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家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
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东山大道2号,地处梅江河边客家公园旁。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是中国首家全面展示客家民系文化渊源与发展,系统收藏、整理、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物与客家民俗文物的国家二级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馆区占地170.3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由主馆客家博物馆、分馆黄遵宪纪念馆、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梅州华侨馆、梅州大学校长馆、梅州将军馆、梅州名人廉吏馆、客家匾额馆以及《客家文博》杂志社组成。
截至2016年,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馆藏有国家二级、三级文物数十件,如该馆藏的孙中山楷书“博爱”(君勉上款)书法作品一幅,属于国家二级文物;两件国家三级文物——清光绪青白釉把手盖盆两件和清木活字粒一套。在“地标围屋”展厅内,有一座乾隆十九年间(1755年)客家祠堂抬梁式梁架,呈品字型,通体呈暗褐色,梁上有贴金雕花图案,重达数千斤。据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其结构与清朝皇家建筑主梁架基本相同。
2010年4月26日上午,中国客家博物馆正式成为广东省委统战部首批授予的“广东统一战线基地”之一。 2020年12月,获评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1年6月,被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1年11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历史沿革
1982年3月,人境庐维修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由梅县博物馆管理。
1994年3月,梅州市成立人境庐文物管理所。
2005年3月28日,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奠基兴建。
2005年5月,梅州市政府将人境庐旁边的黄遵宪故居荣禄第和古民居建筑恩元第以及周边的菜地鱼塘征收,并进行维修、绿化,冠名为黄遵宪纪念馆,并入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
2007年10月,梅州市编办批准成立梅州市客家博物馆。
2008年4月8日,梅州市客家博物馆落成并对外开放。
2008年6月,经广东省编办批准成立广东客家博物馆。
2010年4月,梅州市华侨博物馆并入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成为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分馆华侨馆。
2014年4月18日,由梅州市纪委牵头,梅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共同建设的“梅州名人廉吏馆”正式开馆。
2019年5月13日,新设立的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作为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分馆正式开馆。
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场馆特色
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的外观为圆形客家土楼造型。博物馆升级后的陈列注重观众的参观体验,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加强观众的参观感受。如在展陈形式上,综合运用“文物+图文+场景+VR+AR+互动”等多种手段,丰富不同类型观众的观展体验;在讲解服务上,采用“人工讲解+智能语音讲解+定点感应讲解+手机导览”等多种方式,满足各类型观众的观展需求;在安全维护上,采用智能安检系统和监控系统。
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荣誉表彰
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广东省人民政府申报事项,将“广东客家博物馆”冠名为“中国客家博物馆”,晋升为“国家级”博物馆。
2010年4月26日上午,“广东统一战线基地”挂牌揭幕仪式隆重举行,中国客家博物馆正式成为广东省委统战部首批授予的“广东统一战线基地”之一。
2013年3月,人境庐和荣禄第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1月,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被列入第二批广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此外,中国客家博物馆收藏的《艺文类聚》《名理探十伦》《洪容斋随笔》《御纂周易折中》和《路史》五部古籍入选第二批省珍贵古籍名录。
2017年2月,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国有博物馆。
2018年9月,被确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2018年11月,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入选首批广东省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
2020年12月,获评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新命名23个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入选。
中国客家博物馆其他介绍
中国客家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是中国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代表客家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场所,是中华汉民族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专题博物馆。由主馆中国客家博物馆和分馆黄遵宪纪念馆、梅州大学校长馆、梅州将军馆组成。
主馆占地面积5984.7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馆内设有固定陈列《客家人》主题展览,以“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展陈客家渊源、客家风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内容,向世人传播、展示客家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中国客家博物馆主馆建筑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加上主馆东西两座面积分别为上千平方米的客家古民居改建的《梅州将军馆》和《梅州大学校长馆》,组成了广东省第一个客家博物馆。
客家民居是中国五大民居之一,客家人创造的圆形土楼、四方土楼和围龙屋堪称客家民居的代表之作。在“地标围屋”展厅可看到,从老民居中拆下、重达数千斤的木梁架被摆进了展厅,与客家人建房用石灰、黄泥、糯米饭夯成的三合土墙实物相映成趣;而作为梅州古民居的经典、大埔县的“泰安楼”的门楼则被原汁原味复制在展厅外墙;由兴宁乡村建筑师制作的巨大的三围围龙屋模型,也摆上了展厅。
客家人文“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传说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晚年退居“人境庐”,还念念不忘这首广为流传的客家童谣。如今在中国客家博物馆,人们不仅可以亲耳听到孩子们念诵歌谣的声音,还能通过数字控制选播,用梅县区、兴宁、蕉岭、平远、河源、连平、龙川、揭西等不同口音演绎的客家山歌、童谣。生动逼真、制作细腻、没有过多的图片和文字说明版面,配以明暗变化适宜的灯光、声像,让观众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客从何来”展厅,记者还看见了一本特殊的数码影册族谱,大家不需要与这本“族谱”近距离接触,只须用手在悬空的上方做翻书的动作,轻轻挥动一下手臂,“族谱”就会乖巧地一页一页翻开,帮助参观者找到自己姓氏的由来和渊源,获得认同感与满足感。
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为中国客家博物馆展现客家的风土人情带来了极富趣味的表现形式
梅州历史悠久,汉为敬州,宋改梅州,清称嘉应州;名人先贤显赫、客家山歌嘹亮、客家围屋奇葩、客家美食盈香;梅州傲居“客家三州”嘉应州、赣州、汀州之冠。千百年来,梅州隐身于秀丽的崇山峻岭中,孕育出特有的地域气质,淡定沉稳,悠然清雅。犹如梅州市花——梅花,静静绽放,不断演绎着客家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毅与进取。
梅州人文荟萃,黄遵宪、何子渊、丘逢甲、张弼士、-、林风眠、曾宪梓,以及祖籍梅州的泰国前总理他信、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等名人先贤,犹如浩瀚星空般璀璨着梅州大地。现暂辟有将军馆、校长馆、黄遵宪纪念馆等场馆。
梅州将军馆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是一座建于1946年的砖木结构二进二层杠楼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该馆主要介绍和展示从辛亥革命以来至今(1911—2007)的梅州籍将军的风采和历史功绩,分革命先驱、长征英杰、抗日名将、开国功臣、当代骄子、将军谱六大部分13个展室。共展陈545位将军,其中上将13人,中将116人,少将416人。
梅州校长馆占地525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是一座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砖混结构二进二层两横四合院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该馆主要介绍和展示晚清以来梅州籍海内外大学校长、书记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及主要贡献,分为-元帅与教育、院士校长、知名高校校长、普通院校校长、党校及干部培训类院校校长、成人高校类院校校长、港澳台及海外院校校长、梅州教育发展简史共八大部分24个展室。共展陈228位大学校长,其中正职103人,副职83人,院士校长10人,党校及干部培训类院校校长12人,成人高校类院校校长19人。
黄遵宪纪念馆
由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遵宪书斋人境庐以及故居荣禄第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居恩元第三处相连组成,
占地面积23亩。黄遵宪纪念馆是收藏、陈列、研究近代中国卓越的外交家、启蒙思想家、变法先驱、爱国诗人黄遵宪的专题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梅州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民居古建筑恩元第内设有《黄遵宪生平事迹陈列》及《黄遵宪藏书陈列》,展陈黄遵宪“明于识、练于事、忠于国”的崇高品质。古建筑文化积淀深厚的人境庐、荣禄第、恩元第各具特色,展现了晚清客家人生活的历史风貌。
经国家文博专家们考证,其是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代表客家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场所,是中华汉民族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专题博物馆。馆刊《客家文博》是国内唯一的专题性挖掘、整理、研究客家历史文物及客家民俗文物的学术刊物。
地址:中国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东山大道2号
类型:博物馆
电话:0753-2258830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9:00-17:30,周一闭馆
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中国客家博物馆”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