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旅游景点

林家遗址

林家遗址景点照片

林家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塬乡林家村境内遗址

  林家遗址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城锁南坝西12公里东塬乡林家村北,大夏河南岸台地上。1976年发现,1977-1978年发掘秋梁地、破四格、阴洼坡子三处,遗址总面积6600平方米,前两处地埂上发现大量彩陶片和残石器。阴洼坡子崖边地表1米以下有1-2米厚的灰层,内有大量彩陶片、残石、骨器。曾发现房址几十座,窑址五处及窑穴多处。

林家遗址简介

  林家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城锁南坝西12公里东塬乡林家村北,大夏河南岸台地上。1976年发现,1977-1978年发掘秋梁地、破四格、阴洼坡子三处,前两处地埂上发现大量彩陶片和残石器。阴洼坡子崖边地表1米以下有1-2米厚的灰层,内有大量彩陶片、残石、骨器。彩陶片复原有钵、盆、罐、壶、瓶等器形,施黑彩,花纹有平行线夹圆点纹、勾叶纹、网格纹等。陶质细腻,陶色橙黄,器表打磨光滑。曾发现房址几十座,窑址五处及窖穴多处。出土大量彩陶、石器、骨器及炭粟、麻籽等农作物。还出土铜刀一把(长12.7厘米,宽2.5厘米)。林家遗址属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文化遗存。遗址位于甘肃省东乡县东塬乡林家村北、大夏河东岸台地。该遗址地势平坦,高出河床约30米,隔河与临夏市上庄遗址相望。总面积约6.6万平方米。其主体遗存为马家窑类型,台地东缘有少量的齐家文化遗存。发现的马家窑类型房址中的早期房屋均为凸字形半地穴建筑,门向大夏河。中期房址的房基经平整夯筑,半地下浅穴,仅有一个浅坑低圈灶址。晚期出现平地筑墙建房或室内分隔小间,室外续建前后相连小屋的建筑形式。灰坑多为袋状窖穴。发掘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有2000余件,陶器有钵、碗、罐、壶、瓶等,其中的泥质红陶大多为彩陶,均为黑彩,饰有平行线纹、圆点纹、网格纹、叶网纹。石制工具有刀、斧、铲、镇、凿、锥、纺轮、网垂等10余种,且磨刃锋利。骨制工具有骨锥、骨针、骨竿和极具特色的骨柄石刃器,精细实用。这里出土的一件铜刀,由锡青铜模铸而成,刀身薄厚均匀,短柄长刃,长12.5厘米,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铜器,距今约五千年,它的发现把我国使用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年。

林家遗址其他介绍

  林家遗址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东塬乡林家村北,大夏河南岸二台地上。文化内涵以马家窑类型为主,包含有马家窑类型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马家窑类型的代表性遗址。

  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曾先后在这一带调查,发现马家窑、半山、马厂、齐家、辛店等文化遗址十余处。1977年4月至7月和8至11月发掘总面积将近3000平方米。发现马家窑时期房屋遗址27处,制陶窑址3处,灰坑98个。从地层上初步搞清林家遗址马家窑类型文化遗存早、中、晚三个阶段的堆积关系,为文化遗物分期奠定了比较可靠的基础。

  此外,还清理齐家文化房屋遗址三处,墓葬一座;汉代木椁墓一座,唐代土洞墓六座和大致同时期的水渠一段。出土马家窑时期的石、骨、陶、铜器等三千余件。并在窑穴、房址内陶器和灰层中,发现大量稷和少量粟、-籽等谷物、油料的标本。出土兽骨种类和数量亦较多,这些重要资料的发现,为全面认识和进一步研究马家窑类型文化的内涵、性质以及其他的有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实物例证。

  最重要的是在遗址的房址(F20:18)0土了一件青铜刀,在H54灰坑0土了铜渣。铜刀由两块范浇铸而成,表面平整,薄厚均匀,短柄长刃,刀尖圆钝,微上翘,弧背,柄端有明显的安装木把的痕迹。通长12.5厘米。1981年经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研究所检验,为含锡青铜,距今约4700年,是中国迄今的最早的一件青铜铸器,此发现将我国铜制工具史提前千余年。也充分证明东乡地区是中华民族最早开拓的区域之一。

  2006年5月,林家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林家遗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林家遗址”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