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旅游景点

永昌钟鼓楼

永昌钟鼓楼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昌钟鼓楼景点照片

永昌钟鼓楼旅游景点介绍

甘肃省金昌市境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昌钟鼓楼,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始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建。

  永昌钟鼓楼为楼阁重檐庑殿顶式建筑,分台基和楼体两部分,楼体二层三檐,屋顶为塔式宝顶,四面悬巨匾,皆为古今名家所书。二楼置大钟一口,大鼓一面。楼上宝顶矗立,直插云霄;楼内通柱直竖,似箭凌空:楼外飞檐重叠。分合基与楼体两部分,通高24.5米;合基边长22米,周围88米,高8米,中置两道拱洞,通达四街,楼体二层三檐、下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面正中置福扇门。上层层檐柱向内收缩,檐下置望台,四面连同。面阔进深仍同下层。上为庑殿式屋顶。

  2006年5月25日,永昌钟鼓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昌钟鼓楼历史沿革

  永昌钟鼓楼始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建。

  1984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拨款维修。

永昌钟鼓楼历史文化

  永昌县城地处河西走廊东部,是汉、唐中外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古城。从历史上看,永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反映在钟鼓楼这一古建筑上,具有蒙汉党项等多民族文化交融一体的风格。其一,从艺术造型上看,形体是由屋顶,木构架,台基三大要素所构成,沿袭了汉朝的做法,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二从平面布局看,钟鼓楼设在全城正中,掌管全城作息和夜禁时刻,是元朝的制度,也是蒙古族建筑的布局手法,它置钟鼓于一楼,与宋金明清时期“鼓楼在东,钟楼在西”的形制不同;三、从建筑形式上看,盝顶式屋顶是元代常见的造型之一,明初,元朝宫殿多被拆除,唯独永昌钟鼓楼上有蒙古族风格的宝顶,这在国风的古建筑中尚无先例。永昌钟鼓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盝顶之上加了一个八卦宝顶,突出了民间盛行的五行之说;其四,围栏共分三格,扶手下一空格,中有垫墩,中间一小格,用木版装实,刻有卷草花纹图案,下一大格,用木版装实刻有降幕云图案,系西夏宫廷建筑风格。

永昌钟鼓楼其他介绍

  永昌钟鼓楼,又名声教楼,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中四街交汇之处。建于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年)。

  钟鼓楼东西宽22米,南北长23米,分楼阁和楼台两部分。台基边宽22米,高7.2米,通高24.5米;楼阁重檐庑殿顶共二层三檐,下层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四面置格扇门,门左右置楹窗,斗拱为双翘无昂,共五踩,卷刹弧线。上层屋檐及檐柱向内紧收,面阔仍同下层。最上层为屋顶,上置宝顶。楼台以夯土板筑,四周包砖,两道拱门纵横其中,通达四街。楼体四面各悬巨匾三块,匾文为“丽日摩云”,“民淳俗美”,“金阙迎恩”,(东上、中、下);“文运天开”,“魁壁联辉”,“云锦天香”(南上、中、下);“中天一柱”,“怀柔西域”,“玉关通道”(西上、中、下);“声闻四达”,“保障金川”,“威宣沙漠”,(北上、中、下)。台基拱门上镌有:东“大观”,南“迎熏”,西“宁远”,北“镇朔”。一层楼台上置大铁钟一口,内置大鼓一面。整个建筑结构谨严,造艺精湛,高耸挺拔,雄伟壮观。

  永昌钟鼓楼内置钟、鼓,晨钟暮鼓,声闻四达,籍以振兴文教,教化民众,历经数百年风雨浸润,是永昌历史文化的象征。整个建筑结构严谨、雄伟壮观,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古建筑之一,是研究明清以来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2006年5月,永昌钟鼓楼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永昌钟鼓楼”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永昌钟鼓楼”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