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文物保护单位
乐山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和国家5旅游区。景区周广1788平方公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山下江河争流、波光云影、沙鸥翔集、帆影点点;山上繁花似锦、茂林修竹、…详情 ▷
乐山郭沫若故居是一代文豪郭沫若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位于沙湾城区文豪街315号,背负绥山,面向沫水,故居名由启功先生题写。距成都15公里,乐山市35公里、峨眉山市25公里。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一座中式穿斗结构平房,由四进三井和一个后院组成,有大小房间36间…详情 ▷
建于北宋真宗祥符年间(公元18至116年)的犍为文庙,原址位于清溪镇沉犀村,至今已近9年历史。其间经历了南宋迁址城南、元末毁于战乱、明初重建、明万历39年迁址罗盘坝、万历46年迁还旧址、明末焚毁、清代康熙年间重建等“三迁三建”,中间12次大型维修,直到清咸丰年间最…详情 ▷
千佛岩石窟兴建于唐代,主要龛窟建造于盛唐时期,清代和民国时期开凿少量龛。1956年夹江千佛岩石窟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经四川省文物局复查后再次重新公布千佛岩石窟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6年国务院公布千佛岩石窟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详情 ▷
雷氏民居,俗称“雷家大院”,是国家级旅游景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畅,清乾隆年间内阁侍读学士,是官居四品的“天子近臣”。雷家为书香门第,“九子十翰林”,显赫一时。故居建于乾隆三十四年,为川西南规模最大、最为典型、保存最完整的民居,有着川西南民居建筑“活化石”…详情 ▷
乐山竹园烈士纪念园位于乐山市井研县竹园镇乐(山)自(贡)路旁。1949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第1军28师奉命进军四川,在竹园铺遭到胡宗南嫡系27军91团顽强抵抗。经过长达18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毙俘敌团长以下3余人,缴获全部武器装备,号称“常胜军”的敌9…详情 ▷
乐山文庙位于乐山市中心城区月咡塘66号。乐山文庙始建于唐朝武德年间(公元618年至626年),经历代迁徙,至明朝天顺8年(公元1464年)定于此。文庙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936平方米,现存古建筑为清朝康熙年间重建。1938年4月,武汉大学西…详情 ▷
石马坝知行小学(现犍为县石溪镇石马村小学)位于犍为县石溪镇石马坝村4组。194年2月,中共乐山中心县委将眉山县委负责人李公表调离眉山,经康煤厂会计股长吴昌位介绍,到石溪乡石马坝私立知行小学任教,任教务主任,党内关系直接与梁华接头。194年下学期开学时,知行中学附属…详情 ▷
宁芷邨故居:宁芷邨是川南知名金融实业家,曾以大股东的身份于1938年12月在嘉阳煤矿第一次股东会上,当选为该煤矿监事。如今成为旅游观光热点的嘉阳小火车,便是出自他手。宁芷邨故居当地人称“铜门坎”,占地面积197平方米,始建于清代。有6个天井,最大的一个天井达1多平…详情 ▷
贺宗第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镇跃进街31号。贺宗第始建于光绪初年(1875年),建筑面积6多平方米,由24个天井相连而成。桥滩人称“太和全”。大部分建筑都已拆除,仅存有一面封火墙、一个用来唱戏的“不系舟”、一座比较完整的楼堂和几段尚存的围墙。1938年6月,省工委…详情 ▷
张公馆(原张氏宅,为川军刘文辉部第二混成旅旅长张仲铭在五通桥的寓所)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金粟镇双漩坝村四组。张公馆建于192年,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由门房、东西厢房、正房构成,建筑面积6平方米。木结构建筑,穿斗式梁架,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建筑主体结构保存基本完…详情 ▷
永利川厂旧址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桥沟镇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内,建筑占地面积约12419平方米。永利川厂前身永利塘沽碱厂,1917年由著名爱国实业家、被毛泽东誉为中国近代四大工业先驱之一的范旭东先生,著名科学家、“侯氏制碱法”发明者侯德榜博士所创。该厂“红三角…详情 ▷
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和睦、爱好和平、倡导和谐,“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数千年文明史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和”文化。广大军工人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首座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旧址,亲…详情 ▷
“东皇殿”和“佛殿”,相隔仅十余米,均为明代建筑。“东皇殿”为三间,长宽均为95米,高885米,为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斗拱建筑,有斗拱22朵;“佛殿”也为三间,属单檐歇山顶斗拱建筑。两殿经修复刷漆已焕然一新。东皇殿(马边彝族自治县)保护范围:建筑台基外延5米。建设控…详情 ▷
座落于沐川县沐溪镇(县城中心区)沐卷河上的永济桥,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6年),为南北走向的石墩木结构楼桥。其桥长15米,宽3米,桥面距河面3米,河中做墩,墩高5米,桥上为楼亭,楼高7米,为重檐歇山式屋顶。桥面有长廊三间,穿逗式梁架,三穿用四柱,桥栏高15米,…详情 ▷
文峰塔是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龙孔镇文峰村文峰山,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塔高9层3余米。据史载,文峰塔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塔高9层3余米。,也就是公元168年,有着4年的历史,犍为人习惯地把它俗称为白塔寺。文峰塔巍峨屹立于文峰山的最高处,它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详情 ▷
九井乡最早为九井场,在明末清初已经形成了。九井场因九井坳而得名,九井坳因古时曾在此开过9口盐井而得名。场外,还星罗棋布地坐落着禹王宫、川祖庙、万寿宫、南华宫等4座寺庙。1958年,乡政府从九井坳搬到国道213线董家沟时,因新建政府和学校,将庙宇拆除,古场九井坳逐渐…详情 ▷
沉犀节孝坊位于犍为县西南部历史文化古镇清溪镇,沉犀村三组。是当地有名的一景。这座清嘉庆年间修建的一座石牌坊,牌坊以南2米是马边河。坐西向东,面积1平米,是青石仿木建造,结构完整,保存完好。1998年被列为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沉犀节孝坊…详情 ▷
罗城古镇位于犍为县东北部,距乐山市6公里,坐落在一座椭圆形的山丘顶上,主街为船形结构,东西长,南北短,很象一把织布的梭子,所以又有人称它为“云中一把梭”。据说,从高处俯视,古镇象是一只搁置在山顶上的大船,街面是船底,两边的房屋建筑是船舷,中部的戏楼是船舱,东端的灵…详情 ▷
神水阁原为明代巡抚吴用先别墅。明万历年间易名圣水庵,清顺治年间改名神水阁。阁以泉名。有旧室五椽,布局灵活,建筑体量适当,装修简洁。原四周有“松风竹月”、“水竹居”等建筑为四川典型的私家园林。具有浓郁的峨眉山地方色彩,现基本完好。神水阁外,有一泉池即神水池,池中泉水…详情 ▷
卧云庵,位于四川省峨眉山海拔三千零六十五米绝顶之处,因其位处摄身岩畔,白云上涌,寺如卧云,故名。卧云庵现为中国海拔最高的汉传佛教寺庙。现存卧云庵已是清末建筑,建筑占地面积达一千六百平方米,为全木结构重楼(正殿为三重楼)悬山顶四合院式寺庙建筑,由弥勒殿、观音殿、玉佛…详情 ▷
祝家大院位于峨眉山市普兴乡光明村一组,村西1米坡上。走进祝家大院,那迎面而来的清新空气,那古色古香的韵味,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里称得上是山区乡的一处风景。祝家大院占地面积29735平方米,由两个独立相连的建筑组成,窗棂、帘架、梁枋等部件风格古朴典雅现今的祝家…详情 ▷
在峨眉山市北大门的双福镇中心村,有一座地处峨眉山以外唯一的寺院——磁佛寺。磁佛古寺原名“拨云山庵”,创建于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是比丘尼常住寺院,因在拨云山而得名。明洪武初由智元和尚重建,改名“普渡寺”。寺虽不大,但却拥有世界第一大瓷佛,几百年中它曾几度…详情 ▷
无始无终真主宰,宣仁宣义大权衡。”这是清朝皇帝康熙对天主教的中肯评价。在峨眉山市桂花桥镇拆楼村,便有一座这样的天主教堂——玫瑰圣母堂。自1852年建成至今,她历经风雨走过了16个年头。环境清幽的圣堂前,两排挺拔的绿树依房而立,花坛、盆景点缀其间,寓意和平的天使与白…详情 ▷
在峨眉山舍身崖下,山脚不远处高桥镇中学校园,有座青石牌坊,高约7米,巍然屹立,风雨侵蚀,苔痕历历。正面刻“敕赐禅林”四字,雍容典雅,“嘉靖辛卯春二月,给事中安磐书”,背面“祗园觉路”。麒麟、白鹿、青狮、祥云、荷花、兰草图案,依稀可辨。专家介绍,这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