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陵旅游景点介绍
明永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朱厚熜的年号“嘉靖“,史称嘉靖皇帝,在位时间45年,是明朝皇帝在位时间最长者之一,仅次于神宗皇帝朱翊钧的在位时间48年。由于朱厚熜在位时间长,所以嘉靖皇帝的永陵修建规模仅次于明成祖的长陵,迄今保护较好。
明永陵,建筑独特、规模宏大,大约经过7—11年的经营,永陵营建大体告成,是明十三陵中的代表陵墓。永陵因可能有《永乐大典》陪葬而闻名于世。
明永陵修建历史
永陵的营建在世宗皇帝登基后的第十五年,系其在位时营建的“寿宫”,但其卜选陵址却是在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皇后陈氏去世之时,当时,世宗命辅臣张璁及兵部员外郎骆用卿等人为陈皇后选择陵地。同时,也秘密选好了自己的陵地。
骆用卿在嘉靖年间以通晓风水术闻名,他来到天寿山后,外观山形,内察地脉,为世宗选择了橡子岭和十八道岭两处吉壤,随后,世宗就带领从臣和钦天监官员到骆用卿为他选定的两处吉壤察看,看后,觉得十八道岭风水最佳,决定在那里建陵。但还不放心,又派人到江西一带找来著名风水师杨筠松、曾文迪、廖三传的后人再次察看,最后十八道岭被确定为建陵地点。世宗嫌十八道岭山名不雅,下诏更名为“阳翠岭”。
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四月二十二申时,浩大的陵工开始了,世宗皇帝亲自主持了祭告长陵的典仪,武定侯郭勋、辅臣李时奉命总理山陵营建事宜,在这一天动工的还有其他七陵的修缮工程、长陵神道甃石以及石像生加护石台等工程。
在营建过程中,世宗打算按照长陵的规制进行营建,却又不好把话说明,就虚情假意地对大臣们说:“陵寝之制,量仿长陵之规,必重加抑杀,绒衣瓦棺,朕所常念之”,大臣们对世宗的话心领神会,送给世宗御览的陵寝设计图只比长陵规模略小,因此很快得到世宗同意,大约经过7—11年的经营,永陵营建大体告成。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公元1785—1787年),朝廷修葺十三陵时,永陵也得到了修整。当时永陵的裬恩门和裬恩殿虽然“头停椽望尽属破坏,柁、檩、枋、垫亦有糟朽”,但由于初建时用材宏壮、施工精细,其大木构架尚无大损。负责修陵的大臣金简(工部尚书)、曹文埴(户部侍郎)等人本应建议按原制修缮,可是,鉴于十三陵修缮范围较大,至乾隆年间楠木已经“采伐殆尽”,若“仍照旧式修整,则长陵、永陵两处购求大木更难办理”的情况,经过商议,提出了这样一个拆大改小的建议:“拟将永陵享殿等处拆卸,一切柱木大件先尽长陵均匀配用。其永陵宫门、享殿,再将拆下两庑各座木料配搭,按照各陵规制建造享殿五间、宫门三间。”
他们认为,"如此转移筹办,不独长陵规模可仍其旧,轮奂维新,即永陵殿宇亦得与诸陵一律缮治整齐,观瞻并皆宏敞"。这个建议在今天看来是不符合文物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的,但在当时,也只能采取这一方式,因为乾隆皇帝下令修缮十三陵,目的在于怀柔汉满两族关系,以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其政治目的是居于首位的。只要政治目的达到,陵园是否符合原制并不重要。而按照这一建议实施,则会压低修陵的经费。所以,金简等人的奏折呈到宫廷内,乾隆皇帝很快就准奏了。
永陵的裬恩门、裬恩殿因此全部被缩小规制建造:裬恩殿由面阔七间(通阔50.65米)、进深五间(通深27.72米)。缩为面阔五间(通阔25.91米)、进深三间(通深14.4米),殿顶由重檐式改建为单檐歇山式;裬恩门,由面阔五间(通阔26.26米)、进深二间(通深11.26米),缩为面阔三间(通阔12.3米)、进深三间(通深8.7米),单檐歇山顶的形制未变。
民国年间,乾隆时期改建的裬恩殿、裬恩门相继塌毁。至今台基上还完整地保留着改建后门、殿的柱础石。明代门、殿的柱础石保留不多,但可以看出其体量明显大于改建后的柱础石。其中,裬恩殿现存明代重檐金柱柱础石鼓镜部分直径达1.2米,比长陵的仅少2厘米。可以想象明朝时永陵裬恩殿的楠木柱也是十分粗壮的。
明永陵形制特点
建成后的永陵与前七陵相较,确有独特之处,首先,是规模宏大,在古代,陵园规模的大小,取决于陵园殿庑、明楼及宝城规则。按照《大明会典》的记载,永陵宝城直径为81丈,裬恩殿为重檐七间,左右配殿各九间,其规制仅次于长陵,而超过献、景、裕、茂、泰、康六陵制度,其裬恩门面阔五间则与长陵相等,其后仅定陵与之同制。
另外,永陵的方院和宝城之外,还有一道前七陵都没有的外罗城,其制“壮大,甃石之缜密精工,长陵规画之心思不及也”。外罗城之内,左列神厨,右列神库各五间,还仿照深宫永巷之制,建有东西长街。《帝陵图说》曾记载这座外罗城的由来:“永陵既成,壮丽已极,为七陵所未有。
大约经过7—11年的经营,永陵营建大体告成。建成后的永陵与前七陵相较,确有独特之处。
首先,是规模宏大。在古代,陵园规模的大小,取决于陵园殿庑、明楼及宝城规则。按照《大明会典》的记载,永陵宝城直径为81丈,裬恩殿为重檐七间,左右配殿各九间,其规制仅次于长陵,而超过献、景、裕、茂、泰、康六陵制度。其裬恩门面阔五间则与长陵相等,其后仅定陵与之同制。另外,永陵的方院和宝城之外,还有一道前七陵都没有的外罗城,其制“壮大,甃石之缜密精工,长陵规画之心思不及也”。外罗城之内,左列神厨,右列神库各五间,还仿照深宫永巷之制,建有东西长街。《帝陵图说》曾记载这座外罗城的由来:“永陵既成,壮丽已极,为七陵所未有。帝登阳翠岭顾工部曰:‘朕陵如是止乎?”部臣仓皇对曰:‘外尚有周垣未作”。于是周遭甃砌,垣石坚厚,壮大完固。虽孝陵所未尝有,其后定陵效之。”当然,这段文字系出自传闻。因为按《明世宗实录》卷一八七的记载,当时夏言等人拟定的永陵陵寝制度,是按照世宗的旨意,把皇妃从葬之式与陵园制度一体考虑的。更确切的说,世宗皇帝是想把自己的妃子们也葬在自己的陵园内(虽然不是一个玄宫内),于是,夏言等人设计了外罗城,以便将皇妃们埋葬于外罗城之内,其布葬的位置则拟在"宝山城之外,明楼之前",亦即明楼前左右宫墙之外,左右相向,依次而袝。后来,世宗的皇妃们的墓窒虽然没有按原议定的方案,修在外罗城内,但外罗城则按原定计划修建了。
永陵的砖石结构的明楼,造型新颖的圣号碑,别具一格的宝城城台设计,以及宝城墙花斑石垒砌的城垛,裬恩殿、裬恩门“龙凤戏珠”图案的御路石雕也都是以前各陵没有的,这些作法后来为定陵所效法。
由于永陵用料考究,规制宏阔,明隆庆《昌平州志》称其“重门严邃,殿宇宏深,楼城巍峨,松柏苍翠,宛若仙宫。其规制一准于长陵,而伟丽精巧实有过之”。永陵的建成,耗费了大量国库银两。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当时参加营建永陵的三大营官军有4万人,再加上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正月陵区内新行宫和圣迹亭的兴工,以及皇宫内外工程,每月费银不下30万两。但当时工部库贮之银仅有百万两,修陵经费十分困难。为此,世宗只得采纳大臣们的意见,用广纳事例银的办法,以济陵工。
明永陵主要景点
明十三陵坐落在群山环抱,溪流缭绕的天寿山南麓,为保持陵区庄严肃穆的气氛,各陵之前均铺设了神道,并依托溪流或人工挖掘的护城河修建了许多座石桥。神道中间一般为石板或城砖铺成,象征“龙脊”;两侧铺以鹅卵石,象征“龙鳞”。除了帝后棺椁、仪仗、祭品等可以在神道上前进之外,官员人等甚至前去谒陵的帝王都不能在神道上行走,只能走旁边的“辅路”。
永陵神道原从总神道北五孔桥向东北分出,经永陵功德碑直达永陵陵门,除开头极短的一段改为柏油路外,其余均完整保存,是十三陵保存最为完整的神道。神道开头有一座单孔桥,尽头有三座单孔桥,但令人遗憾的是,永陵神道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经常可以看到重载卡车在神道上驶过,神道上的石板已有多处被轧碎或轧裂,令人十分痛心。
陵门即陵宫的正门。永陵陵门原为其外罗城城门,今仅存遗址,现陵门为原永陵重门,是半圆形门洞的三孔红门。
永陵的祾恩门初建时为五间,乾隆年间缩减为三间,在保存的基座上,仍可以看到乾隆年间将永陵的祾恩门、祾恩殿拆大改小的痕迹。
御路石雕,指古代刻在宫殿内帝王专用的御路路面上的石浮雕。永陵祾恩门和祾恩殿的基座中轴线上均有御路石雕,而且两个基座前后均有,共四块,雕龙凤戏珠图案。御路石雕因为其制作材料的特点,得以完整的保存至今,是未开发的十座野陵中的重要看点之一,反映了明代石雕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祾恩殿,又名享殿,是明十三陵地面建筑的主体部分,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大殿。祾恩殿原名"X陵殿","X"取该陵的陵名之字。世宗皇帝于嘉靖十七年钦定殿名均为"祾恩殿"。清朝诸皇陵改称"隆恩殿"。"祾"寓意祭而受福,指的是墓主在这里接受祭祀,享用各种祭品;"恩"寓意罔极之恩,指的是后人在祭祀活动中怀念先祖的无限恩惠。
永陵的祾恩殿规模仅次于长陵,面阔七间(清乾隆时期修葺十三陵时缩减为五间),汉白玉基座为一层,栏杆上的石望柱雕有龙凤图案,柱顶呈圆柱形。
永陵祾恩殿仅保留基座和柱础(一般为石雕,长陵为大理石,其余为白石,上面有圆盘形突起,为支撑殿顶的楠木大柱基础)。
各陵祾恩殿的两侧原先均建有左右配殿,从五间到九间不等,现已全部倾圯,有的甚至连基座都不可辨认。
棂星门,指的是位于各陵方院最后一进院落内的,设于院门和五供之间的一座牌楼。棂星门象征着通往阴间的大门,是阴阳两界的界门。陵宫内设置棂星门亦系长陵首创,以后各陵演以为制。
十三陵的棂星门结构基本一致,均为二柱木质牌楼,因此俗称二柱门。两根汉白玉石柱构成棂星门的骨架。木质的门牌和斗拱嵌在两根石柱之间。由于年代久远,棂星门的木结构部分几乎全部糟朽,永陵棂星门为解放后修复。
五供,是指一种象征性的祭器,十三陵每座陵寝明楼的正前方,均陈设有一套石雕五供,包括石质供桌一张,供桌正中间为香炉,香炉两侧分别为两个烛台,两个花瓶。
陵寝内陈设五供系长陵首创(南京明孝陵不设五供),以后各陵沿以为制。供器仅具有象征意义,并不真正点香、蜡烛以及插花。
明楼,指的是帝王陵墓坟冢正前方的高楼,楼中立有圣号碑,作用相当于碑亭。十三陵的明楼建于方城(方形城台,宝城的一部分,位于坟冢正前方)之上。
明楼是十三座陵寝最主要的标志,几乎所有的关于十三陵的示意图,都用明楼作为符号标明其所出位置;站在新七孔桥上向天寿山区眺望,首先看到的就是"错落兆其间"(乾隆诗)的一座座巍峨的明楼。
明楼也是各座陵墓仅有的保存至今的建筑物,其他建筑如祾恩门、祾恩殿绝大多数都已倾圯。
十三座明楼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的破坏,大多破败不堪,解放后政府拨款对大部分明楼进行了修缮。
永陵的明楼是数百年间未经任何修葺仍然完好如初的一座,也是完全保持明代建筑原貌的明楼,这是因为这座明楼的建筑材料和多数明楼不同,多数明楼是木架梁结构,木材大多糟朽或毁于战火;而永陵是全部砖石结构,连斗拱都是仿照木架梁外形雕成的石料相互嵌合在一起的,甚至连匾额都是用整块的石板雕刻而成,通体没有任何木料,因此能完整的保存下来。
因永陵明楼规模异常宏伟,同时也特别沉重,故下面的方城不设券门(门洞),登临宝城的石道设在方城前方左右两侧。
宝城和宝顶,共同组成了明十三陵的坟冢部分。宝城,指的是坟冢封土周围砌的一圈城墙,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对坟冢起到保护作用。宝顶,指的是在坟冢封土正中间再堆起一层封土,使之明显高出坟冢表面,也就是通常说的坟头,宝城和前面所述建筑物所处的方院有机统一,代表着"天圆地方"的建筑理念。
明十三陵的宝城系城砖垒砌,宝城顶部砌有垛口,内外垛口之间为马道,因此,宝城看起来就像一个封闭的环形长城,只是马道比长城上的马道要窄许多。
永陵宝城用料奢华,垛口全部使用整块整块的花斑石垒砌,宝城的直径,以长陵最大,其次是永陵和定陵,永陵及以后各陵的宝城都为圆形。
永陵宝城内坟冢的封土是填满的,封土底部略低于宝城顶部,宝城顶基本齐平,封土填满的陵宫宝顶,在封土正中间呈明显凸起的馒头形状,周边呈圆形,并且系一层层夯土堆砌而成。
神功圣德碑,是树在陵宫神道上的,用于歌颂帝王生平功绩的石碑。一般为龙首龟蚨(龟驮的龙头碑),十三陵中每个陵都有,一般位于陵门正前方,均完整保存。
由于前面各陵的神功圣德碑除长陵外均无字,故从嘉靖帝的永陵开始,所有神功圣德碑均改为无字碑沿以为制,取"帝王一生功绩肇纪立极,无法用文字歌颂"之义,但是陵墓前立无字碑并非嘉靖帝首创,武则天乾陵前的石碑也是无字碑。
明永陵其他介绍
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永陵的营建在世宗皇帝登极后的第十五个年头。系其在位时营建的“寿宫”。但其卜选陵址却是在嘉靖七年(1528)皇后陈氏去世之时。当时,世宗命辅臣张璁及兵部员外郎骆用卿等人为陈皇后选择陵地。同时,也秘密选好了自己的陵地。
骆用卿在嘉靖年间以通晓风水术闻名,他来到天寿山后,外观山形,内察地脉,为世宗选择了橡子岭和十八道岭两处吉壤。随后,世宗就带领从臣和钦天监-到骆用卿为他选定的两处吉壤察看。看后,觉得十八道岭风水最佳,决定在那里建陵。但还不放心,又派人到江西一带找来著名风水师杨筠松、曾文迪、廖三传的后人再次察看。最后十八道岭被确定为建陵地点。世宗嫌十八道岭山名不雅,下诏更名为“阳翠岭”。嘉靖十五(1636年)四月二十二申时,浩大的陵工开始了。世宗皇帝亲自主持了祭告长陵的典仪,武定侯郭勋、辅臣李时奉命总理山陵营建事宜。在这一天动工的还有其他七陵的修缮工程、长陵神道甃石以及石像生加护石台等工程。
在营建过程中,世宗打算按照长陵的规制进行营建,却有不好把话说明,就虚情假意地对大臣们说:“陵寝之制,量仿长陵之规,必重加抑杀,绒衣瓦棺,联所常念之。”大臣们对世宗的话心领神会,送给世宗御览的陵寝设计图只比长陵规模略小,因此很快得到世宗同意。
大约经过7-11年的经营,永陵营建大体告成。建成后的永陵与前七陵相较,确有独特之处。
首先,是规模宏大。在古代,陵园规模的大小,取决于陵园殿庑、明楼及宝城规则。按照《大明会典》的记载,永陵宝城直径为81丈,裬恩殿为重檐七间,左右配殿各九间,其规制仅次于长陵,而超过献、景、裕、茂、泰、康六陵制度。其裬恩门面阔五间则与长陵相等,其后仅定陵与之同制。另外,永陵的方院和宝城之外,还有一道前七陵都没有的外罗城,其制“壮大,甃石之缜密精工,长陵规画之心思不及也”。外罗城之内,左列神厨,右列神库各五间,还仿照深宫永巷之制,建有东西长街。《帝陵图说》曾记载这座外罗城的由来:“永陵既成,壮丽已极,为七陵所未有。帝登阳翠岭顾工部曰:‘朕陵如是止乎?’部臣仓皇对曰:‘外尚有周垣未作’。于是周遭甃砌,垣石坚厚,壮大完固。虽孝陵所未尝有,其后定陵效之。”当然,这段文字系出自传闻。因为按《明世宗实录》卷一八七的记载,当时夏言等人拟定的永陵陵寝制度,是按照世宗的旨意,把皇妃从葬之式与陵园制度一体考虑的。更确切的说,世宗皇帝是想把自己的妃子们也葬在自己的陵园内(虽然不是一个玄宫内),于是,夏言等人设计了外罗城,以便将皇妃们埋葬于外罗城之内,其布葬的位置则拟在"宝山城之外,明楼之前",亦即明楼前左右宫墙之外,左右相向,依次而袝。后来,世宗的皇妃们的墓窒虽然没有按原议定的方案,修在外罗城内,但外罗城则按原定计划修建了。
永陵的砖石结构的明楼,造型新颖的圣号碑,别具一格的宝城城台设计,以及宝城墙花斑石垒砌的城垛,裬恩殿、裬恩门“龙凤戏珠”图案的御路石雕也都是以前各陵没有的,这些作法后来为定陵所效法。
由于永陵用料考究,规制宏阔,明隆庆《昌平州志》称其“重门严邃,殿宇宏深,楼城巍峨,松柏苍翠,宛若仙宫。其规制一准于长陵,而伟丽精巧实有过之”。永陵的建成,耗费了大量国库银两。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当时参加营建永陵的三大营官军有4万人,再加上嘉靖十六年(1537年)正月陵区内新行宫和圣迹亭的兴工,以及皇宫内外工程,每月费银不下30万两。但当时工部库贮之银仅有百万两,修陵经费十分困难。为此,世宗只得采纳大臣们的意见,用广纳事例银的办法,以济陵工。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朝廷修葺十三陵时,永陵也得到了修整。当时永陵的裬恩门和裬恩殿虽然“头停椽望尽属破坏,柁、檩、枋、垫亦有糟朽”,但由于初建时用材宏壮、施工精细,其大木构架尚无大损。负责修陵的大臣金简(工部尚书)、曹文埴(户部侍郎)等人本应建议按原制修缮,可是,鉴于十三陵修缮范围较大,至乾隆年间楠木已经“采伐殆尽”,若“仍照旧式修整,则长陵、永陵两处购求大木更难办理”的情况,经过商议,提出了这样一个拆大改小的建议:“拟将永陵享殿等处拆卸,一切柱木大件先尽长陵均匀配用。其永陵宫门、享殿,再将拆下两庑各座木料配搭,按照各陵规制建造享殿五间、宫门三间。”他们认为,"如此转移筹办,不独长陵规模可仍其旧,轮奂维新,即永陵殿宇亦得与诸陵一律缮治整齐,观瞻并皆宏敞"。这个建议在今天看来是不符合文物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的,但在当时,也只能采取这一方式,因为乾隆皇帝下令修缮十三陵,目的在于怀柔汉满两族关系,以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其政治目的是居于首位的。只要政治目的达到,陵园是否符合原制并不重要。而按照这一建议实施,则会压低修陵的经费。所以,金简等人的奏折呈到宫廷内,乾隆皇帝很快就准奏了。永陵的裬恩门、裬恩殿因此全部被缩小规制建造:裬恩殿由面阔七间(通阔50.65米)、进深五间(通深27.72米)。缩为面阔五间’(通阔25.91米)、进深三间(通深14.4米),殿顶由重檐式改建为单檐歇山式;裬恩门,由面阔五间(通阔26.26米)、进深二间(通深11.26米),缩为面阔三间(通阔12.3米)、进深三间(通深8.7米),单檐歇山顶的形制未变。
民国年间,乾隆时期改建的裬恩殿、裬恩门相继塌毁。至今台基上还完整地保留着改建后门、殿的柱础石。明代门、殿的柱础石保留不多,但可以看出其体量明显大于改建后的柱础石。其中,裬恩殿现存明代重檐金柱柱础石鼓镜部分直径达1.2米,比长陵的仅少2厘米。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明永陵”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