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内。 馆舍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附属室外药用植物园区面积达5.5万平方米。是综合类中医药学专题国家二级博物馆。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前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于1956年建设的中药标本室、药圃及1996年建设的医馆。2001年,整合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2006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原“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物馆”基础上,正式成立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正处级单位)。2008年,正式成立为独立法人,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内设机构变更为直属机构(正处级公益一类)。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藏文物万余件,5931件文物收入国家文物数据库,中药标本2000多种、1万多瓶(份),室外药圃栽种中草药2200多种。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等30余项基地称号。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历史沿革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前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于1956年建设的中药标本室、药圃及1996年建设的医馆。
2001年,整合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原址于广州市机场路1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内。
2006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原“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物馆”基础上,正式成立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正处级单位)。馆址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迁至大学城区博物馆大楼,建筑及展览面积大大增加。
2008年,正式成立为独立法人,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内设机构变更为直属机构(正处级公益一类)。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文化活动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有专业技术人员12名,其中研究员/教授1名,副研究员2名,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3人,学士学位1人。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以馆藏资料为依托,开展了多项中医药文化研究课题,近3年来承担省市及部委的科研课题9项(共47万研究经费),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参编、出版学术专著、从书8部。
博物馆承担的各项课题中,“古代医疗技术及诊治保健器具发明创造项目可行性研究”子项目“古代医疗技术及诊治保健器具发明创造项目研究规划(2009-2015)及实施方案研究”为国家文物局2007年度重点课题:《中国防疫史》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05-2008)项目。
编撰、出版的著作有《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中国医学文物图谱》《岭南中医》《常用中草药真伪对照鉴别图谱》《中草药与验方》(六册)《中草药彩色图册》(六册)《通俗中医药从书》(一套六册)《药苑荟萃》等。其中《通俗中医药从书》在海内外公开发行,第二版已正式发行面市。该从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原广东省委书记)的高度赞扬,认为这是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首批成果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该丛书在广州市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不断加强与外单位合作办展,2006年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广州中医药大学、澳门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承办的《第四届澳门常用中药常识展览》。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创作中医药文化宣教、科普系列,包括有《通俗中医药从书》(一套五本)《药苑荟萃》《中药图谱》等书籍;《感受中医望诊》《岐黄科普报》等科普读物养生保健气功“八段锦”教学光盘等。上述科普作品均免费向市民、青少年派发。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利用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南方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广州电视台英语频道等,以及中国中医药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广东科技报等众多媒体,宣传、介绍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的馆藏精粹、举办的展览、讲座、免费鉴定、文物征集、全年免费参观等信息。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重视行业间的交流合作,加入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协、广东省科协、广州市科协、广州地区旅游景区协会等组织,参与高校博物馆年会、“广州科技论坛”、“广州科技沙龙”系列活动、行业博物馆间的联谊活动等,与各高校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科普基地、科普旅游景点单位等建立了良好的协调、联络、交流机制和共建关系。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立足于自身特色和优势,积极主办、承办各种展览和学术会议,曾先后4次承办“澳门常用中药常识展”,1998年,原中药馆承办全国中药标本馆会议;2003年,原医史馆承办广东省医史学术会议。此外,利用自身技术力量,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为潮州卫校中药标本馆建设、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中医药展览馆建设、深圳市宝安中医院的医院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05年,张德江同志在视察广州中医药大学时专门参观了我馆前身——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明确指示办一个中医药博物馆,很可能就形成全社会对中医药的重视和对中医药的利用,从而有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形成"蝴蝶效应"。
2006年12月11日,美国加州参议员余胤良一行8人,在省人大、省外事办的陪同下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2007年5月30日,德国汉堡州科技部长Dr.RolandSalchow到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参观。
2007年6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基础药物与传统医学技术合作司司长Ms.MalebonaMatsoso到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参观。
2007年7年18日,教育部高教司石鹏建副司长到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参观。
2007年8月30日下午,广州市政府台湾事务办罗文森副主任,率领台湾到会的义守大学、义大医学院、辅英科技大学、高雄海洋大学等8所大学的校长和校管理人员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2013年3月13日,内蒙古民族大学考察团15人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2013年3月21日,泰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梅碧珍女士一行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2013年3月27日,美国中西部东方医学院院长一行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建筑特色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与大学正门、中心广场形成校区中轴线,外观立面设计采用岭南民居风格,平面布置为工字型,中间6层,两边翼楼为5层。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场馆布局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舍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附属室外药用植物园区面积达5.5万平方米。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大楼1楼架空;2楼设临展展厅、办公区、服务区等;3楼设中国医学史展厅、广东中医药发展成就展厅、岭南医学展厅等;4楼设中药展厅、中成药展厅、岭南药材模拟生态区等;5楼设针灸养生展厅、科普园地、校史展厅及储藏室等。
《中国医药史展》:以中国医药发展史为线索、医史文物展览为主题,展示馆藏医史文物和文献,分为医药创始、体系形成、晋唐医学、宋金元医学、明清医学、近代医学、现代中医药七大部分。
《中药标本展》:分前言、中药历史展区、中药来源展区、中药采集展区、中药炮制及饮片展区、中药流通展区、中药使用展区、中药养护展区、中药资源保护展区、中药人文展区等。
《广东中医药发展成就展》:广东中医药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在广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广东要在中医药大省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成为中医药强省,并且出台了系列重要的政策文件,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的进行。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史展》:200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50周年校庆之际举办该展览,分为大事记、今日写照、历任领导、历史回眸、领导关怀、名医名师、前身回溯、桃李芬芳、校史旧影、院所风采等篇章,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历史与成果。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医史馆以中国医药发展史为线索、医史文物展览为主题,展示原始社会至现代的医史文物和文献2000余件,分为医药创始、体系形成、晋唐医学、宋金元医学、明清医学、近代医学、现代中医药以及岭南医学发展八大部分,展现中医药学发展历史轨迹和岭南医学的独特成就。
在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医史馆内,独家馆藏医史文物有清代王晋绘《名医叶天士遗像》、现存最早刻有“疾”字字样的甲骨片、洛阳龙门石窟药方洞明拓片、清代十二时辰药瓶与十二生肖药瓶等。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中药馆主要展出常用中药、道地药材、珍稀中药、岭南中草药、海洋药及常用中药剂型等标本2000余件,介绍药材真伪鉴别、中药防病治病等应用知识和中药的历史文化。馆藏的珍稀中药标本有特大野生人参浸制标本、鹿茸标本、百年油桂等。中药馆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中药标本中心。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标本展区贯通3个楼层,展出以岭南中草药为主的600瓶药用植物原色浸制标本。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室外展区与博物馆同步的室外展区有"岭南名医壁"、"医圣张仲景雕像"、"药王山"、"时珍山"、"榕园"、"同心园"、"《神农本草经》摘要园"以及"香樟路"等6条药化绿化道。它们是极具中医药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丰富了博物馆游览观光点。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所获荣誉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为中国首座中医药综合类国家二级博物馆,并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示范点、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分基地、广州市科普经典游推荐景点、广州滨海金游廊示范景区、广佛肇同城旅游一卡通观光站、广东省首批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单位,2010年广州地区首届"最受市民欢迎的科普基地"、2009—2010年度"十佳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30余项基地称号。
2022年3月30日,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2年9月,被认定为“广州市第二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其他介绍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广州大学城东隅,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区内,是直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综合性高校博物馆。前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于1956年建设的中药标本室、药圃及1996年建设的医史馆,2001年整合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为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及落实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于2006年正式更名为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现广东中医药博物已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示范点、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分基地,同时还是广州市科普经典游推荐景点、广州滨海金游廊示范景区、广佛肇同城旅游一-观光站、广东省首批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单位,2010年广州地区首届"最受市民欢迎的科普基地"、2009-2010年度"十佳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现有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室内展厅8000平方米,另有室外中草药种植园区55000平方米。馆藏医史文物5000余件,中药标本2400多种1万多瓶(份),室外药圃栽种中草药2200多种。现开辟有医史展区、中药展区、大型液浸标本展区等室内展区和科普互动区;室外除"药王山"、"时珍山"等中草药种植园区外,还有岭南名医壁、医圣张仲景雕塑等景点。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下设办公室、展品部、科普宣教部、学术部。现有科普专职工作人员13名,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拥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4人。依靠高校优越的资源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包括开设讲座、举办流动展览、举办报告会、专家面对面健康咨询、养生健身气功互动教学、真伪药材鉴别、中草药腊叶标本制作互动教学、巧手分阴阳、感受中医脉诊、针灸多媒体互动探秘等;开发了中医科普系列之八段锦视频教学片、感受中医望诊宣传小册子等;积极参与省市科技部门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编撰了《通俗中医药丛书》(获得广州市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药苑荟萃》、《岭南名医风范》多本科普书籍。
景区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内
1.大学城专线1、2、3、4(或33、76、86、298、306、310、565、801)-广州大学城-广中医广药站,步行约300米即至。
2.地铁4号线-大学城南、大学城北-岛内公交381等-广中医广药站,步行约300米即至。
3.BRT:B25体育中心--大学城中部枢纽-岛内公交381等-广中医广药站,步行约300米即至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