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旅游景点

桑园围

桑园围景点照片

桑园围旅游景点介绍

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顺德两区的区域性水利工程

  桑园围始建于北宋徽宗年间,地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顺德两区,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围而成的区域性水利工程,历史上因种植大片桑树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围堤全长64.84公里,围内土地面积265.4平方公里,历史上灌溉农田面积达20多万亩,清代时期被称为“近省第一沃壤”、“粤东粮命最大之区”。桑园围的发展历程,不仅是珠三角地区水利发展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唐宋以来中国东部人口南迁、经济区拓展和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的重要见证 。桑园围水利工程的建设开启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基围农耕开发的历史,是桑基鱼塘生产方式的发端,是广府文化的共同精神家园。

  2020年12月8日,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71届国际执行理事会线上会议公布了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佛山“桑园围”成功入选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广东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桑园围发展历史

  桑园围始建于北宋徽宗年间,地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顺德两区,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围而成的区域性水利工程,历史上因种植大片桑树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后经数次修筑完善,逐渐形成基围、河涌、窦闸三位一体的灌溉体系,集围垦、灌溉、防洪、抗旱、交通、运输、养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基围水利工程。

  桑园围的开创,与两宋年间,来自中原的珠玑巷移民抵达南海、顺德开基是分不开的,他们带来了中原、江南农耕水利丰富的生产经验。唐代中期,因北方连年战乱,中原人口持续南迁,部分人来到珠三角流域围垦耕种,繁衍生息。桑园围因围垦灌溉而“生”,因合围防洪而“盛”,桑园围的发展史是历代佛山人民与洪、涝、潮等灾害斗智斗勇的历史。依托桑园围这一水利灌溉工程体系将“水患”变“水利”。

  据史料记载,南海西樵山一带自唐宋出现村落后,人们在山与山之间建造堤围,依地势而建,形成了由高到低的桑园围。北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洪水频发,广南路宪张朝栋牵头治理,在西樵山下沿西、北江两侧筑起两道高为1~2米的防洪土堤。

  明洪武年间,海水倒灌成灾,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九江堡人陈博民率众堵塞甘竹滩倒流港,并与西北两江的防洪土堤连接,桑园围由此合围。当地人将装有巨石的船沉于江底,使桑园围从开口围向闭口围转变,不仅止住了水倒流,还起到了加固堤围作用。这项堵口工程应该是围海造田工程的创始,也是桑基鱼塘生产方式的发端。因为塞住围海的堤口,围内有内涝,要想排涝只能从围内挖塘蓄水,挖出来的泥就用来筑塘基,挖塘越深,蓄水越多,塘基越高,即塘可养鱼,基可种树。开始是种果树,称为果基鱼塘,后发展为种桑树,于是称桑基鱼塘。

  明初乃至明中叶,西樵并没有初具规模的蚕桑业,而随着西樵所在桑园围的开发,以鱼稻轮作制为主体的基塘农业逐步成型。明末清初,随着西樵的塘鱼养殖业及蚕桑业迅速崛起,桑基鱼塘农业已成雏形。据康熙《南海县志》记载:“海州、镇涌、金瓯、绿潭、沙头、大同、九江鱼桑为业,尚气健讼,钱粮易逋。”从清朝开始到20世纪20年代末的时期里,广东丝的出口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令桑基鱼塘的规模及范围突破了原有的格局,并逐渐形成了以容奇、桂洲为中心的桑基鱼塘区。

  与水争地,围垦造田,桑园围成了广州一侧最大的基围。它保障了南海、顺德共计14堡(桑园围外围筑用石堤封闭,全围按地形高低分为14堡)的土地,令其从113.2平方公里发展成为227平方公里的税田,支撑着广府的财政,也形成了日后“桑基鱼塘”的生态系统。桑园围历史上灌溉农田达20多万亩。清代嘉庆年间,桑园围成为“近省第一沃壤”、“粤东粮命最大之区”。截至2019年,仍有6.2万亩农田耕地受桑园围保护。

  据《桑园围志》记载,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桑园一围,地连两邑,堡分十四,烟火万家,东、西两堤,长亘百余里,贡赋五千有余,为广属中基围最大之区。”每逢大旱之年,周边许多地方农田无法适时耕作,“而围民早已得水灌溉,翻犁播种,踊跃春耕。”

  由于桑基鱼塘的兴起,当地养蚕业更从唐宋时的每年五收发展到七收、八收。屈大均《广东新语》之“八蚕”便有“吾广第八蚕皆可为丝,所谓珍蚕也”。江浙的丝织技术的引入,使之质量更强,《广东新语》:“广之线纱与牛郎绸、五丝、八丝,云缎、光缎,皆为岭外京华东西二洋所贵。”在800年或更长的时间里,桑园围为珠三角造福,也创造出当年未必预期到的奇迹——从桑园围“一船蚕丝去”,到清代十三行“一船白银回”,裕国通商,帆济五洋。正是珠玑巷移民对珠江三角洲的开发,才有了近代桑园围的历史创举,以及南方民族工商业在十三行之后的异军突起。

  1873年,南海人陈启沅在自己故乡简村开办了中国第一家蒸汽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随后,各地的缫丝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1894年,珠三角地区有75家丝厂,丝车22260部,年产厂丝2.2万担,价值近800万海关两。

  到民国11年(1922年),全省桑地面积达187.2万亩,产茧80000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大小丝厂299家、丝车13.6万台,其中机器续丝厂180家,丝车9万台,加上众多的土丝小作坊和家庭缫丝,全省生丝产量达6278吨,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一。没有昔日的“桑基鱼塘”,就不会有如今富饶的珠三角。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工商业凋零,市场停滞,丝织品销路锐减,生丝价格狂跌,外销量不断下降。受此影响,国内蚕桑养殖发展由盛转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集体经济实力下降,“桑基鱼塘”的循环耕作方式不再适合个体家庭。上世纪90年代,珠三角经济腾飞,城市迅速膨胀,“桑基鱼塘”的农业模式渐渐被退出历史舞台。

桑园围所获荣誉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8日晚,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71届国际执行理事会线上会议公布了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佛山“桑园围”成功入选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广东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桑园围其他介绍

  桑园围始建于北宋,地跨佛山市南海、顺德两区,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围而成,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发挥着灌溉、防洪排涝、水运等效益。围堤全长64.8公里,围内土地面积265.4平方公里,农田灌溉面积6.2万亩。

  桑园围又名樵桑联围,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和顺德区境内珠江干流西江下游,分东、西围抵御北、西江洪水。围内是蚕桑业发达地区,故名。堤围相传始筑于宋徽宗年间,明、清、民国陆续筑建。明代“桑园围修筑的工程技术筑堤材料改泥为泥石并用”,鸡公分围改为石堤。民国十四年,筑西基狮颔口闸、东基龙江新闸和歌滘水闸,桑园围从开口围发展为闭口围。

  桑园围是珠三角著名大型堤围,一直发挥极为重要的水利作用,清代更被称为“粤东粮命最大之区”。现桑园围全长68.85公里,围内面积133.75平方公里,捍卫良田2000顷。顺德境内桑园围长24.7公里,面积1048515平方米。

  桑园围经多次加固重修,现担负着防涝安民的重大作用,而且堤路结合,堤面平时也作交通道路之用。但旧有面貌保存不多,仅保留有清代定安围和三道闸堤围2段,房屋12栋,水闸13个,碑刻25通,渡口2个。是反映广东水利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实物。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桑园围”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桑园围”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