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旅游景点

石拱寺石窟

石拱寺石窟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拱寺石窟景点照片

石拱寺石窟旅游景点介绍

华亭县上关乡半川村石拱寺社的佛教石窟寺

  石拱寺石窟,在华亭县上关乡半川村北侧山梁崖面上,是陇东地区北朝时期重要的佛教石窟寺遗存。现存窟龛14个,造像皆为石雕。最大的洞窟是第2窟和第6窟,规模相当宏伟,窟内均造三佛及胁侍菩萨,前壁门两侧雕天王。第6窟高8米,佛高6米。

石拱寺石窟遗址概况

  石拱寺石窟位于华亭县上关乡半川村石拱寺社的石崖上。石窟东西长120米,距地表高5~10米。始凿于北魏晚期(386~534年),西魏、隋代续凿,现存15个窟龛,造像250余身。

  石拱寺窟龛形制多样,其中,北朝洞窟多三壁三龛窟,造像分圆雕和浮雕两种,造像题材有三世佛、菩萨、弟子、飞天、力士、供养人等。石拱寺石窟经明代嘉靖年“敕旨火化”和清代同治年焚烧及民族纠纷中人为破坏,现存造像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两窟的造像在清同治年间(1862—1874)被破坏,唯有第6窟壁门侧浮雕供养人尚存数排,均着袍服,是北魏改胡服以后供养人的形象。该窟开凿造像的时代大体相当于北魏中、晚期到西魏。多数窟龛已破坏,现存较好的有九和十一窟。

  第九窟格局

  平面为马蹄形,穹窿顶,窟内分正中龛,西龛,东龛三组造像。

  正中龛雕释迦,多宝对坐说法相,两侧侍立二菩萨二比丘。二佛高肉髻,面部清秀,着袈裟,半结跏跌座。二菩萨均著衣蔓冠,上身袒露,下着衣裙曳地,披巾自双肩搭下于胸前交叉。旋上卷拢于臂,拖垂至地。二比丘均着袈裟。

  第十一窟格局

  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窟三壁各开一圆形浅龛。保存比较好。

  正龛雕一佛二菩萨,龛外两侧各浮雕一立佛,龛外下方两则各浮雕三供养人。佛高肉髻,内着僧祗于胸前打结垂下,外着褒衣博带袈裟,半结跏跌座。二菩萨高髻宝冠,带项圈,上皮袈裟,下着裙,裙裾曳地外扬。龛外二佛高肉髻着袈裟,通身背光为莲瓣形。

  窟内南壁顶雕一园拱浅龛,内一佛二菩萨。龛西东两侧分三层雕像。上雕维摩及文殊对坐图,浮雕众比丘听法,中层,下层均雕供养人,供养人男头束巾帻,宽袖长衣,女高发髻,宽衣长裙。

  窟顶正中浮雕一园莲,莲瓣形尖瘦,莲四周分四格,每格内浮雕对称双手捧衣飞天各二身,似一男一女。飞天均高发髻,长裙裹足,披巾搭于双肩向后飘扬,体态生动。

  此窟是保存最好的一窟,造像布局,雕刻手法,姿态表情均有独到之处。造像、浮雕,比例适中,衣纹流畅,面部表情生动端庄,笑中含情,栩栩如生。此窟开凿于北魏晚期(公元512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拱寺石窟历史意义

  石拱寺石窟开凿时代早,延续时间长,内容丰富,与麦积山石窟相呼应,是丝绸之路佛教艺术文化线路中东段的重要节点,是北朝时期陇山周围佛教及历史、交通等方面的珍贵材料。

石拱寺石窟其他介绍

  石拱寺

  雕琢精美的石拱寺石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珍贵的文化沉积闻名于西北。它位于平凉市南部83公里的华亭县上关乡半川村,石窟坐落在坐北向南的半山崖上,隔汧水支流上关河与中国道教名山龙门洞遥遥相望。窟群雕凿在距地表5—10米的黄砂岩石崖上,现存14个窟龛,其中:2号、6号两个大窟空间约10米、存留部分造像残迹和石窟南壁门窗两侧的数十尊供养人和金刚、力士造像。1号大窟造像惜于早年山崖崩塌被毁,其余11个均为0.5米—2.5米的中、小型窟龛还尚完整,从雕凿艺术方面看犹以11号窟雕像最为精美,它位于整个窟雕的中心部位,顶部有四组八樽飞天,形象飘逸飞动,似仙女从天而降,南壁供养人造像栩栩如生。特别是7、8两窟雕有释迦、多宝二佛对坐说法雕像与佛传故事,造型更为优美动人,其艺术造诣可与南北朝时期雕凿的我国最大的雕凿艺术宝库山西云冈石窟相媲美。

  2013年5月,石拱寺石窟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石拱寺石窟”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石拱寺石窟”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