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诸佛宝塔旅游景点介绍
十方诸佛宝塔,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马房寺村东北角,矗立着一座八角九层密檐砖塔,这就是十方诸佛宝塔。
十方诸佛宝塔,座北朝南,塔高25.18米,塔座高3.2米,塔周长约24.9米,拱券形门洞,洞高1.78米,门洞外的正上方刻有楷书“十方诸佛宝塔”石匾,塔心呈圆锥形。塔前原有一座延寿寺。该塔、寺都由明代翠峰禅师修造。
十方诸佛宝塔历史由来
该塔、寺都由明代翠峰禅师修造,《重修古刹延寿寺十方诸佛宝塔碑铭》认为:“凡开山创业之僧腊生脱灵骨瘗藏无归隐”。《明故翠峰禅师碑文》也说此塔为普通塔。《佛学大辞典》“普同塔”条下:“禅林之语。藏亡僧之骨於一处,故云普同塔。又曰普通塔、海会塔。”同书“海会塔”条下:“亦云普通塔。众僧之纳骨塔也。”由此可知,因延寿寺为新建寺院,亡僧之骨无处安放,修建十方诸佛宝塔是为了安放众僧的灵骨。《重修古刹延寿寺十方诸佛宝塔碑铭》载:“于乙巳岁季春□日刹后禅师忽偶发心处建立十方诸佛普同之宝塔”。
十方诸佛宝塔主要景点
嘉靖十七年,翠峰禅师在吉祥寺东买香火地七余顷建延寿寺,修造了演教堂、参禅室、养老斋、普通塔,古刹初具规模。翠峰禅师主持延寿寺时,四方善士、各处戒僧云集,有众多布施者,但是,禅师不集布施、不集余粮、不修寺宇,把布施所得都买成衣服、粮食供奉善士、僧众等,有人劝他积余防后,禅师便说:“集财招盗,我山野之僧何必为之。”众人叹服。因此,延寿寺愈加破损。嘉靖三十五年,尚衣监太监薛铭等在重修十方诸佛宝塔时,也没有对该寺其它建筑加以修理。由于风雨催坏,年久失修,到嘉靖三十七年,延寿寺内殿堂、厨房、僧房等处瓦箔脱落,椽檩损坏,已难以居处。
司礼监太监李公(号中轩)。闻知后,自己出资鸠工集料,修盖了殿堂、厨库、僧房等处,再筑了周围墙垣。整个寺院,金碧交辉,焕然一新。这次重修兴工于嘉靖戊午(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孟秋(七月)一日,完工于本年孟冬(十月)吉日。明隆庆年间,慈圣皇太后(听说延寿寺年久圮坏,发心施舍银一千五百两,宫眷人等陆续施银一千两,命近侍官王喜主持重修。自隆庆五年(1571年)四月初三日至万历元年(1573年)八月初十日,“内建山门一座,天王殿一座,钟鼓楼二座,藏经殿五间,内新印藏经,全水陆殿五间,新造水陆全方丈房三间,禅房十间,接待僧房三间,凡供设器物靡一不具,芝房桂殿尽善尽美,宝阁琼台美轮美奂。”
明万历年间,慈圣皇太后命勤侍夫人传施惠资及众眷布施重修地藏阁、左右配殿及四周山房。该工程始于万历乙酉(万历十三年,1585年)春季,完工于明年丙戌(万历十四年,1586年)秋季。明万历戊寅(万历六年,1578年),印空禅师(即延寿寺第二代主持圆月)隐逝,寺内无主,印空之徒,慈舟上人,慨然应允施主的请求,于癸未(万历十一年,1583年)离开伏牛山,来到延寿寺,一时乐善好修之士闻风而至,富者捐其赢,诎者罄其有,贵势者持其画智,能者运其思,不出三四年,地藏阁及左右配殿、大雄天王伽蓝祖师殿、钟鼓楼等修盖完备,重门、周垣、斋庖之房、栖容之庐金碧掩映,左右回互。该次重修完工于万历丙戌(万历十四年,1586年)仲秋(八月)。寺院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遭焚毁,破坏殆尽。
在十方诸佛宝塔北偏西处,立有一块石碑,碑额篆书:“明故翠峰禅师碑文”,碑高约180厘米,座高60厘米,青石质。该碑对研究翠峰禅师生平有重要价值。禅师,吴姓,法名德山,翠峰其别号也。关陕西夏人。幼而质朴,长慕禅门,年三十遂弃尘缘出家,礼灵南牛首寺海公和尚为师。守五戒,誓四愿,日积月磨,渐有领悟。未几而海公西化,师曰:“释门法教,海阔无涯,彼岸未登,可遽已乎?”因遍游天下名寺,历访高僧,始遍证因缘于古峰,继受传心印于月天,禅门宗旨,颇得顿悟。乃入河南伏牛山励志苦修,日饭麸糠菜根一食,为法忌躯,越六年而证果有成。师曰:“佛者,觉也。己觉而不以觉人,非慈悲也。”由是北游神京,相地于崇文门外二里许建寺吉祥,阐扬正法,以振聋?,当时闻教而景从者以千数,虽高明之士亦往叩其玄而服其说。第物盈□起法盛,魔生浮言。上闻,天威震赫。众皆为师危之,劝暂潜避。师稳坐蒲团,略无惧色,无妄之灾纵击撞数月而卒亦无事。乃辍讲归伏牛山大建坛场,广演法教,受度者视昔愈倍,领悟者视昔愈多。
十方诸佛宝塔其他介绍
十方诸佛宝塔位于
王四营乡,为北京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延寿寺塔。坐北朝南,高约三十米,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塔座高约两米,拱型门洞,上方题额“十方诸佛宝塔”。塔心呈圆锥形,直通第八级。时代特点突出,有重要的保存价值。
信息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十方诸佛宝塔”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