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
甘肃省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总面积43000平方米,是一所综合性博物馆,始建于1939年。
截至2022年,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各类历史文物、自然标本8万余件(组),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
甘肃省博物馆是甘肃省宣传、教育、文化、旅游和外事活动的中心阵地和重要的场所,先后被评选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预备役国防教育基地、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底,甘肃省博物馆荣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历史沿革
1939年,成立甘肃科学教育馆。
1950年,改名为西北人民科学馆。
1956年,改名为甘肃省博物馆。
1958年,甘肃省博物馆迁入新馆。
1999年,对甘肃省博物馆原展览大楼进行改扩建。
2006年12月26日,甘肃省博物馆展览大楼正式对外开放。
2022年6月11日,扩建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文化活动
自建馆以来,甘肃省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各类展览近300个,馆藏文物多次在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克罗地亚、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展出,为宣传甘肃做出了贡献。
2010年,甘肃省博物馆牵头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联合丝绸之路沿线各博物馆在2010年推出了“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并于陆续推出“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联展;先后举办了“丝绸之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纸之路’——第四届东亚纸张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
2012年,甘肃省博物馆与日本国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结为国际友好馆,推动两省、市及两国文化事业发展。
2016年5月,由美国《华盛顿邮报》、法国《世界报》、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日本共同社、印度教徒报、哈萨克通讯社等6家媒体组成的采访团一行13人参观访问甘肃省博物馆。
2016年5月,甘肃省博物馆主办“第三届少儿书画大赛”。该展览是从来自“甘肃省山区小学”、“兰州市盲聋哑学校”、省内外各艺术培训机构等多家单位和个人的2000余幅作品中筛选出800多幅,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
2016年5月,开展博物馆与文化景观"第三届少儿书画大赛”暨"爱心”公益书画作品义卖活动及百米长卷绘画活动。
2017年4月19日,甘肃省博物馆“红色文化”流动展览活动走进兰州实验小学。
2018年3月31日,甘肃省博物馆赴文县丹堡镇开展精准扶贫、文化下乡系列活动。
2019年11月12日,首届“大路西行——中国油画作品展”活动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
2020年6月13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文博主会场活动,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
2021年10月9日和10日,甘肃省博物馆携手兰州中心联合开展了“文创DIY”活动。
2022年6月11日,看黄河浩荡探文明瑰宝“木本水源——黄河流域史前文明展”活动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展。
甘肃省博物馆建筑特色
甘肃省博物馆整个展览大楼以“庄重、典雅、美观、人性化”的原则设计和建设,是一座现代化综合性的智能建筑。
甘肃省博物馆场馆特色
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家智慧博物馆,实现了拍照识别、3D模型线上查看、全馆陈列导览等。
甘肃省博物馆建筑布局
甘肃省博物馆平面呈“山”字型,中间五层,两翼三层,后为展览大厅,尾部有圆形讲演厅。展览大厅两侧有宽4米的回廊,与两翼相连。建筑由苏联专家设计,风格独特。省博物馆设有历史厅、革命文物厅、自然厅、社会主义建设展览厅,配有文物保管室、汉简室、文物化验复制室及搬迁复原的嘉峪关魏晋墓画。
展览大楼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其中藏品库房面积76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9000平方米,是集办公区、藏品库房区、展览区为一体的智能化建筑。
甘肃省博物馆所获荣誉
2011年,取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可移动文物修复一级资质”和“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甲级资质”,文物科技保护项目获得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2007年,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荣获“第七届(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2011年,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再度荣获“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2013年,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红色甘肃——走向一九四九》荣获“第十届(2011-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评选”优秀奖。
2012年,甘肃省博物馆荣升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1年,甘肃省博物馆“丝路学史大课堂”研学旅游项目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
甘肃省博物馆其他介绍
坐落在黄河之滨的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1950年改为西北人民科学馆,1956年改名为甘肃省博物馆,1958年迁入新馆。1999年经省政府立项,投资1.5亿元对原展览大楼进行改扩建工程,馆舍占地108亩,新展览大楼建筑总面积2.85万平方米,展厅18个,院内还有文物库房、文物保护实验室等设施,整个展览大楼本着“庄重、典雅、美观、人性化”的原则设计和建设,是一座现代化综合性智能建筑,2006年12月26日新展览大楼正式对外开放。
现设十四个部门,在编职工147人,讲解员、文物看管员等临时用工近百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5人,占岗位总量的79%,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人,中级50人,初级37人。在学历构成方面,博士3人,硕士9人,本科89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85%。
凭借甘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陇原大地留下的大量珍贵文化遗存,甘肃省博物馆拥有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馆藏珍贵历史文物、自然标本共计3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6件(组),国家一级文物721件(组),二级文物2637件(组),三级文物48241件(组),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尤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特别是东汉铜奔马、魏晋墓“驿使图”画像砖,已分别被定为国家旅游标志和邮电事业的标志。目前,向社会推出的展览有《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红色甘肃——走向1949》五个固定陈列,反映甘肃厚重的历史地理文化。
自建馆以来,甘肃省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各类展览近300个,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观众前来参观。馆藏文物多次在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克罗地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为宣传甘肃做出了贡献。同时,发挥自身人才和设施的优势,开展文物保护与研究,其中三项文物保护课题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在古生物与古人类、原始彩陶、长城文化与中西交通、简牍学、佛教石窟艺术、西夏文字与历史、古代书法艺术等科研学术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7年甘肃省博物馆对外开放的《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三大基本陈列荣获“第七届(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11年《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再度荣获“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13年《红色甘肃——走向一九四九》荣获“第十届(2011-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评选”优秀奖。此外,甘肃省博物馆发挥区位优势,在2010年牵头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联合“丝绸之路”沿线各博物馆在2010年推出了“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并于2013年推出“海上丝绸之路”联展,先后举办了“丝绸之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纸之路’——第四届东亚纸张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在国内外博物馆界引起了巨大反响。2012年甘肃省博物馆与日本国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结为国际友好馆,进一步促进双方在馆际文化、馆藏文物保护、人员互动等方面的交流,推动两省、市及两国文化事业发展。
随着不断发展壮大,甘肃省博物馆还先后被评选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获得“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集体”的荣誉。凭借孜孜不倦的努力,2012年甘肃省博物馆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作为一座现代化的综合博物馆,必将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为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931-2339133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内,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门票信息:免费开放。需持个人有效证件在门口免费换票进入。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甘肃省博物馆”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