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北京市>门头沟区旅游景点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属于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爨底下村景点照片

爨底下村旅游景点介绍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下辖村

  爨底下村,又名川底下村,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下辖村,中国传统村落,地处京西斋堂西北狭谷中部,距京90公里,海拔650米,村域面积5.33平方公里。

  爨底下村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以村的后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线,整个村庄呈扇面形展于两侧。现存有清代民居74套、689间。村上、村下被一条长200米、最高处2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又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墙围绕,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条通道贯穿上下,还有更具防洪、防匪之功能的建筑格局,这些古民居建筑是宝贵的历史文物,对研究中国的民居建筑史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2年12月17日,爨底下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爨底下村村落历史

  爨底下村,明代建村,清代沿袭明制。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村内祖先随山西向北京移民之举由山西迁移至此,建立了这座韩氏聚居之地。

  明正德十年(1515年),爨底下村一世祖韩甫金、韩甫银、韩甫仓三兄弟奉命自沿河城到爨里口守关,逐渐繁衍发展,形成了韩氏聚族而居的爨底下村。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修建古驿道,此后逐渐发展成为过往商贾的重要落脚驿站,既而形成古村聚落。

  清同治六年(1876年),爨底下村划归宛平县齐家司治理,兵丁转军为民。

  抗日战争时期,宛平县一区抗日民主政府迁至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历史文化

爨底下村节庆活动

  正月十五耍中幡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农村乡土文化集中展演的日子,也是香会(民间花会)走会的日子。历史上,爨底下村有耍中幡的习俗,每到这天,爨底下村的年轻小伙子们都要表演耍中幡,高高的幡旗随身舞动,花样繁多,动作刚劲威武,显示出阳刚之气。

  祭祀祈福

  拜祭关帝是爨底下的主要祭祀活动。村民祭祀关帝是为了保护村庄平安,祛病除灾。此处又为商旅过往之地,商贾到此上香是为了行商安全、招财进宝,故而香火一直很盛。

  拜祭关帝这项活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四十年代。到了八月十五以后,人们还在这里举行歇秋祭天仪式,感谢神灵和大自然的恩赐,庆贺丰收。此时也要杀猪供献,形式与祭祀龙王大体相同。

  爨底下村的南坡上建有娘娘庙,供奉天仙圣母娘娘,天仙圣母娘娘是妇女和儿童的保护神,民间认为她法力无边,无所不能,有求必应,因而在北京地区香火极盛。爨底下村有“转娘娘驾”的习俗,娘娘神像用木头雕成,端坐在木质神龛内。娘娘驾由村中各位香头轮流在家中供奉,每家供一年。香头家要腾出一间干净的屋子,专门用于供奉娘娘神驾,一天三叩首,早晚一炉香,供品每天都要换新的,可谓虔诚之至。到正月初一,再把娘娘神驾转到另一香头家去供奉,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抗战初期。

爨底下村传统戏曲

  爨底下村在清代及民国时期有过戏班子,剧种为蹦蹦戏。至今村里还流行着有关当年唱蹦蹦戏的顺口溜“唱得精韩晓耕,唱得对韩晓瑞,扮得俊韩晓印,唱得瞎韩晓花”,充满了生活情趣,格外朴实。

爨底下村方言土语

  爨底下村民仍然使用当地方言:斋堂话。

  斋堂话这一方言岛地域面积800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60%。斋堂话与普通话相比较有以下一些特点:

  1、音调不同。如“福”字,普通话是二声,而斋堂话是三声。

  2、一些词汇的韵母发生变化。如“哭”,斋堂话发音为“jue”,第四声。

  3、古语遗存。普通话说“进来”“进去”,斋堂话说“入来”“入去”。

  4、语序变化。像“兄弟”,在普通话里“兄”是“哥”的意思,而斋堂话却将“兄”当作“弟”。

爨底下村主要景点

爨底下村一线天

  爨底下村位于天津关古道中,爨头下方是一处天然关隘,裂谷长达100多米,是典型的断层景观,堪称天险,其景观奇特,俗称“一线天”。

爨底下村财主院

  财主大院又称广亮院,位于全村中轴线上地势最高的地方。该院前后两进,前院有东、中、西三跨,构成一个大四合院,共有房45间。财主院的门楼设在每跨院的东南角,面阔进深各一间,装饰精美,为“广亮大门”。

爨底下村龙王伏魔庙

  龙王伏魔庙,当地俗称大庙,位于村东山坡上。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由村民集资兴建。乾隆十一年(1746年)、道光七年(1827年)、同治六年(1867年)均曾修缮。

爨底下村四合院

  爨底下的四合院与京城四合院相比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等地方。正房、厢房的大小,门楼、中轴线的选址,完全靠风水学所规范。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其建筑思想相同。在工艺上也讲究干磨细摆,磨砖对缝。

  不同之处是,东西厢房向院中央缩进,减少占地面积,二进院中,内宅与外宅的中轴线上,不建垂花门,而建三间五檩的穿堂屋,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穿堂屋东侧开二门,大门开在前院东南角。雨水从大门左侧地洞排出。爨底下的四合院的正房、倒座房大部分为四梁八柱,厢房为三梁六柱。墙体四角硬,房顶双坡硬山清水脊,房脊两端起蝎子尾,下置花草盘子,板瓦石望板或木望板,条砖墙裙。

  门和窗的窗棂多富于变化:工字锦、灯笼锦、大方格、龟背锦、满天星、一马三箭、和斜插棂字等。地基四周全用条石砌成,房两侧墙腿下有迎风盖板,其石雕花纹繁多而不雷同,有大方格、斜方格、水波纹或花卉吉语等。

爨底下村影壁

  爨底下四合院前院东厢房的南山墙,后院东厢房的南山墙建座山影壁。上有帽,中有心,下有座三部分。帽上雕有寿桃,万字锦,檐头瓦当或虎头,或福字,磨砖假椽头或圆或方,精雕梅花,以取万事美好之意,心外角雕有四时花卉,内角雕云花,中心为置或雕“鸿禧”或书“福”字,而“福”字左上点为蝙蝠造型,下为梅花鹿头造型,而右侧为寿星造型,寓意福、禄、寿。更有在福、禄、寿上布有梅花,以其梅花五瓣状示五福临门,颇为巧妙。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装饰华美的影壁其主要功能是显豪富、壮观瞻、避邪气、迎吉祥。

爨底下村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爨底下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距北京市区90公里。地处北京市境西斋堂西北狭谷中部,村域面积5.33平方公里。

  爨底下村

  地形地貌

  爨底下村位于太行山脉的深山峡谷中,海拔650米,四面环山,其下方是一处天然关隘,裂谷长达100多米,堪称天险。

  气候

  爨底下村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温低而多变,多风沙,年平均气温10.1℃。

爨底下村荣誉称号

  时间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2009年

  北京最美的乡村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09年

  北京美丽乡村联合会会员村

  北京美丽乡村联合会

  2012年12月17日

  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

  2018年3月

  首批北京市级传统村落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1日

  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8月

  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文化和旅游部

  2021年

  北京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爨底下村其他介绍

  依山势而建的古朴民居,雕刻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砖雕,青石、紫石、灰石铺成的街道,延续500多年的民风民俗……走进门头沟斋堂镇爨底下村,仿佛置身于一幅完整的“清代民居图”中。

  位于西山古道边的爨底下村海拔650米,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深邃,自明代起就是过往商贾的落脚之地,古栈道、双龙洞、一线天等景观无比壮观。如今,村里完好保留有清代四合院76套,房屋656间,村里的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高低自然,由中间高20米的山石护坡分成上下两层,远远观望好似一片平房环绕着一座石墙山堡。沿着错落有致的青石板路往上行走,随时随地都有惊喜扑面而来:原本以为走到头,发现转个弯又是一家店铺;随意站在一户村民家,四周的青山绿水尽收眼底;虽然有的地方已经破损,却与周边自然地融为了一体……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使爨底下村在2003年成为北京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1995年,爨底下村开始开发旅游资源,以民俗餐饮和旅店为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逐渐发展得红红火火,石板路两侧家家户户都可接待游客,无数人对爨底下村的农家饭菜和保存完整的古村落流连忘返。十几年下来,全村55户村民几乎全部为民俗接待户,全村总收入的95%来自旅游业。

  为了打造爨底下的“文化名片”,该村还利用“一线天”景区大做影视文章,给寻找拍摄外景地的影视剧组提供场地,著名的《手机》、《投名状》便在此选景拍摄。截至目前,爨底下村共接待了电影、电视剧组60余个。

  用时参考

  1-2天

  景点位置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109国道北侧约5公里处爨底下村

  交通

  1.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西侧乘坐公交892路到达斋堂站(票价约20元),换乘m15路,到爨底下村站(票价约2元)下车即是。

  注意:m15路车为定班车,斋堂前往爨底下的车次为每天9:20、15:05、18:40三班。爨底下村返回为每天6:50、9:40、15:35三班,返回时人数较多,注意提前前去等车以免坐不上车。

  2.另外,也可以从斋堂镇打车前往爨底下村,每车约20-30元左右。

  门票

  成人票35元,学生持学生证、老人持老年证18元。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爨底下村”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爨底下村——爨(cuan)底下村位于京西山区深山峡谷中,更名川底下村。整个村庄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坐落在北侧缓坡之上,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线条清晰,紫石和青石铺就的小径曲折迴绕,颇具江南风格,又有世外桃源之感。 山村的建筑分上下两层、高低错落的村落似古城堡,又似山城,被称为北京地区的“布达拉宫”。它既有北京城内四合院的风韵,又有山村小巷的风光。川底下村和附近的斋堂、马栏都是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时期,该村有70多名青年参…爨底下村详细介绍

我要对“爨底下村”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