宫。
1987年,住持僧应观塑“弥勒佛”一尊,高宽均达2米。
九华山百岁宫相关文化
九华山
中国佛教名山“九华山”蜿蜒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南望黄山,北瞰长江,方圆120千米,最高峰海拔1342米。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监太平湖。它以佛教文化习俗和奇丽的自然风光而出名。九华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称,千米以上的高峰20多座,为首的是十五峰。天台,天柱,独秀,花台,云外峰如台似柱,耸入云霄;莲花,芙蓉,翠屏,以微,翠盖峰有芙蓉出水之姿“间耸航”,“雄叫天门”等茂石更是鬼斧神工。山间秀溪萦环,银瀑飞,景色迷人。优美传奇的舒印月和九子泉声更富山水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九华山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胜境。九华山现有寺庙80余座,僧尼300余人,已逐渐成为具有佛教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
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群山众壑、溪流飞瀑、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错落其间。
九华山百岁宫主要景点
明朝万历年间,有僧人海玉,顺天宛平人(今北京卢沟桥)人,字无瑕,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在五台山出家。无瑕禅师曾云游参访峨嵋等佛教圣地,于万历年来到九华山,“初住东岩摘星亭,见狮子山左右,有龟蛇供护之状,遂卓锡焉”。无瑕禅师戒律精严,刻苦清修,耗用28年,刺舌血拌和金粉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为国家重点文物,现珍藏于九华山历史文物馆中。
明天启三年(1623年)秋,无暇禅师年124岁,口占一偈曰:“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运相远。客来问我向何处,腊去春回又见春。”言毕安详圆寂。弟子将其遗体装缸,三年后启缸,肉身面色如生、身体完好,遂装金供奉。其徒慧广随即“建寺宇,造戒堂,立方丈”,时人尊其年高,故改庵名为“百岁宫”。明天启六年(1626年)明思宗朱由检敕封无暇禅师为“应身菩萨”,题额“为善为宝”,赐无瑕禅师肉身塔“莲花宝藏”四字。
清咸丰年间,百岁宫遭火灾,大殿等全部焚毁,仅留下无暇禅师肉身殿,后重修。民国时,再请藏经,黎元洪总统赠匾额“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
五百罗汉堂总建筑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为宫殿式结构,与百岁宫配套协调,形成一个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城堡式建筑群。五百罗汉堂供奉五百尊罗汉,整个堂内于姿百态。百岁宫五百罗汉堂是中国四大佛山所仅有,它的兴建,为九华山增添了一处新景观。
穿过山亭,约百步便至峰顶。石库式的大雄宝殿门(也是山门)门头上,悬挂着“敕建万年寺,钦赐百岁宫”楷书寺名竖匾,出自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之手。寺门前,两边平房对称,中间是一块呈长方形的坪地;如房前院落。墙壁上镶砌着清雍正、乾隆等年问的碑刻十余方,有诗刻,有赐《藏经》、修寺院、捐献“功德”等碑记刻石,其字迹,有魏体寸书、榜书、馆阁体小楷。西边一排平房,为香积厨、库房等。东边数门平房,临崖而建,屋内悬有古钟,谓之钟房。钟为铜质,重约两千斤,钟面凸出铭文和花纹图章。此钟也称“幽冥种”。撞钟和尚边念钟上文字边撞钟,循环往复,日夜不停。
由大殿侧门可进入同一楼层的肉身殿,供奉着装金的无瑕和尚肉身。肉身头戴莲花宝冠,身披朱红袈裟,头部大小与常人相似,身躯已干缩如孩童,端座莲台之上。据说,这种金身,是把尸体放进陶缸,用石灰封口,缸外放木炭,再用文火烘烤数十日才制成的。置于空气中已有350多年,多年不腐。据说,九华山原有七尊装金肉身,期间有六尊被毁,无瑕肉身是由一位和尚藏于山洞中才得以保存下来。肉身殿前有一天井,下建蓄水池,兼作取水灭火之用途。肉身殿后是佛堂和僧舍。
九华山百岁宫缆车坐落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风景区九华街内。缆车下起丛林寺庙祗园寺,上至供奉明代无瑕和尚真身的千年古寺百岁宫,全套设备从奥地利引进,为国内第一条具有世界高水准的缆车系统。
天然睡佛位于九华山花台景区,睡佛头枕天台群峰,面仰天际,睫毛可见,鼻梁高耸,面庞饱满,下颌圆润,喉结突出,整个面部慈善可亲,形象十分逼真,真可谓“横看是山,竖观为佛”。百岁宫缆车上站观景台为最佳观赏处。
九华山百岁宫其他介绍
百岁宫位于九华山摩空岭(又名“插霄峰”)上.百岁宫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与祗园寺东崖寺、甘露寺同为九华山“四大丛林”.百岁宫也是九华山第二座肉身殿,供无瑕禅师肉身。据寺前碑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河北宛平僧海玉和尚,号“无瑕禅师”,由五台山云游至九华山,见此地九峰如莲,便在摩空岭摘星亭结茅布道,名“摘星庵”。“初住东岩摘星亭,见狮子山左右,有龟蛇供护之状,遂卓锡焉。”无瑕在此,长年以野果为食,不食烟火熟食,并用舌血和金粉,费时二十余年,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计81卷,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家文物一级藏品。无瑕圆寂于天启三年(1623年),享年110岁,世称“百岁公”。逝前嘱弟子三年后启缸,弟子将其遗体跏趺缸中。过三年后,恰逢王钦差来山进香,夜见霞光,因与无瑕弟子启缸视之,见无瑕结跏趺坐,肉身不腐,颜面与生时无异,弟子遂将肉身涂金保护,在庵内供奉,并奏闻朝廷。明思宗崇祯三年(1630年)敕封无瑕为“应身菩萨”,并题额“为善最乐”,赐无瑕肉身塔名“莲花宝藏”。同年,无瑕弟子慧广和尚于此建佛殿,造戒堂,立方丈,安单接众,易庵为寺,“法宇规模,秩始其备”。正因为万年寺是为纪念百岁公无瑕和尚而兴建的,因此又名“百岁宫”。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寺毁于大火,六十年(1721年)住持僧三乘重建。嘉庆十九年(1814年)住持僧德念重修。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十九年(1839年)扩建,名为“万年禅寺”,创成“十方丛林”。无瑕和尚的肉身也移至殿内供奉。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兵燹。后重修。光绪五年(1879年)僧宝身主持重建并赴京请《藏经》一部。光绪末年再次遭火,幸扑灭及时,未造成重大损失,无瑕肉身、明清帝王所赐的金章、玉印和《血经》等完好无损。1917年、1932年两次传戒。1931年-1953年常谛、觉真、悟光、心妙先后任住持。1982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寺院。1983年重塑佛像,无瑕和尚肉身重上漆、贴金。1987年塑三如来、十八罗汉、弥勒佛、韦驮诸像。1995年新建五百罗汉堂,供奉五百罗汉坐像,像高1.3米。现百岁宫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属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百岁宫典型的皖西民居寺院。五层高楼融山门、大殿、肉身殿、库房、齐堂、僧舍、客房和东司(厕所)这一整体,没有单体建筑的配置,远观恰似通天拔地的古代城堡。这种形制在我国现存寺院建筑中极少见。百岁宫的布局,充分利用由南向北下跌的坡势,楼层由低爬高,层层上升,形成曲折幽深、恢宏多变的迷宫。从正门下面看大殿,它只是一层楼,而大殿东侧的厢房是两层楼,通高只有10米,但从它的后门看,东侧墙高达55米,为五层楼。而层顶只是一个完整的皖南民居式有天井的四落水顶。寺下不远处有一山亭,可以足。亭内原供“皆大欢喜”形象的弥勒佛,佛经上说弥勒住在兜率天,所以小山亭题额为“兜率院”颇有以山亭作寺门之意。
穿过山亭,约百步便至峰顶,石库式的大雄宝殿门(也是山门)上方,悬挂着“敕建万年寺,钦赐百岁宫”楷书寺名竖题,出自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之手。寺门前,两边平房对称,中间是一块呈长方形的坪地。墙壁上镶砌着清雍正、乾隆等年间的碑刻十余块,有诗刻,有赐《藏经》、修寺院、捐献“功德”等碑记刻石,其字迹,有魏碑、正书、榜书、馆阁体小楷。两边一排平房,为香积厨、库房等。东边数间平房,临崖而建,屋内悬有古钟,谓之钟房。钟为铜质,重约二千斤,钟面凸出铭文和花纹图章。此钟也称“幽冥钟”。撞钟和尚边念钟上的文字边撞钟,特环往复,日夜不停。大殿宽19米,进深14米,中有“九龙戏珠”藻井。殿中佛龛则因地势筑在4.5米宽,高二主的岩石上,中间是端坐莲台的释迦佛,左为骑青狮的文殊菩萨,右为骑白象的普贤菩萨,四周围绕二十四诸天像。此种布局,为他处所少见,由大殿侧门可进入同一楼层的肉身殿,供奉着装金无瑕和尚肉身,和尚头戴莲花宝冠,身披朱红袈裟,头部大小与常人相似,身躯已千缩如孩童,端坐莲台之上。这种金身,置于空气中已有三百五十多年,至今不腐。据说,九华山原有七尊装金肉身,十年浩劫中有六尊被毁,无瑕肉身是由一位和尚藏于山洞中才幸免保存下来。
大殿四个楼层内有巨岩横陈,有盘石镶嵌,岩石与建筑,建筑与山峰有机结合,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保护范围:寺庙四周墙基外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北各200米,南至五百罗汉堂南侧院墙。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九华山百岁宫”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