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重庆市>涪陵区旅游景点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属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景点照片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涪陵区长江岸边,始建于2003年,于2009年5月18日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是世界首座水下博物馆,属地方性历史博物馆,是集文物保护、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占地面积1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8433平方米,有岸边陈列馆和水下参观区两部分;现存题刻有165段,共1万余字、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其中涉及水文价值的题刻有108段,馆藏精品文物有刻石鱼水标。

  2016年5月18日,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被国家水利部正式批准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2018年7月20日,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被重庆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正式批准为重庆市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历史沿革

  1993年,中央有关领导提出在白鹤梁题刻原址建设水下博物馆的建议

  1998年,天津大学受国家文物局委托设计了“水下博物馆”方案,但因技术、经费、地质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方案最终被否定。

  2000年,长江委设计院提出建立“岸上博物馆”方案,但因在实施过程中不符合涪陵实际,方案最终被否定。

  200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提出了“无压容器”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方案,被国家文物局定为正式实施方案。

  2003年2月,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

  2009年5月18日,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建筑特色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水下保护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为保证馆内空气质量,通过空气监测系统对地面陈列馆一楼、二楼及水下参观区域进行监测,共设6个采集点,每个采集点均分布了温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监测传感器,以6组PLC模块集中对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采集和数据传输;利用组态软件,实现馆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监测、实时曲线、数据查询和报警等功能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无压容器

  “无压容器”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方案,即在白鹤梁外修建一个钢筋混凝土“罩体”,与长江水隔离。“罩体”内是充满过滤后的长江水,使“罩体”基本处于水压平衡的状态,同时防止江水长年对白鹤梁遗址原体的冲刷损坏;“罩体”内沿白鹤梁体建一条参观廊道,由耐压金属和23个玻璃观察窗构成,游人可沿着参观廊道近距离观看、研究白鹤梁上的题刻。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建筑布局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综述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分为地面陈列馆和水下参观区两部分。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地面陈列馆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地面陈列馆分为三层。一层为接待及功能转换空间,设咨询接待区、序厅、尾厅、水下参观等候区、纪念品售卖区等区块;二层为陈列展示空间,分为“水——世界大河文明中的水文观测”、“尺——白鹤梁题刻的科学价值”、“诗——白鹤梁题刻的人文价值”、“馆——世界首座水下题刻博物馆”四个展区;三层为长江观景台。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水下参观区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水下参观区包含斜坡廊道、水平廊道、参观廊道、水下题刻原址四部分。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所获荣誉

  2013年,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6年5月5日,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被国家水利部正式批准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2018年7月20日,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被重庆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正式批准为重庆市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同年11月9日,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被教育部正式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21年8月,被中国侨联确认为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2022年3月,被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其他介绍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中心的长江之滨。经渝涪高速、渝怀铁路可达。距重庆市中心119公里。属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是为保护白鹤梁题刻而专门修建的水下博物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于2009年5月18日正式落成,成为世界唯一水下博物馆,18尾石鱼雕刻和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3万多字真迹题刻供人随时“一睹芳容”。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里面有亚洲最长隧道式自动扶梯。借助10800盏光芯灯的照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成为一个璀璨而透明的“水晶宫”。游客可在长江防护大堤上建造的陈列馆内,根据自己的需要,操作摄像头,通过电脑屏幕,从不同角度近距离观赏白鹤梁。同时,少数专业人士,还可通过潜水的方式参观白鹤梁。

  白鹤梁,古称巴子梁,又因白鹤群集梁上而称白鹤梁,是涪陵城区长江之中的天然石梁,长1600米、平均宽度为15米。自唐代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来,这道江中天然石梁上,题刻有众多诗文图案和长江枯水水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被誉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水下碑林”。

  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鹤梁题刻记录有1200多年间的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水文资料;还有165段碑文题刻,其中:唐代题刻1段、宋代题刻98段、元代题刻5段、明代题刻16段、清代题刻24段、现代题刻14段、年代不详题刻7段;另有石鱼雕刻18尾,白鹤雕刻1只、观音3尊。白鹤梁题刻合计3万余字,分布于石梁的不同位置,常年淹没于水位线下,唯冬季江水枯落时才显露水面。白鹤梁题刻记录的水文资料,对于研究长江的水利综合开发、内河航运、桥梁建设、农田灌溉、城市供水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当今的葛洲坝电站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都曾参考过白鹤梁上记载的水文资料。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水文工作会议上,我国代表介绍了古代水文站白鹤梁题刻,引起了各国专家学者们的极大兴趣。

  白鹤梁题刻中的众多诗文图案,多出自历代前往观光的名人雅士之手,姓名可考者300余人。其中有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元符庚辰涪翁来”题铭,还有王士祯、朱昂、吴革、刘甲、晁公武等人的诗文题记。这些题刻中,书法楷、行、篆、隶皆备,书体颜、柳、欧、苏俱全;有汉文、蒙文,而且还有浅浮雕、深浮雕、线雕和图案、花边等;风格各异,精彩纷呈。其水下碑文之多,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堪称世界水下一大奇观。

  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位于淹没水位线下的白鹤梁题刻将永远沉没于江底。为了保护好这一水下瑰宝,白鹤梁题刻水下保护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决定采用上海交大葛修润院士设计的“无压力容器方案”,建造水下博物馆,该工程由“水下博物馆”、“连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陈列馆”四个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6728平方米(不含“水中防撞墩”面积),其中“水下博物馆”900平方米,“连接交通廊道”全长360米,面积500平方米,“岸上陈列馆”5328平方米,“水下博物馆”的保护罩体工程设计名“穹顶”,位于题刻正上方,呈椭圆形将整个题刻平面覆盖,保护罩体拱壳为钢筋混凝土,对题刻进行永久性保护。题刻以清水淹没,水下保护罩体墙外设有游人参观通道,游客可由岸上经钢质廊道乘电动扶梯进入水下保护体内,分三种方式参观:透过廊道玻璃窗观看、通过水下摄相头观看和身穿潜水服潜水观看。该工程是我国史无前例的文物保护工程,工程总投入1.5亿元人民币。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