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旅游景点

增城报德祠

增城报德祠属于增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增城报德祠景点图片我要提供景点图片

增城报德祠旅游景点介绍

  报德祠位于增城区小楼镇腊布村,在招贤山、卧虎山及澄溪水的名山胜水之间。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腊布村村民奉朱元璋圣旨建造的奉祀该村武将赖麒卿为国立功的祠堂。该祠堂和先前已在此修建的仓沮圣庙(元代修建)以及景星楼(洪武甲子年增建)整体呈横向排列且互为一体,形成了一座独特的以庙、塔、祠,佛、儒、道三教合一,和谐相处的小型古建筑群。

  建筑

  整座古祠没用上一根铁钉

  “报德祠的门槛比别的地方高,祠堂大门之后开了一道中门。一般的祠堂在大门之后只有一道屏风或者白墙,但报德祠因为是皇帝所赐,所以可以开一道中门。报德祠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规格很高。”作为腊布本地人,杨先彬道长介绍起来十分自豪。

  站在报德祠高高的门槛前,杨道长将报德祠的历史向记者娓娓道来。“如今报德祠是由仓沮圣庙、景星楼三合一的一个建筑群,而仓沮圣庙前身又是北宋时期所建,最初这里是北宋年间的积因寺,所以这里应该有近800年历史了。”据介绍,古祠由木梁支撑起庙顶,但整座古祠没有用一根铁钉。

  进入报德祠,紧接着所见的是红色仪门(即中门)。据报德祠的杨道长介绍,报德祠本是明皇帝为赖麒卿赐匾后,腊布村民为世代奉祀赖麒卿而建的。其还表示,这里红色的仪门和仪门高高的门槛以及上面红底金字的匾额均代表无上的皇权,足显此小祠的与众不同。

  中门之后是一个拜庭,拜庭周围树立着8根石柱,8根石柱中外围4根是圆形的,内里的4根则是方形的,寓意古代的天圆地方。“拜庭原来是皇族或者大官来到拜祭神明用的,百姓则在两边的回廊拜祭。”

  人物

  自元起代代皆出能人

  报德祠右侧紧邻着的就是仓沮圣庙。据了解,该庙原为北宋年间所建的积因寺,到元代才改建为仓沮圣庙。据介绍,仓沮圣庙还保留有宋咸淳进士李肖龙的《帽峰夏云》,广州听雨轩“五才子”于元末书写的《浪湖春水》、《石潭渔钓》等诗。

  而在仓沮圣庙旁边就是景星楼,“你看景星楼的墙体风化程度,就可以知道建造的年代不一样。第一层建于元朝,第二第三层建于万历年间,四层五层建于乾隆年间。”其表示,古代建造文昌塔有一种说法,就是必须当地出了举人以上的诸如状元、探花等人才才能加建,故而可以得知,在腊布这个地方,自元代始到清朝,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学子考取功名。

  特色

  砚池、木棉树象征文武双全

  整个报德祠除了有三座建筑之外,还有两个水池和几个百年以上的木棉树。两个水池分别是砚池和放生池。放生池顾名思义就是用于放生,而砚池则有着独特的寓意。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增城报德祠”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增城报德祠”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