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旅游景点

火烧沟遗址

火烧沟遗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烧沟遗址景点照片

火烧沟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玉门市清泉乡境内遗址

  火烧沟文化遗址是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出土于1976年。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3700年。该遗址位于玉门市清泉乡境内312国道边,范围约20平方公里,中心面积0.2平方公里,距玉门市区20公里。

  因火烧沟文化的出土地周围是一片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所以这一古文化遗址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遗址中心边缘发掘古墓葬312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铜器、 玉器、骨器和部分金银器。因其遗址内有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1981年,火烧沟文化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烧沟文化遗址遗址发掘

  火烧沟文化遗址是甘肃省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是火烧沟文化的主体,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约3700年。该遗址位于玉门市清泉乡境内312国道边,范围约20平方公里,中心面积0.2平方公里,距玉门市区20公里。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遗址中心边缘发掘古墓葬312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铜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部分金银器。

  遗址内有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遗址以墓葬为主,已发掘清理出的古墓有312座,出土文物中彩陶、石器与金银器、铜器共存。

火烧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

  最为突出的当推大量的陶器,它们大多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其中不少属于珍品。如人型彩陶罐、人足彩陶罐、鱼型陶埙、鹰嘴壶、三狗方鼎等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出土的20多只陶埙是远古时代的一种吹奏乐器,是国内已经出土的古代乐器中年代较为久远的古乐器之一,极富特色。鹰嘴壶、三狗方鼎等造型优美,制作细腻,形象逼真,表现了远古时期的火烧沟人高超的智慧和审美能力。火烧沟出土的陶罐有98种,质地繁多,图案花纹各异,极具艺术性,富有观赏价值。

火烧沟文化遗址文物保护

  1981年9月10日,火烧沟文化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自1976年发掘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所对该遗址出土文物进行了长达23年的研究,认定其价值极高,与著名的齐家文化、四坝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齐名,而且由于该遗址中心部分尚未发掘,面纱未全部揭开,研究结果未完全出来,其历史文化价值远不止于此,完全可以达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档次。

  随葬品:古墓中的随葬品有狗、猪、牛、马、羊等,其中羊骨多而普遍。墓葬中的男女都佩带着金银首饰、松绿石珠、玛瑙珠等,证明当时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很发达了。墓葬中男女的装束、发饰、发具等,都表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一种风俗习惯。联想其发达的畜牧业,这里很可能是古代羌族部落的生活遗迹。

火烧沟文化遗址文化价值

  火烧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中最为突出的当推大量的陶器,它们大多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其中不少属于珍品。例如人型彩陶罐、人足彩陶罐、鱼形陶埙、鹰嘴壶、三狗方鼎等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人型彩陶罐1989年出土后,于1990年由国家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推荐,在北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进行了展出,为当时甘肃省选送的8件精品文物之一,现存于北京国家博物馆。

  出土的20多只陶埙,是远古的一种吹乐器,其形状如金鱼,鸡蛋大小、彩绘,远比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精美,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其它如鹰嘴壶、三狗方鼎等造型优美逼真、栩栩如生,它们是远古火烧沟人高超的智慧和审美能力的缩影,令人惊叹。火烧沟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罐样式就有98种之多,而且有粗红陶、夹砂红陶、粗灰陶、褐色素面陶和彩陶等多种质地,图案花纹各异,极富艺术性,具有极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

  火烧沟遗址也是甘肃省早期发现铜器、且出土数量最多的一处古遗址,达200多件。铜器以模铸为主,有斧、镰、镢、凿、刀、匕首、矛镞、钏管、锤、镜形物等,还发现了铸镞的石范。同一墓葬中,石器、陶器、铜器共存现象很多,说明冶炼技术很早就被火烧沟人所掌握。火烧沟文化遗址至少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事实:中国古代文明,不仅仅在中原大地上产生。在偏远的西部,曾有火烧沟人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古代文化,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烧沟文化遗址发现过程

  火烧沟,是玉门市清泉乡一个古老的地名。因其地沟壑纵横,山峦起伏,而山沟山峁又多呈火红色,所以人们将其地命名为火烧沟。1976年,玉门市清泉公社计划修建公社中学,并将建校地址选定在了公社以东的一片古墓群上,该古墓群就坐落在距公社驻地只有几百米的火烧沟。修建计划付诸实施后,当破土动工、平整地基的命令一发,施工队伍很快地便在距地表不深的地方挖出了一些石制器具、陶罐和铜制品。当时的施工队伍和公社领导并不知道这是一个古文化遗址,所以工程照常进行。

  为了争取时间,早日完成修建任务,施工队还开来了推土机,把一些凸起的墓葬推平。在推土机作业和人工开挖地基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出土文物被破坏,少量完好的文物,被人们因好奇而拿去争相传看。

火烧沟文化遗址考古证明

  幸运的是当时有几个兰州下乡知识青年正在清泉乡插队落户,其中有名男知青无意中到了施工现场。当他看到那些支离破碎的陶罐后,马上想到自己的一个亲戚是搞考古的,曾给自己讲过许多考古学方面的知识,自己也见过许多从其他地方发掘出来的文物。而眼前这些支离破碎的陶片,都应该是些珍贵的文物,可却遭到了如此大的破坏,实在有些可惜。于是捡了一些,拿回到了知青点。

  不久,这位家在兰州的知识青年回家时,把这些陶罐带回了兰州,并把它们送到了在考古队工作的亲戚那儿鉴定。考古队的那位同志一看,便断定这是一些年代非常久远的文物,立即将此事报告了省文物考古队。过了几天,省文物考古队便派人下来实地查看。得到了情况属实的报告后,省文物考古队便报省文化厅批准,正式组织人力前来玉门发掘。于是,甘肃6大古文化遗址之一的火烧沟遗址发现了,这是建国后甘肃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由于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后期,人们脑海中"破四旧"的思想意识还很浓厚,很少有人有"文物保护"这个概念。加之这个遗址的文化价值发现迟,报批手续又很繁琐,所以等到省上组织人力前来玉门发掘时,清泉公社的中学已经落成了。因此,火烧沟遗址的发掘工作,实际上是以已经落成的清泉中学为中心,在中学周围的白土梁、骟马城、惠回堡一带开展的,而遗址的中心,也许就在已经建成的清泉中学下面。

火烧沟文化遗址挖掘过程

  火烧沟遗址的发掘工作,是在省文物考古队的专家的带领下开展的。从遗址的发掘情况看,整个遗址主要是墓葬群,而墓葬又分上中下3层。最上面的一层,离地面约30到100公分;处在中间的一层,离地面约1到2米;最下面的一层,基本都在2米以下。考古工作者对上中下3层墓葬进行了清理,共出土了312座古墓。据考古专家推断和碳同位素测定,处在上面的一层,主要是魏晋墓和汉代墓;处在中间的一层,多数是汉代墓;而最下面的一层,为新石器时代后期的墓葬,距今约3700年左右,约与夏代同时。因此,火烧沟遗址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它的第三层。专家们认为,这一文化遗址基本属于齐家文化类型,但有些方面又很独特,便因其地命名为"火烧沟文化"。

  火烧沟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锄、刀、斧、镰、锤和磨盘等农具,这些农具大多数是石制器具,也有不少铜制器具,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已有较大进步。在许多陶器和棺木中,贮存着栗粒和植物种子。在部分墓坑中,还出土了制作精美彩陶方杯、人形陶罐等酒器。酿酒业的出现,是农业有相当发展的标志,这说明在当时的玉门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原始种植业。

  火烧沟遗址的墓葬中,用大量的羊作随葬品,出土了大量的羊头、羊骨,并伴有猪骨、牛骨、马骨和狗骨。其中第277号墓用羊多达44头。这一情况说明当时玉门的畜牧业是相当发达的,而且是最主要的经济门类。

  火烧沟遗址中,还出土了20多个彩绘陶埙。埙体呈鱼形,以交叉的双条黑线修饰表面,装饰简约,形体美观。张开的鱼嘴是吹孔,埙体上有3个音孔,能吹宫、角、徵、羽4个骨干音,有的埙还能吹出清角,说明当时至少已经有了以宫、羽为主的四音阶调式,陶埙已经发展成了相当规范的乐器。

  火烧沟遗址墓葬的形式,大多是竖井带台的侧穴墓,墓坑大多都是东西方向,呈长方形,并且尸骨都是头东脚西,这显然体现了少数民族的一种葬俗。佩带金银首饰并用其作陪葬品,是火烧沟遗址的一大特点。在许多墓坑中,死者不论男女,大多佩带金耳环。有一部分墓葬,无论男女,都在头部有一枚骨针,似为古人的椎发工具。鼻饮环,发椎结,耳垂金银铜宝,显然是一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联系我国古代典籍中夏商之时甘青大部分地区都是羌族活动场所的记载,可以肯定,在中原地区的夏代末期,在西北地区的火烧沟生活的,一定是古代羌戎部落的一支。

火烧沟文化遗址陶埙

  远古洪荒之时,我们的祖先在狩猎耕作的闲遐时光里,总是要把生产进程中的艰辛、挫折、困难、胜利,生活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劳动历程中的的太多太多的感受,用艺术夸张的手法抒发和表达出来,将狩猎时的追杀与搏击,耕作时的努力与满足,以歌舞的形式加以讴歌、肯定,借以再现、总结、回味和感悟生产生活经历,安慰自己疲惫的身心,于是,古朴纯真而具有永恒魅力的原始音乐和舞蹈产生了。而埙是当时最重要、最具表现力的吹奏乐器。我们见到的最早的埙,是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埙,但它只能吹奏6、1或3、5两个音阶。而玉门火烧沟出土的陶埙,已经能吹较为完整的五声音阶,其音阶发展已与七音阶接近,音乐的表现力已大大增强。

  玉门火烧沟遗址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的文化遗址,距今约3700多年。当时,在玉门火烧沟周围广阔的原野上,生活着被中原华夏部落称为西方牧羊人的羌氐部落。他们在靠近白杨河和骟马河的高地上,搭建成半裸露半地穴式的窝棚。白天,男人们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狩猎和放牧,为了向远处的同伴表达或相互协作、或互通有无、或共同回家的信息,便以陶埙为工具,吹奏着事先约定、彼此都能领会的声音,那嘹亮而悠远的埙声常常回响在圹野的高空。女人们则在附近的河水冲积区去耕作,于是男人们的埙声便成了女人们的无线通讯工具和计时工具。她们凭着这埙声,了解着男人们在外的安危;凭着这埙声,知道了应何时生火做饭。晚上,当人们回到住地吃过晚饭后,就在黑色的天幕下,围坐在篝火旁,敲击着石头,吹奏起陶埙,跳跃奔放,扮演着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和动作,再现着白天劳作时的场景,回味着收获过程中的艰辛和喜悦。

  晚间的音乐和舞蹈,是他们睡前必不可少的文艺节目,犹如今天的乡村电影、露天舞会、卡拉OK演唱会等。就是这些简单而又质朴、古拙而又率真,甚到野性十足的表演、亦或是发泄,安抚着他们在艰难中跋涉而倍受煎熬的心灵。只有在这种亦歌亦舞的狂欢中,他们的神经得到了松弛,精神得到了振奋。于是,陶埙就成了给他们带来欢乐、带来愉悦的精美器物,即使进入墓坑,也还要带上陶埙陪葬,所以在火烧沟遗址中,发掘出了20多枚陶埙。

火烧沟文化遗址景点建设

  原始部落村,以展示火烧沟文化内涵为目的而建的火烧沟原始部落村,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内有文物展厅、原始部落生产生活场景展棚、制陶窑、墓葬房、旅游景点标志牌、简易接待办公用房等设施,并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遗址周围原本是一片戈壁滩,生态条件极差。随着火烧沟原始村的建设,带动了生态农业、林业、建筑、交通、商贸、金融、餐饮住宿业的较大发展。原始村西南1000米处,建起了千亩滴灌果园一个,西侧及南侧312国道两旁,相继建起了乡政府办公大楼,文化、卫生、金融、保险、保安、公路交通管理、大型加油站等设施,尤其是餐饮住宿业发展迅猛,"清泉羊"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美食品牌,新建了许多餐馆、旅店。过去的不毛之地,逐渐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现代驿站。利用火烧沟文化的知名度为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服务,已初见成效。近年来,这里种植各种树木达4万余棵,昔日的戈壁荒漠,正在变成一片富有生机活力的绿洲。这片绿洲虽然还很小,但对于戈壁荒漠山地荒地占总面积89.4%的玉门市来说,尤显珍贵。每年在这里停留参观、吃饭和住宿的外地游人、客商已逾10万人次。随着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这里发展前景将会更加看好。

  火烧沟原始村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绿化跟不上。原始村东、西、北三面还有50多亩荒滩,需要全部绿化。二是严重缺水,供水设施差。原始村内5000多棵树木用水及生活用水全部依赖清泉乡政府一座小型水塔,而这座水塔要负责供应该地全部绿化和生活用水,每天给原始村供水时间只有1小时,加之输水管道直径只有60毫米,只能供应总用量的五分之一,每逢夏秋用水高峰季节,村内浇树和生活用水常常由工作人员肩担手提。每年都种树,但成活率只有60%左右。三是无排污和垃圾处理设施。四是文物展厅面积小,内部设施简陋,文物陈列拥挤,无安全报警装置。五是遗址没有保护设施。六是大门及围墙简陋,外观上看不出这是一个旅游景点。

  火烧沟文化是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该遗址不仅是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火烧沟原始部落村始建于1994年,坐落于甘肃省玉门市清泉乡原火烧沟遗址西侧,玉门市清泉乡政府东侧。在火烧沟原始部落村旅游景点第一期建设工程中,主要建设了仿古式文物展厅一座,陈列了大量火烧沟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修建了6座表现原始人类生产生活场景的展棚,集中安放了从玉门各地搜集而来的古代石碑石刻,配套了卫生、办公设施。

  火烧沟原始村地处且建在该乡的集镇建设规划区域内,旅游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在电力供应方面,由于此地处在酒嘉电网履盖范围内,电力供应充足,完全可以满足旅游景点用电需求;在通讯设施建设方面,中国电信、中国铁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大型企业的通讯网络密布周围,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的通讯要求;在旅游接待设施方面,境内已建成三星级、二星级宾馆多家,建成旅行社一家,完全可满足旅游接待需要。

  火烧沟原始部落村地处312国道边,且处在古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上,兰新铁路距景点约500米,从景点门口横穿而过。境内有玉门东、低卧铺、玉门镇三座铁路客运站和玉门南一座铁路货运站,旅游交通十分便捷。全市共有国有汽车运输公司两家,私营客运车辆三百多辆,且正在筹备组建一家旅游汽车公司,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2000年,甘肃省旅游局根据国家旅游局的建议,针对当时全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形势和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路热卖的局面,向河西有关县市旅游局发出了"关于建设甘肃河西丝绸之路画廊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包括玉门在内的河西走廊14个县市在丝绸之路沿线建设具有"旅游展示馆功能的单体仿古建筑",并在甘旅监字[2000]01号文件中明确规定"项目建设资金由省局各补助10万元,不足资金由各地政府自行筹措解决"。玉门市旅游局接到省局文件后,立即向市政府作了汇报。并按照省局要求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到西安半坡遗址考察后,进行了建设工程图纸设计。组织建筑工程公司修建了近300平方米的仓廪式文物展厅。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玉门市政府为工程建设配套的资金基本到位。但工程竣工后,省局在甘旅监字[2000]01号文件中提出的"建设资金由省局各补助10万元"的承诺至今并未兑现。

火烧沟文化遗址展厅建设

  火烧沟原始部落村旅游景点展厅建设工程从2000年春天开始动工,2000年秋季竣工,2001年进行了工程竣工验收,至今已有4年。由于省局没有兑现在甘旅监字[2000]01号文件中提出的"建设资金由省局各补助10万元"的承诺,致使玉门市旅游局至今无法支付建筑工程公司10万元的工程款。这种局面不仅使玉门市旅游局已经无法再向市政府申请该项建设资金,使玉门市旅游局陷入了被动难堪的境地,有被建筑工程公司起拆和被法院责令清偿的危险;而且建筑工程公司也因多年要不回工程建设款,面临着倒闭破产的危险。因此,请酒泉市旅游局向省旅游局转报我局报告;同时恳请省旅游局为落实建设丝绸之路画廊--火烧沟原始部落村旅游景点的补助资金,给玉门市旅游局拨款10万元。

  1994年,中共玉门市委、玉门市人民政府为发展旅游业,组建了玉门市旅游局,并于同年在清泉乡原火烧沟遗址西侧,开始建设火烧沟原始部落村旅游景点。经过近8年的建设,该景点已经初具规模。为了深入挖掘火烧沟遗址的文化内涵,加大景点建设力度,1999年,该景点作为玉门市的大型旅游建设工程项目,向地区计委和省计委报送了《项目建议书》,该项目已经在地区计委立项,正在努力在省计委和国家计委立项,争取国债资金的支持。根据《项目建议书》,该景点计划投资2200万元,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共有遗址保护工程、卫生配套设施、景区沙化治理工程、上水工程、停车场等13项主要建设工程。该景点已累计投资约70万元,建成了展示原始部落生产、生活场景的展棚6个,文物展厅和展馆各1个,配套了卫生、办公设施。争取国债资金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2015年,玉门文化三馆设置玉门历史博物馆,以便市民更好欣赏火烧沟文化。

火烧沟遗址其他介绍

  火烧沟文化遗址位于甘肃省玉门市清泉乡境内312国道边,范围约20平方公里,中心面积0.2平方公里,距玉门市区20公里,是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3700年。因火烧沟文化的出土地周围是一片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所以这一古文化遗址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

  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遗址中心边缘发掘古墓葬312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铜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部分金银器。最为突出的当推大量的陶器,它们大多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其中不少属于珍品,如人型彩陶罐、人足彩陶罐、鱼型陶埙、鹰嘴壶、三狗方鼎等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出土的20多只陶埙是远古时代的一种吹奏乐器,是国内已经出土的古代乐器中年代较为久远的古乐器之一,极富特色;鹰嘴壶、三狗方鼎等造型优美,制作细腻,形象逼真,表现了远古时期的火烧沟人高超的智慧和审美能力。火烧沟出土的陶罐有98种,质地繁多,图案花纹各异,极具艺术性,富有观赏价值。

  古墓中的随葬品有狗、猪、牛、马、羊等,其中羊骨多而普遍。墓葬中的男女都佩带着金银首饰、松绿石珠、玛瑙珠等,证明当时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很发达了。墓葬中男女的装束、发饰、发具等,都表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一种风俗习惯。联想其发达的畜牧业,这里很可能是古代羌族部落的生活遗迹。

  1981年9月,火烧沟文化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火烧沟遗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火烧沟遗址”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