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旅游景点

福安黄氏祠堂

福安黄氏祠堂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安黄氏祠堂景点照片

福安黄氏祠堂旅游景点介绍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安黄氏祠堂,又称察阳黄氏宗祠,位于福建省福安市阳头街道阳中社区黄厝上巷58号,始建于宋末,明万历八年(1580年)重建。

  福安黄氏祠堂坐西南朝东北,中轴线为北偏东约 57.1°,占地面积2516平方米,建筑面积1432.9平方米。福安黄氏祠堂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中国祠堂建筑的类型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特例,体现了闽东地区优秀的古建筑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

  2019年10月,福安黄氏祠堂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福安黄氏祠堂历史沿革

  福安黄氏祠堂,又称察阳黄氏宗祠,为朱熹门徒黄干祠堂,是家族祠堂建筑。现存的建筑为清代仿明建筑,属于黄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

  阳头黄氏先人良壁自唐末随王审知入闽,几度迁,至徙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迁入阳头定居,已传40多世,繁衍近千户,近万人,成为福安韩阳望族。

  宋末始建福安黄氏祠堂,明万历八年(1580年)重建。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焚于火,仅留后座。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重建戏楼、前座。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重修。

  清光绪二年(1876年),修后座。

  民国九年(1920年),修建戏楼并重修大厅,并维修室内地面。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福安黄氏祠堂的建筑、文物、环境等受较好的重视和保护。

福安黄氏祠堂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黄干(1174年~1264年),字尚质,长溪察阳(阳头)人,为南宋理学家朱熹著名弟子。朱熹死后,黄干四处讲学,宏扬理学思想,后入朝为官,官至宋直学士,成为朱子传人,理学名家。黄干一生著作颇丰,可考的专著有《五经讲义》《四书纪闻》《诲鉴语》等。

  黄钏,字珍夫,号后谷阳头人。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中举人,任浙江温州同知,善诗文,著有《堕樵录》等集。明嘉靖年间倭寇屡屡侵扰闽浙沿海地带,黄钏上任后即修缮城墙抗倭。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进犯温州,黄钏率兵击退倭寇。次年倭寇又犯,兵尽被擒,英勇捐躯,嘉靖帝亲自表彰抚恤,追赠他为浙江布政司右参政,并建祠纪念。一代名臣文学家王世贞为之撰写墓志铭。

福安黄氏祠堂其他介绍

  黄氏祠堂位于阳头,始建于宋代,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重建。清顺治十三年焚于火,仅留后近。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仿明建筑重建,乾隆十六年淹于水,乾隆三十三年再度重修,现为清仿明代建筑,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

  祠堂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516平方来。从东至西,依次为石牌坊(今已不存),仪门(仅存北端门),北宋古井、半月池、照壁、宗祠正门、戏台、大厅堂、祖宗堂、后院。建筑为砖木结构,单檐、双坡顶、以马头墙和廊屋组成封闭式建筑,别具一格。

  祠堂分三进,深57.3米,宽18米。戏台屋顶建有牌楼式太子亭,飞瓦重檐气势磅礴。祠内14根大柱分两列挺立,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大厅堂祖宗堂之间天井雨亭别具一格,是明清建筑中上乘之作。祖宗堂正中设太祖龛,两侧廊室设各设支派祖龛。堂后有院,南则有祀房。

  宗祠建筑工艺精巧,大量采用木雕、彩绘,花鸟人物楚楚动人、活灵活现。楹联、匾额琳琅满目,无不展现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牌匾等文物曾送台湾参加海峡两岸家族谱展,享有盛誉。

  2019年10月7日,福安黄氏祠堂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福安黄氏祠堂”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福安黄氏祠堂”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