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旅游景点

碧阳书院

碧阳书院属于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碧阳书院景点照片

碧阳书院旅游景点介绍

中国古代书院

  古之黟县,自宋代以来,对教育非常重视,那“十户之村、不废颂读”的教育氛围,使人预感这块土地不可低估的前途。碧阳书院创建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4 年),地处有“白云深处仙境,桃花源里人家”之称的碧山之阳,故名。明嘉庆四十二年(1563年),就城南儒学原址扩建而成,明天启年间,为魏珰毁塌;崇祯年间,修复碧阳书院。清乾隆年间,县儒学复移城南旧址,撤碧阳书院。嘉庆十三年(1808年),“邑人议建浔阳书院于潘山,地险不成”。 嘉庆十六年(1811年),邑人捐银近90000两重建,其中黟县乡绅胡尚就捐有18000两。重建书院实用29100余两,建后尚余银60000两,分至该县各盐、典商生息,按年收取利息。经阖邑乡绅公议,仿效歙县紫阳书院制度稍加变通,议定书院事务诸多方面,定立规条共43款,并勒石立于院中。新任知县吴甸华认为原旧议横江书院地址最吉,遂建碧阳书院于迎蔼门外。六都西递村人胡学梓捐资白银五千两,其子胡尚熷负责监建。嘉庆十三年书院建成,共有祠宇、讲堂、书舍等110余间。清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战乱而停办。光绪元年(1875年),邑绅程鸿昭等奉上文筹款兴复。光绪三十二年,碧阳书院改为碧阳高等小学堂。抗日战争中,曾作为东吴大学附(黟校)、复旦大学附中(皖校)校址,现仅存“崇教祠”,于黟县中学校园。

碧阳书院书院概况

  碧阳书院创立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即公元1563年,就城南儒学原址扩建而成,因地处碧山之阳,名碧山书院。明朝天启时毁塌,崇祯时修复。清乾隆时,撤书院,儒学复移城南。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知县吴甸华复建碧阳书院于迎霭门外(今黟县中学校址),有祠宇、讲堂、书舍等共110余间。复建耗费白银2.9万两,全部由乡绅捐赠。其中西递乡绅胡尚熷曾一人则独捐1.8万两。

  现存的书院建筑是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复建的。它坐落在黟县县城以南迎霭门外的山头上(原在县城南,因地处碧山之阳,故为碧阳书院。)这里古树参天、古建成片,既无闹市之繁杂喧嚣,又可隐隐望见县城街道,其环境十分幽静,确实是办学读书的理想之地。

  据史料记载,书院有朱子殿、崇教词、书斋词、尊道堂、诚意堂、正心堂、修身堂、迎蔼堂、敬义堂、致知堂、观善堂等祠宇、讲堂、书舍共一百一十余间,崇教祠、致知苑、泮池、碑廊、古树等明清名胜古朴雅致。而如今保存完整的便只有这书院的“崇教祠”了。以及《碧阳书院院规》、《新建碧阳书院记》等古牌刻7块和“尊道堂”大型金字古匾等,皆为珍贵的古文物。这镶嵌在崇教祠里的石碑,铭刻着书院的管理内容,包括细微的收支账目。

碧阳书院历史传承

  碧阳书院,坐落在黟县城迎霭门外的山头上。这里古树参天、古建成片,既无闹市之繁杂喧嚣,又可隐隐望见县城街道,其环境十分幽静,确实是办学读书的理想之地。即使到了碧阳书院已经没落后,依然有很多学校在此基础上办学。如碧阳高等小学堂、东吴大学附属中学(黟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皖校)、省立四临中、黟县五七大学、黟县中学。

  碧阳高等小学堂时期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书院改为碧阳高等小学堂。改成碧阳高等小学堂以后,便为公立(县立)。正因为如此,舆论普遍认为名不符实。大多数百姓认为,虽然改成了学校,仍应该坚持私立性质。学校校长人选也应该由教育会推选为宜。这股舆论一度左右学校办学。直至民国二十一年春迁徙入黟城考棚,复迁孔庙,即如今的实验小学校址。

  东吴大学附属中学(黟校)时期

  六十年前的抗日战争期间,东吴附中(黟校)、复旦附中(皖校)就曾办学于这里,先后长达八年,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八年间,东吴、复旦不但为沦陷区和徽州培养了许多毕业生,而且开创了黟县兴办中等教育的先河。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苏州相继沦陷。时任上海东吴附中教师的黟县人叶芳珪约同孙蕴璞、张梦白、周瘦鹃、程小青等多位知名教授、学者来到黟县躲避战乱,同时到来的也还有不少沦陷区的大中学生。另外,在外地任教、求学的黟县人也纷纷回转家乡,其中吴道存、汪玉春、舒耀宗、汪学纯等都系本土乡贤名达。一时间,向来寂寞的古黟山城,成了众多文人学者荟萃之地。

  次年春天,这一群逃避战祸的文人就在碧阳书院筹办起“东吴大学附属中学(黟校)”。这些知名学者在黟县只待了一个学期,暑假便接到东吴大学在上海复校的通知,于是不少人纷纷离去,东吴附中也就随之迁走。

  学校虽撤走,但在东吴附中教书、读书的不少徽州人,还有一些江苏、上海等沦陷区的师生却没有离开黟县,因此县城中失学、失业的青年也就陡然多了起来。在此期间,一批上海复旦大学的师生也避难于此,恰逢暑假,他们便在黟县开设了复旦暑期补习学校。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皖校)时期

  东吴附中迁走后,复旦大学的谢小鲁、马吉先等以及原东吴附中未迁离的教师,就在东吴附中原址——碧阳书院里,在复旦暑期补习学校的基础上,筹办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皖校。起初,一点经费都没有,负责后勤的是正在复旦大学读书的黟县人汪介民,他回到家中,动员做“源丰南货店”老板的父亲捐出二百元作为开办费,以解决燃眉之急。

  开办学校的备案手续办理是十分繁琐的,更何况又在战乱中。按政府规定:开办私立完中,要有不动产数百亩学田以及为数可观的一笔开办资金。这个规定对于一批流亡的穷书生们来说,根本就是一条根本无法逾越的鸿沟。于是,他们为了绕过这个备案手续的繁文缛节,就决定采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名,并由曾任复旦大学校长英文秘书的黟县人吴道存远赴重庆,征得了已经内迁的复旦大学本部同意,皖南行署才批准备案。得到了政府认可,学校的经费就有了着落,也就保证了学校能长期办下去。

  学校聘请了一些有任教能力的教师,其中不乏有一些教育界、文化界名人,如马吉先、黄文望、章渭煊(进步教师,解放后任浙江省九三学社领导)、蒋蘅、(地下党员,绩溪病故)曹新安(地下党员,后于泾县遇害)、吴道存(后回复旦大学任教、全国中学英语教学知名专家)、叶方珪(后为江苏省常州市政协常委)、汪学纯(后经董必武介绍赴延安、曾任米脂中学老师、吴玉章秘书)等。

  9月,复旦附中正式开学上课,设立了高一年级一个班,初中三个年级四个班。另外,还附设了一个商业班。共招收了一百多名学生。开始时学生主要是当地人和留在黟县未离开的沦陷区东吴附中学生。以后,逐日发展,近有徽州各县和贵池、芜湖、青阳东流、至德学子,远至上海、北京、江西、浙江等地的流亡失学青年。学校到第二学年期末(1939年),初一到高三共有10个班级,学生增加到400余人。因办学成绩显著,受到了当时教育部长陈立夫的嘉奖,复旦大学本部亦以书面慰勉。

  黟县虽是僻远小山城,但抗日救亡运动同样是轰轰烈烈。特别是复旦附中建校后,从沦陷区来得青年师生身受日寇的蹂躏,离乡背井,流落他方,抗日救亡情绪尤为高涨。学校师生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成立了读书会、歌咏队、话剧团等学生组织,一边读书,一边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他们办报刊、出墙报、开展歌咏活动、排演抗日话剧,有力推动了当地抗日救亡运动。他们不但多次深入四乡,还利用假期到太平、石埭、青阳、甚至贵池、至德抗敌前线一带巡回宣传演出,受到广大军民的热烈欢迎。据地下党员、音乐教师兼学生课外指导章渭煊先生在八十年代回忆说:“有一次在青阳陵阳镇露天演出,忽遇大雨,群众宁愿淋雨也不肯离去,师生们也就冒雨坚持演出,当时情景十分感人。”

  当年的皖南,在日寇飞机的直接轰炸和日寇军队的封锁威胁下,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办学条件也就更加艰苦了。当时,遇到的困难再多,大家的办学热情还是高涨的。教学仪器奇缺,师生们自己动手做;教材课本不够,同学们就相互手抄。以致迄今在老徽州一带,偶尔还可以收集到当年复旦学生手抄的教科书。生活上有时连盐也难以保证供应,师生们却也还是无怨无悔,正如在他们校歌中写的那样,在抗战中“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交相勉前程远”。虽然是战时,但复旦教学工作一刻也不放松,学校制定了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各项讲课、听课、作业、批改、考核、升留级等制度。晚上没有电灯,晚自习就在书院的大讲堂里点起几盏汽油灯,师生们集中在一起,学生学习,老师备课、改作业。抗战几年中,皖南唯一的一次高中毕业会考,复旦附中的成绩名列前茅。复旦附中后几年毕业的学生,有不少都考上了西南联大、中央大学、湘雅医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其录取率在当时来说是相当高的。

  在复旦的师生中,也聚集了一些中共地下党员,他们很快就建立了党组织。学校里进步的教师也比较多,进步的学生也不少。因此头几年,学习风气是浓厚的,抗日活动是活跃的,整个学校呈现出勃勃生气。皖南事变以后,形势急转直下。国民党通过学校当局对全校师生加紧了控制,大力发展国民党员、三青团员;县党部、三战区派出特工人员混在师生中,监督进步师生。通过训导处用体罚、禁闭等手段打击进步学生,干扰抗日救亡运动;特别是破坏学校地下党组织,一些地下党员和进步师生遭到逮捕和驱逐。这一切并没有吓倒学校的爱国师生,抗日活动依旧进行,并且利用伙食问题,闹起罢课学潮。学生占领了学校,把负责人和军训官都赶跑了,此时不但惊动了皖南行署,甚至引起教育部的关注。

  1945年下半年,抗日战争胜利,复旦附中也完成了它在黟县碧阳书院的办学使命,先是迁至宣城,随后归回上海本部。

  “祖国前哨,皖南心脏,群山环绕,古黟城郊,集合着一群年青的学子,汇流着一道前进的思潮,物质我们虽不够,精神却无比的坚强............我们在抗战中生长,我们要在抗战中光大发扬(《复旦三周年纪念歌》陀夫词,唯行曲)”八年抗战,八年兴学,复旦附中在古老的碧阳书院至少培养出了千余名初高中毕业生。六十年后,重返碧阳书院的复旦学子们在纪念碑上镌刻道:“时值物资奇缺,条件极差,然教师艰苦教书,学生认真钻研,英才迭出............”。

  省立四临中时期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南京等相继沦陷,日寇加紧了对安徽等地的空袭,芜湖、安庆等城市的机关、厂矿、学校和商店等先后往内地疏散。为了培养人才,解决战时大批中学生入学问题,当时的安徽省教育厅曾决定,将安徽中部地区原有的中等学校,混合建立四个临时中学。其中芜湖、贵池等地的一部分师生被集中到了至德县(东至县南)境内,设立安徽省第四临时中学,简称“省立四临中”。

  1938年5月,鉴于设在金寨县砂流硐村的省立一临中遭受日寇飞机轰炸,死伤严重的情形,6月中旬,安徽省教育厅急忙通知全省各地中学提前放假,全体师生迅速往湘西吉首等处转移。省立四临中因为设立在偏僻山区,消息不灵通,而且交通不便,故迟迟没有行动。直到1938年农历5月份,日军已经逼近安庆,在四临中的校园里,已经可以听到激战的隆隆炮声,空中也时有敌机侵袭,再加上有消息说安徽其它临中已流亡到了汉口,于是四临中师生在校长桂丹华先生的带领下,向后方转移。由于行动迟了一步,原先设计的线路已被敌人切断,所以只得绕道山路,交通极为不便,运输更加困难,流亡时间拉长,加上行动仓促,因此公私财物沿途抛弃甚多。

  经过三四天的辗转,师生们到达祁门县历口镇。在此休息了两天以后,又转移到了黟县的碧阳书院。

  碧阳书院是黟县文化的据点。清朝道光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科举兴新学以后,书院资产归属黟县教产保管委员会管理,至此仍然保护完好有祠宇、书舍、讲堂等一百三十余间,还有花园、池塘等。宽敞的房舍,优美的环境使长途迁徙的师生暂解了奔走的劳苦。更因为黟县地处皖南深山腹地,暂无敌寇入侵的危险。在广大师生的一致要求下,四临中打算除毕业班外,其余同学均拟在此长驻继续学习。为此,桂丹华校长专派教务主任叶孟安等一行,到屯溪向皖南行署请示。

  但有关方面负责人认为,当时黟县碧阳书院已由东吴大学孙蕴璞、沈祖懋陈海澄等先生创办有东吴大学附属中学黟校,招收有各地流亡学生近两百人。同时复旦大学佘凌云、谢小鲁、朱启林等先生也正积极筹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皖校,同年二月,已报安徽省教育厅备案,开学在即。如果省立四临中仍滞留碧阳书院,师生过于集中,恐不安全。另外,数校云集,校产分配也不便操作,特别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因为风俗习惯等诸多原因,时有争执与矛盾(这在《复旦三周年》一书中有所反映)。所以省立四临中还应按计划继续迁移去湘西。因此,四临中在碧阳书院住了一个多月以后,又踏上征途,向省外移动。当时的学生中,凡家在皖南的一部分相继转入复旦附中继续学习,其余的学生大都随学校流亡。

  约在当年农历七月,四临中从黟县出发,经过屯溪流亡至浙江兰溪,后改乘火车到了长沙,最后至湖南洪江镇落脚安顿,师生全部归并国立第八中学工作学习,直至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黟县五七大学中学部时期

  文化大革命后,黟县革委会决定黟中撤离分迁到各公社、镇办学。1969年首批教师下放各公社创办中学。原黟中仅留一个小组看门,致使黟中教学设备、生活设施受到一定损失。黟中原址两间教室一幢女生宿舍被原黟县向阳镇借用开办“向阳中学”,招生一个班50人,学制二年,春季始业,入学不需考试,而由“贫下中农推荐”。

  1970年原黟县向阳镇办“向阳中学”与红旗公社办“红旗中学”合并为“向红中学”,改由黟县革委会直接管理,计划招生二年制初二,一个班,三年制初二,三个班,共约学生200人。自此以后,初中学制又改为三年。由于片面强调“五七”指示中的“兼学别样”。这一年师生劳动时间几乎占教学时间的一半。四个初中班计为县茶场采茶三万多斤,为校农场种水稻三十多亩,还种有油菜、黄豆等。同时开辟篮球场两个。同年2月全县开展“一打三反”运动;4月,政治大清查指挥部成立;9月,在黟中校址基础上,成立县的“五·七”大学开学。

  1971年县革委会决定将“向红中学”并入黟中原址办的“黟县五七大学”,改校名为“黟县五七大学中学部”。直到1972年根据县“四五”规划,向阳、大寨、横岗、钟山学校初中班并入黟中,恢复“安徽省黟县中学”校名。

  安徽省黟县中学时期

  抗战烽火燃烧的1944年,在苏州东吴大学附中(黟校)、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皖校)的基础上,安徽省黟县中学正式建立,初名黟县县立初级中学。于1945年迁入碧阳书院,解放后,改名为皖南区黟县初级中学。1952年改名为安徽省黟县初级中学。1958年开始设立高中部,更名为安徽省黟县中学。文革期间学校一度解散、合并、改制,1972年春恢复安徽省黟县中学校名。

碧阳书院其他介绍

  碧阳书院位于黟县碧阳镇,时代为清。

  古之黟县,自宋代以来,对教育非常重视,那“十户之村、不废颂读”的教育氛围,使人预感这块土地不可低估的前途。碧阳书院创建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4年),地处有“白云深处仙境,桃花源里人家”之称的碧山之阳,故名。明嘉庆四十二年(1563年),就城南儒学原址扩建而成,明天启年间,为魏珰毁塌;崇祯年间,修复碧阳书院。清乾隆年间,县儒学复移城南旧址,撤碧阳书院。嘉庆十三年(1808年),“邑人议建浔阳书院于潘山,地险不成”。嘉庆十六年(1811年),邑人捐银近90000两重建,其中黟县乡绅胡尚就捐有18000两。重建书院实用29100余两,建后尚余银60000两,分至该县各盐、典商生息,按年收取利息。经阖邑乡绅公议,仿效歙县紫阳书院制度稍加变通,议定书院事务诸多方面,定立规条共43款,并勒石立于院中。新任知县吴甸华认为原旧议横江书院地址最吉,遂建碧阳书院于迎蔼门外。六都西递村人胡学梓捐资白银五千两,其子胡尚熷负责监建。嘉庆十三年书院建成,共有祠宇、讲堂、书舍等110余间。清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战乱而停办。光绪元年(1875年),邑绅程鸿昭等奉上文筹款兴复。光绪三十二年,碧阳书院改为碧阳高等小学堂。抗日战争中,曾作为东吴大学附(黟校)、复旦大学附中(皖校)校址,现仅存“崇教祠”,于黟县中学校园。

  碧阳书院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碧阳书院”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碧阳镇——碧阳镇地处黄山南麓古黟盆地,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的轴心地带,距黄山风景区仅40余公里,是黟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25个村委会、3个社区居委会,人口4.5万,其中常住人口4.1万,流动人口0.4万;国土面积120平方公里。作为黟县的工业重镇,碧阳镇始终把发展茧丝绸业、旅游食品加工业、旅游工艺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已建成规模以上企业8家,年产值3.6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8%。被列入省“861计划…碧阳镇详细介绍

我要对“碧阳书院”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