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史宬旅游景点介绍
皇史宬,初名神御阁、表章库,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南池子大街136号,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为中国明清两代的国家档案存放处,现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明清档案陈列室。
皇史宬分南北两院,由正殿、东配殿、西配殿、御碑亭、宬门等建筑组成,总占地面积84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皇家档案库建筑群,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藏书保护的优良传统和技术成就。
1982年2月23日,皇史宬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史宬历史沿革
明嘉靖年间,皇史宬的建造提上议程,其原因主要是皇家宫殿多次遭受火灾,引起了嘉靖帝的高度重视。明代官员余继登所撰《典故纪闻》卷十七记载,嘉靖十年大内东偏火灾造成14座建筑被毁,嘉靖帝随后告诉大学士张璁:宫中建筑密集,要做好防火预案;南京宫殿的宫门都采用砖砌,没使用木料,这可作为建筑防火的参考方法。考虑到皇宫内建筑太密集,嘉靖帝打算在皇宫外面建造一座砖石材料的建筑,用于存放皇家档案。
明嘉靖十三年七月丁丑(1534年8月21日),嘉靖帝下令在“南内”(即皇宫外东南角)建造神御阁,用于保存祖宗神御像、宝训、实录等重要的档案资料。要求神御阁与南郊的斋宫(天坛斋宫)一样,采用砖石砌筑;在布局上,神御阁拟分为上下二层,上层存皇帝画像,下层存实录。
明嘉靖十三年七月十七日(1534年8月26日),神御阁开工营建。
明嘉靖十五年七月戊寅(1536年8月11日)神御阁竣工,为单层砖石建筑,用于存实录等档案;皇帝画像被安排另存于景神殿内,神御阁被嘉靖帝更名为“皇史宬”。《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载:有“宬,即神御阁也”,“皇史宬”意为存放皇家档案的场所。
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大修皇史宬,建筑沿袭明代初建时形制。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皇史宬遭到八国联军抢掠。
清宣统三年(1911年),皇史宬归清废帝溥仪内务府管理。
民国十四年(1925年),皇史宬由北平故宫博物院接管,长期处于封存状态。
1955年,国家档案局成立,皇史宬移交国家档案局管理。
195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重修皇史宬。
2019年,皇史宬文物完成腾退工作。
2020年5月6日,皇史宬院内拆违工作正式启动;整个院内的违建共有597.14平方米,将按计划逐步拆除,后由故宫博物院对文物古迹进行原貌修复。同年10月,为配合北京中轴线申遗和加强皇史宬古建保护,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启动“皇史宬修缮及安防消防升级改造工程”,对西配殿、院墙、院落地面进行修缮,对办公用房进行修整,改造了院内安防、消防、给排水和电气系统,工程已通过北京市文物局初验。
2021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完成对皇史宬的修缮和展览布设;同年9月1日,皇史宬北院正式对外开放。
皇史宬历史文化
建造原因
皇史宬的建造原因与防火密切相关。明弘治五年(1492年),大学士丘濬向弘治帝进呈:“自古帝王藏国史于金匮石室之中,盖以金石之为物坚固耐久,非土木比;又能扞挌水火,使不为患。有天下者断石以为室,锢金以为匮,凡国家有秘密之记、精微之言,与凡典章事迹可以贻谋传远者,莫不存贮其中,以防意外之虞。”其中“扞挌”为抵触之意。邱濬认为,自古以来国家重要的档案都放在金匮石室里,相对于土木材料而言,金石更加坚固,可防潮防火,长久保存档案。他向弘治帝建议:为稳妥保存国家重要文献档案,应该在紫禁城内建造一座砖石材料的建筑,把档案放入金质的柜子里,再把柜子放到该建筑内。同时,他还建议该建筑的选址地点为文渊阁附近。这个建议得到了弘治帝的认可,但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实施。
皇史宬其他介绍
皇史宬也称表章库,是明清两代皇家档案馆,距今已有460多年历史。地处北京天安门东边南池子大街南口,占地面积8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皇史宬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7月,嘉靖十五年7月建成,是我国现存最完好的皇家档案库。
“宬”的是指古代用于藏书的屋子,皇史宬为整石雕砌,殿内大厅无梁无柱,地面有1.42米高石台,上面排列着150多个外包铜皮雕龙的樟木柜,名为“金柜”。皇史宬整体建筑装具设计完美,功能齐全,可防火、防潮、防霉、防虫,确保珍贵典籍免受损坏,极宜保存档案文献。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136号
类型:博物馆图书馆历史建筑
开放时间:现已经不对外开放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皇史宬”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