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旅游景点

松鸣岩

松鸣岩景点照片

松鸣岩旅游景点介绍

甘肃省和政县景点

  松鸣岩是河州八景之一,距临夏市50公里,海拔2730米,建于明成化年间。位于和政县南端陡石关口的松鸣岩,每逢农历4月26至28(俗称四月八),当地群众和外地游人便前来游览山水,漫唱"花儿"举行一年一度的松鸣岩"花儿"盛会。

松鸣岩旅游介绍

  雨中松鸣

  初入松鸣岩时,放眼望去,三座紧紧相连的大山上长满了苍劲挺拔的松树,比起周围那些只有灌木的小山显得格外葱郁。然而当你细细品过之后才发现这三座山峰连在一起,中间的那座略高,两边稍低,颇似一个山字形的笔架。看看这风、这景,外带一座笔架山,让我这不通水墨的人都不禁有种拿起毛笔,挥毫的冲动。

  来到山脚下,是已被人工修理的河道和建成不久的拱形石桥,既不古朴也不典雅,倒是与这绝妙的风景有些不协调。趟过石桥,攀上石梯,便能直达那座山腰处的庙宇。刚上几节石梯,天上滴下了极细极细的雨点,因为太细又好似雾滴一般。伴着这绵绵秋雨,抬眼望去自半山开始便漫着浓浓的雨雾,好似袅袅的轻烟,缓缓的伴着幽风飘渺。这云雾使得山上的庙宇时而显现,时而隐没颇有几分仙气。攀至山腰处的庙宇,向上便是人工开山凿石的路,因是手工开凿,并不怎么规整,倒有那么几分原始之美。因为有雨,雨水顺着山崖便留下来汇成小溪,半山腰上,游人在攀着石梯谈笑着上山,而溪流却在借着石梯欢愉的下山,激起了小小浪花,潺潺流水声在山中显得格外清晰。走了不久便能听到瀑布的声音,这就是松鸣岩那条不知名的瀑布,水流并没有多么丰沛,落差也不过百米,比不得飞流直下三千的庐山瀑布,却能让你在离它最近的地方尽情的欣赏它自由落体的美。再往上便是一棵又一棵的松树,品种虽有些不同,但都很挺拔,也许是为了争夺那仅有的一点阳光吧。下面便是百千条似龙爪一般略显沧桑的根,纵横交错的深深扎入到石缝中。时而山风悄悄掠过,便可听到这松树间随风轻摆发出的松鸣,伴着这流水声,鸟鸣声仿佛是一首大自然演奏的轻音乐,置身于大自然的音乐厅,很是怡情。一边走,一边抚摸着沿路裸露的石头,它们大部份被苔藓覆盖,上面又能看到小小的蕨类生长其间,绿意昂然。被雨水清洗干净的山间小路上能看到那些耐不住寂寞的树叶优雅落下,有绿的、有黄的、还有红的很是斑斓。不多时,便登上了山顶,整个人也就置身于云雾中,当深吸一口这混着仙雾的空气,再缓缓吐出,便觉一切烦恼皆被抛却,身体也似乎能随云雾轻轻飘起,这也许就是仙道吧。

  松鸣岩的美离不开这松涛摆动的松鸣声,离不开那纵横交错的树根,离不开小小的一丛苔藓,更离不开每个爱惜美丽风景的人们。(李发龙)

松鸣岩简介

  松鸣岩因每当风起,松涛大作,奔腾砰訇,如战鼓擂擂、似马奔腾而得名。松鸣岩有三座并峙的山峰,为南天台,西方顶、独岗岭,峰形奇特、芙蓉俊貌,宛如三位潇洒飘逸的仙女,耸立在群山峻岭之中,是历代殿宇楼阁,亭榭飞桥荟集之地。早在元代,就有人在此凿洞塑佛,修庙建寺,修行隐居,明代初具规模,为古河州八景之一。吸引四方游客,络绎不绝、幕名观光。

  松鸣岩森林公园地处太子山林区,相对高差大,动植物类繁多,乔灌木多达130多种,高山分部着冷杉、铁桦;中心分布着云杉、红桦、白桦、山杨;低山分布油松、杨树、落叶松;林中花色鲜艳,花形独特的杜鹃、八仙花、报春花、柳叶花等近百种野生花卉;有分布广泛;数量较多的祖师麻、三棵针、九节昌蒲、川赤芍、黄芪、紫胡、鹿含草等。珍贵动物有狐狸、雉鸡、野兔、野猪等飞禽走兽。连片茂密的森林、色彩缤纷的花卉、用途各异的药材、千姿百态的珍禽异兽,争奇斗艳,大放异彩。

  松鸣岩公园总面积为2666公顷,由松鸣岩风景名胜古迹区、药水峡水上游

  乐区、八路沟高山植物园区、槐山子梁森林景观区、小峡休闲度假区组成。

  松鸣岩风景名胜古迹区的“松岩叠翠”闻名遐迩,早在明代就建有玉皇阁、菩萨殿、圣母宫、独岗寺等殿宇,凿通了登山石阶和接峰天梯。

  药水峡水上游乐区,水面为15万平方米,以药水水库为主体。

  槐山子梁森林景观区,以2000亩油松、落叶松、云杉、冷杉、华山松、和500亩森林苗圃为主要景观。

  小峡休闲度假区,以小峡河为脉络、花溪、花径相连;拱桥、曲桥互通;长廊、水榭相邀;洞门、影避对望。

松鸣岩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一位猎人上山打猎,忽然从松鸣岩顶上传来一个姑娘的歌声,猎人便飞奔上山,到了山上,歌声好像在山下回荡,等下山来寻时,歌声又回到了山上。翻来覆去,复去翻来,直到天黑,猎人也没有寻到姑娘的影踪。猎人回家以后,把遇到仙女的事给大家讲了一遍,又把听到的歌唱了起来,后来大家都会唱这仙曲了,这就是"花儿"。大家为纪念这位留给人间优美歌曲的仙女,便在松鸣岩上修起了一座雄伟的菩萨大殿,并在猎人遇仙的那一天--农历四月二十八日,男女老少齐聚在松鸣岩,模仿仙女的曲调,唱起了欢乐的歌。从此松鸣岩就有了一年一度的"花儿"会。

松鸣岩其他介绍

  松鸣岩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和政县城南23公里处的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兰州市110公里,距临夏市45公里康临高速下接临康和二级公路直达景区,交通十分便利。景区顶峰海拔2736米,总面积33平方公里。景区与太子山逶迤相连,小峡河奔腾于峡谷之间,青峰接云,古松参天,四季云雾缭绕,终年流水潺潺;每当山风劲吹,松鸣石壁,似千军万马奔腾于峡谷之中,经久不息,松涛声震荡峡谷,故名“松鸣岩”。

  景区由西方顶、南无台、鸡冠峰三峰构成,突兀挺拔状似笔架。相传神笔马良每次做完画之后,便把他那支神笔搁置于此,故又称此山为“笔架山”。景区内有多处景点,在南无台悬崖上有一段人凿横道,因其险峻而称“天桥”。“天桥”之上于悬垂的石崖间有一形状奇特的马尾松,被称作“万年松”。过“天桥”向北数十米处便是“一线天”胜景。从“一线天”拐“之”字向南为仰天池,池水自石崖渗出,清澈见底,常年不竭。在松鸣岩观音殿,还有一处非常奇特的景观—神泉。相传,此泉乃观音菩萨玉净瓶中甘露所化,自莲花宝座下渗出,盈而不溢,涸而不竭,水质清冽。饮之,遂心愿,驱百病,润心神。数百年来,民间争相饮之,从者甚众。>

  另外,松鸣岩景区景点还有:幽寺钟声、拜殿秀色、大殿雄姿、松鸣飞瀑、百鸟朝凤、小康之家、鸳鸯湖、松鸣塔、夫妻树等。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是临夏州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这里的古松千奇百怪,各具风姿,有的如孔雀开屏,有的似掠鹰腾起,还有状似葫芦的葫芦松、独松迎客的迎客松、凄美感人的同心松、虬根交错的“群龙赴会”、通根相拥的连理松;更有那令人顿悟禅理的千佛手,雍容富贵的华盖千年,高耸入云、挺拔傲立的擎天柱等奇异景观。景区内云杉、冷杉、马尾松遍布山野,古树参天,四季苍翠,故有“须弥翠色”之景名,列“宁河八景”之首。阳春三月,这里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炎炎夏日,这里绿荫浓浓,凉风习习;金秋十月,这里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寒冬腊月,这里雪山青松,相映成辉!

  据文献记载,松鸣岩佛寺初建于明永乐二年——正统二年(1404-1437年),河州都督刘昭自捐奉银并倡导民众捐资创修,至清同治年间,先后建起大殿、二殿、三殿、玉皇阁、圣母宫、南无台及西方顶等处的殿宇,以后大多毁于战乱,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建县时无一保存。1985年,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当地群众又捐资出力在原址上重建了大殿、独岗寺、山门、玉皇阁、娘娘殿等古典建筑,佛事活动随之日盛。并且这些建筑上面液充分展示了现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河州木雕和彩绘的独特魅力。原甘南农民起义领导人之一革命烈士——肋巴佛曾在松鸣岩坐床剃度。近年来,临夏州委、州政府将松鸣岩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内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已查明的野生动物有蓝马鸡、红腹锦鸡、淡腹雪鸡、野雉、四不象、鹿等珍稀动物;查明的乔木、灌木有200余种,野生花木174种,野生药材205种,有一定经济观赏价值的野生果品类10余种。丰富的植物资源使景区四季变化分明,景观丰富多彩。因此,松鸣岩便有了“绿色植物王国”之美称。

  和政是中国“花儿”的传承基地,松鸣岩是河州“花儿”的发祥地,每当野牡丹遍山开放时,各地游人和花儿歌手云集于此,竞展歌喉,唱“牡丹”,漫“少年”,“龙华盛会”因此得名。清人祁奎元有诗赞曰:“我亦龙华游盛会,牡丹歌罢独徘徊。”松鸣岩花儿会,俗称“四月八花儿会”。始于明代成化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至四月二十八日,各地群众前往松鸣岩,举行盛大的龙华盛会。四月二十八日是花儿会的高潮,故松鸣岩俗称“四月八”。“老僧新开浴佛会,八千游女唱牡丹”是对松鸣岩花儿会盛大场面的真实写照。2007年我县民间花儿歌手马金山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鸣岩花儿)传承人称号。

  松鸣岩景区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被甘肃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10月被中国民协确定为中国花儿传承基地,“松鸣岩花儿会”2005年12月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5年12月松鸣岩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地址: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南25公里处的太子山林区

  类型:森林山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930-5580381

  

  开放时间:8:30-16:30

  门票信息:门市价:50.0元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松鸣岩”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松鸣岩”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