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
深圳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中路市民中心A区,北靠莲花山公园,南临深南大道,隶属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博物馆有历史民俗馆、古代艺术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和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4处馆址,占地面积3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大型总分馆制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1981年8月,筹建深圳市博物馆。同年10月17日,深圳市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深圳市经济特区博物馆,后更名为深圳市博物馆。1988年11月,深圳市博物馆开馆。2008年初,改为深圳博物馆。 截至2019年末,深圳博物馆藏品数量23447件(套),珍贵文物5435件(套),举办展览37个,开展教育活动136次,参观人数达382.6万人次。
1995年5月,深圳博物馆被深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2年12月15日,深圳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2年6月,“谜踪之国——云南古滇国青铜文化展”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展出,展览由深圳博物馆与云南省博物馆主办,云南李家山青铜博物馆、昆明市晋宁区博物馆协办,将持续展至2022年9月18日。
深圳博物馆历史沿革
深圳博物馆
1981年10月17日,深圳市编制委员会下发“深编字[1981]49号”文,批准成立深圳市经济特区博物馆,后更名为深圳市博物馆。
1982年5月1日,深圳市计划统计局下发文件,确定博物馆基建立项。
1984年2月,深圳博物馆主楼工程破土动工。同年,筹备开馆展览,编写陈列大纲,开展文物大征集。同年7月18日,文物库破土动工。
1985年1月,深圳博物馆展楼、办公楼、文物库、视听厅四座独立建筑物全部封顶。同年4月6日,向文化局提交《关于深圳博物馆的性质、任务和机构设计方案》,提出深圳博物馆是“以地志性为主的综合博物馆”,任务为陈列、收藏、研究,立足于深圳发展史。
1988年10月,深圳博物馆工程竣工。
1991年1月8日,深圳博物馆试行三分之一展厅搞基本陈列、三分之一展厅为全国文博界“窗口”式陈列、三分之一展厅用于配合展览进行展销活动的“三三”制模式上报市文委审批;同年4月14日,市府办公厅(深府办[1991]119号)发文,同意深圳博物馆展厅实行“三三”制管理模式。
2007年3月1日,正式实行免费参观。同年4月6日,成立老馆改造办公室。
2010年1月13日,古代艺术馆(老馆)改扩建项目建议书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请立项;同年1月18日,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深圳市群众艺术馆划归深圳博物馆;同年1月21日,成立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同年2月21日,成立老馆改扩建筹备办公室。
2008年初,改名为深圳博物馆。
古代艺术馆
1982年,立项筹建古代艺术馆。
1988年11月,古代艺术馆建成开馆。
历史民俗馆
1998年12月28日,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新馆)开工建设。
2000年4月,成立新馆建设办公室。
2008年12月,历史民俗馆建成开馆。
2009年6月1日,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儿童馆开馆。
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2012年,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划归深圳博物馆管理。
2017年12月,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完成改造并对外开放。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
2018年11月8日,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对外开放。
深圳博物馆文化活动
深圳博物馆是深圳市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在深圳地方史、改革开放史、深圳民俗文化、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课题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的结项验收,被列入国家可移动文物保护总项目库。深圳博物馆先后出版《深圳古代简史》《深圳近代简史》《深圳经济特区创业史》《深圳特区史》《宝安三十年史(1949一1979年)》《深圳考古发现与研究》《深圳博物馆开馆十周年纪念文集》《深圳7000年》《南粤客家围》《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中国法律制度变迁研究》《中国历朝行政管理》《汉代乐舞研究》《咒语·图像·法术:密教与中晚唐文学研究》《文物保护修复理论与实践》《中西交融——彩华堂藏纹章瓷精粹》《深圳重大改革创新史略(1979一2015)》等重要专著及展览图录、年鉴,发表大量学术论文。
2013年10月20日,坦桑尼亚总理米增戈·平达一行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同年11月9日,密克罗尼西亚总统伊曼纽尔·曼尼·莫里一行参观该馆《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同年11月28日,韩国釜山市市长许南植一行参观该馆《深圳改革开放史》《深圳民俗文化》展览。
2014年7月13日,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一行在深圳博物馆副馆长蔡惠尧的陪同下,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同年7月19日,中纪委副书记陈文清,中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黄晓薇一行,在广东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黄先耀,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省纪委副书记毛荣楷,深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丘海,深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华楠,深圳博物馆馆长叶杨等领导的陪同下,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
2015年4月1日,赞比亚总统伦古一行在深圳市副市长陈彪、深圳博物馆副馆长杜鹃的陪同下,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同年6月19日,外交部领事司认证处处长王家荣一行在深圳博物馆副馆长蔡惠尧的陪同下,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同年8月27日,美国密歇根州州长里克·斯奈德一行在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深圳博物馆馆长叶杨、副馆长杜鹃的陪同下,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同年9月17日,赞比亚内阁代表团一行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同年9月24日,越南河内市劳动联合会副主席武金山一行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同年9月25日,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林智敏一行在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洁,深圳博物馆副馆长杜鹃的陪同下,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同年12月9日,全国政协常委,原民盟中央副主席、四川政协副主席吴正德一行参观《深圳民俗文化》《深圳改革开放史》等展览。
2018年8月19日,韩国超党派国会议员代表团一行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同年8月28日,澜沧江一湄公河国家外方代表团一行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同年29日,越共中央司法改革指导委员会专职委员一行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
深圳博物馆建筑布局
深圳博物馆有历史民俗馆、古代艺术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和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4处馆址,占地面积3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由展楼、工作楼、文物库和视听厅等4处独立的建筑物组成,形成一组内部功能现代化的建筑群。展楼为建筑群中心,展楼前广场宽阔,南广场所树立的铸铜雕塑《闯》是深圳市标志性的著名雕塑。视听厅在展楼东南角。
展楼
展楼以展览为主要功能,是全馆的中心。展楼计4层高24米,面对南面6800平方米的广场,逐级下降,最后衔接深南中路的标高。展楼主体贴米黄色仿泰山砖,裙墙嵌两道剁斧加工的花岗岩条石。大门两侧镶嵌有花岗石雕塑《古代耕战图》,门前喷泉水池矗立十二生肖石雕。展楼内以中央大厅为中心,螺旋式分布了4层32个展厅。展楼主体走廓地板用英国宝灵顿磨光青石板铺砌,日本铝制优质天花板顶;高级柚木与钢化玻璃结合的首层栏杆。展楼中庭场地面积600平方米,通高21米,顶部采光用新型的钢化茶色中空玻璃,形成全封闭的空间。中庭设有3部观光电梯展厅为全封闭形式,采用中央空调合主控光源,配备有多种类保安设施和自动报警系统。其他展厅共32个,每个90或110平方米,总面积3500平方米。平面呈八面方形,壁面贴壁毯,地面铺地毯,除自然采光外,另设壁灯、活动轨道射灯、展柜内部自然灯。各层展厅,呈四合院式环绕中庭四面分布。
视听厅
视听厅在展楼东南角,占地400平方米。主体建筑是1个拥有200多座位的小型会议室,配备录相、投影电视、电影、幻灯、音响、激光唱片电视等多种现代化视听设备,成为多功能的学术活动中,视听厅除控制整个博物馆供电系统外,还备有小型发电机,以供急需之用。
综述
深圳博物馆内有9个常设展览,分别位于不同分馆。同时深圳博物馆以“引大展、求精品、重品质”为目标,以原创、引进、合作办展等形式举办专题展览900多个,年均20多个。曾展出四羊方尊、金缕玉衣、秦始皇兵马俑、越王勾践剑、子龙鼎等国宝级文物,以及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印度、埃及等国家和地区的文物艺术精品。
古代艺术馆
问陶之旅—深圳博物馆陶瓷展
深圳博物馆陶瓷展位于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同心路6号)11、12、13号厅,展示的是从深圳博物馆历年馆际交流、征集、接受捐赠、司法机关移交等渠道获得的陶瓷器中,遴选出的一批代表性展品。时代涵盖从新石器到明清的各个时期,展示了各历史阶段陶瓷在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中扮演的角色。
吉金春秋—深圳博物馆铜器展
深圳博物馆铜器展位于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同心路6号)10号厅,展示了青铜器的发展史,约在六千年以前铜就已经发现并开始使用。在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一千五百多年的青铜时代里,中国古代青铜器不仅是当时顶尖技术工艺的体现,更是最高政治权力的象征。正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大量青铜被用于铸造武器和代表礼制的容器、乐器,成为整个时代的重要标志。春秋战国以降,青铜器逐渐摆脱了商周时期神秘、厚重的风格,礼器的功能也逐渐丧失,开始从庙堂重器向各类生活日用器物转变。除了日用类器皿外,铜镜、货币、佛道造像以及受儒学复兴思潮影响的仿古铜器,均是后期铜器生产的重要领域。
此次展览所展示的文物,按照时代及用途分别陈列,包括礼乐器、兵器、铜镜、货币、造像、仿古铜器等,展现了中国几千年来社会的变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工艺技术以及社会思想等。
历史民俗馆
古代深圳展厅
古代深圳展厅陈列的主要目的是向观众传播文化与知识。深圳文博工作者组织了“先民足迹”、“城市开端”、“海洋经济”、“海防重镇”、“古代移民”五个部分的陈列内容,勾勒古代深圳的历史轮廓,展示了深圳7000多年的人类开发史和海洋经济发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800多年的广府和300多年的客家移民史。五个部分的陈列以地下出土文物为主,结合沙盘、模型、照片、图表以及电脑多媒体数字技术(如三维成像、虚拟现实)等辅助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深圳6千多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历史发展进程。
近代深圳展厅
近代深圳展厅是新馆四大基本陈列之一,位于二楼,展览面积近1400平方米。“近代深圳”展览分为“百年抗争”和“经济社会”两大部分,展示深圳地区从九龙海战至深圳解放一百一十年间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宗教、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演变。“百年抗争”采取编年体方式,分为“反抗英国的殖民侵略”、“反清革命运动的发展”、“农工运动轰轰烈烈”、“南粤抗日的一面旗帜”、“深圳解放”共五个部分,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铺排事件。“经济社会”则以专题志的形式,分为“行政区划和人口”、“华工出国和洋教传播”、“海关和铁路”、“文化和教育”、“农村墟镇”五个部分。陈列凸显鲜明的深圳地方特色,重点展示九龙海战、香港三次割占、三洲田起义、营救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等政治、军事内容,对基督教的传播、九龙海关、广九铁路、宝文台、深圳墟等经济社会的内容也很多。
深圳改革开放史
深圳改革开放史展厅位于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三楼深圳改革开放史展厅,以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背景,依照深圳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按时间顺序分三个阶段展示深圳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历史,从而由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
深圳民俗
深圳民俗展厅展览共有“区域民俗”、“广府民俗”、“客家民俗”、“海洋文化习俗”四大部分,以广府和客家民系为主的传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又因濒临大海,扼守珠江入海口,自古以来由于海洋经济、海上丝路贸易的发展,又演绎出气象万千、绚丽多姿的海洋文化习俗。
世界野生动物标本展
深圳改革开放史展厅位于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市民中心A区)世界野生动物标本展展厅,展出的是美国著名慈善家肯尼斯·尤金·贝林先生向深圳博物馆无偿捐赠的部分野生动物标本,共82种159件,包括北极熊、非洲象、猎豹、尼罗鳄、长颈鹿等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的珍稀种类。展场约800平方米,分为草原、森林、沙漠和北极四大展区,通过还原动物生存地区的原生态景观环境,制造了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浓缩动物世界。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
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大潮起珠江展厅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福中路184号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四楼、五楼),主要介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决策后,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探索过程。
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叶挺将军与深圳
叶挺将军与深圳展厅位于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罗湖区南庆街13号),主要介绍了叶挺将军驻留深圳市的抗战史实,展览分为“北伐名将抗战报国”、“临危受命深圳树旗”、“抗战到底影响深远”三个单元,包括百余幅历史图片及若干历史文物复制件,勾勒出叶挺将军的戎马生涯以及深圳地区的抗战历史。
深圳博物馆所获荣誉
1995年5月,深圳博物馆被深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3年,深圳博物馆被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2017年,深圳博物馆被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组委会授予“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称号。
2012年12月15日,深圳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1年,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被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授予“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深圳博物馆其他介绍
深圳博物馆成立于1981年,现有历史民俗馆、古代艺术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和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4处馆址,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大型总分馆制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一、成立背景
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1981年8月,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赴深,会同深圳市图书馆等单位工作人员,在全市开展文物普查,并对部分遗址和古墓群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和征集了大量文物。为收藏、研究这些文物,展示深圳的历史和文化,1981年10月17日,深圳市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深圳市经济特区博物馆,后更名为深圳市博物馆,2008年初改为深圳博物馆。
二、场馆建设
1、古代艺术馆
位于深南大道北侧。1982年基建立项,并被列为深圳市八大文化设施之一,重点建设。1988年11月建成开馆。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展楼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该馆在20世纪80年代被誉为国内最现代化的博物馆,获得“全国公共文化设施设计二等奖”,并被评为“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2015年8月暂停开放,进行维修改造。
2、历史民俗馆
位于深圳市民中心A区。建筑用地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2008年12月建成开馆。展楼共3层,包括5个基本陈列和2个专题展厅,展览面积1万多平方米。地下一层为文物库房。此外,展楼还建有多功能报告厅、贵宾厅、茶社、纪念品商店等配套服务设施。
3、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位于罗湖区南庆街13号,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建筑面积794平方米。该旧址是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划归深圳博物馆管理,2017年12月完成改造并对外开放。
4、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
位于福田区福中路184号(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南区四楼、五楼),展览面积6300平方米,2018年11月8日起对外开放。
三、编制及职能
深圳博物馆是隶属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市财政全额拨款公益-业单位。2004年11月,考古队从博物馆独立,成立独立法人单位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2010年1月,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划归深圳博物馆。目前,馆内设有部室15个。现有在编人员135人,其中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79人。现任馆长为叶杨,副馆长为郭学雷、蔡惠尧、杜鹃。
2014年底,深圳博物馆建立理事会,成为广东最早实行理事会制度改革的博物馆之一。
深圳博物馆的主要职能是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具体职责包括:文物征集、鉴定、登编、修复、复制、保管及陈列展览,开展历代文物、古代建筑、古代艺术品、文物修复,深港地方史、民俗文化、博物馆学及自然科学研究,考古发掘、文物宣传出版等。
四、业务工作成果
1、文物收藏保护
深圳博物馆藏品来自国家、省、市相关单位的调拨以及征集和社会捐赠。现有各类文物藏品近4万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5400多件套。收藏改革开放史实物资料4万余件,处于国内博物馆前列。收藏的商周青铜器、陶瓷器、近现代书画和世界野生动物标本等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2015年,完成国家文物局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征藏试点第一阶段工作,制定了征藏工作流程和标准导则,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博物馆开展该项工作提供了经验。2018年,以筹建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和深圳自然博物馆为契机,大力征集全省范围的改革开放相关实物、资料,以及自然标本类藏品,成果丰硕。
深圳博物馆有设备先进、设施齐全的文物保护实验室,包括文物保护修复室、常规实验室、仪器室、X射线探伤室、文物熏蒸消毒室等,总面积500多平方米。拥有国家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甲级资质,可移动文物修复一级资质,复制、拓印资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实行预防性保护与抢救性保护并重的措施,在该领域处于广东省先进水平。每年开展大量文物保护修复工作。
2、陈列展览
(1)基本陈列
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现有5个基本陈列。“古代深圳”“近代深圳”“深圳改革开放史”和“深圳民俗文化”系统展示了深圳的城市历史及民俗文化,其中“深圳改革开放史”陈列开创了博物馆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改革开放史文物的先河,成为当代史陈列的典范,被评为“第八届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走进野生动物的情感世界——贝林先生捐赠世界野生动物标本展”展出大量珍贵的野生动物标本。
正在进行改造的古代艺术馆原有“馆-铜器”“馆藏陶瓷器”“馆藏牌匾”“野生动物”和“海洋生物”5个基本陈列,改造完成后将推出“馆藏书画精品展”“馆藏铜器文物精品展”“馆藏陶瓷精品展”3大基本陈列。
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现有基本陈列“叶挺将军与深圳”,集中展示了叶挺将军的戎马生涯和抗战期间他与深圳的不解之缘,以及深圳地区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长期展出“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全面展示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峥嵘岁月,生动再现广东改革开放重大决策、重大突破的壮阔历程,深入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
(2)专题展览与巡展
深圳博物馆以“引大展、求精品、重品质”为目标,以原创、引进、合作办展等形式举办专题展览900多个,年均20多个。曾展出四羊方尊、金缕玉衣、秦始皇兵马俑、越王勾践剑、子龙鼎等国宝级文物,以及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印度、埃及等国家和地区的文物艺术精品。
坚持“走出去”的办展思路,组织馆藏古代艺术精品、出土文物、民俗文物、近代文物等赴香港、澳门、北京等地20多家境内外知名博物馆展出,“深圳改革开放史图片展”赴北京、四川等全国10多个城市展出,影响遍及全国。此外,还积极组织流动展览到基层社区、公园、学校、部队、企业巡展。
2016年,挂靠在深圳博物馆的“广东省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成立,20多家地市级以上博物馆加入。
3、学术研究
深圳博物馆是深圳市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在深圳地方史、改革开放史、深圳民俗文化、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课题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的结项验收,被列入国家可移动文物保护总项目库。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动物标本制作和保存的环保安全新材料研究》通过验收,共申请国家专利3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篇,研制的标本防霉剂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此外,与广东海洋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等合建研究基地,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出版《深圳古代简史》《深圳近代简史》《深圳经济特区创业史》《深圳特区史》《宝安三十年史(1949-1979年)》、《深圳考古发现与研究》《深圳博物馆开馆十周年纪念文集》《深圳7000年》《南粤客家围》《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中国法律制度变迁研究》《中国历朝行政管理》《汉代乐舞研究》《咒语·图像·法术:密教与中晚唐文学研究》《文物保护修复理论与实践》《中西交融——彩华堂藏纹章瓷精粹》《深圳重大改革创新史略(1979-2015)》等重要专著及展览图录、年鉴,发表大量学术论文。组织举办中国红绿彩瓷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代黑釉瓷器与吉州窑瓷器国际学术研讨会、宋代窖藏文物学术研讨会、2008中国(深圳)博物馆馆长论坛、中国博协城市博物馆专委会第三届和第十届学术年会、互联网+中华文明——中国博物馆创新论坛、中西陶瓷贸易与外销瓷艺术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学术交流会议,参与筹备及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业界和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
4、文物调查与考古发掘
深圳博物馆曾组织参与深圳市第一、第二次文物普查,发现众多遗址,上报深圳市政府公布3批共36处文物保护单位,主持对大鹏古城、南头古城等古迹进行维修。组织对咸头岭、大梅沙、小梅沙、赤湾、鹤地山、向南村、追树岭、叠石山、铁仔山、屋背岭等数十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廓清了深圳7000年文明史和城市发展脉络。其中,屋背岭商代遗址和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5、非遗宣传保护
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深圳博物馆(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重要职责。在宣传方面,每年举办“欢乐闹元宵”“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文化遗产日”等展演展示活动20多场;组织非遗项目参加深圳文博会及周边地区非遗展演展示活动;拍摄大型专题纪录片《鹏城遗韵》,在电视台播出。在非遗保护方面,积极开展非遗基础理论研究,出版多本图书;推动非遗项目申报国家、省、市级代表性名录,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名录项目59项,其中国家级名录项目8项、省级名录28项;组织专家赴项目保护单位调研督查;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各类比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0多个;举办多场非遗保护工作论坛、座谈会、研讨会、培训会;制定《深圳市非遗保护补助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使全市非遗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五、社会服务
1、参观接待
深圳博物馆是市民观众参观学习、深圳市政府接待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开馆至今已接待国内外贵宾及观众1000多万人次。2018年观众量超过200万人次,位居国内博物馆前列。接待的贵宾有: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李克强、-、王岐山、汪洋、-、李希、刘延东、李源潮、-、-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前国务卿基辛格、秘鲁总统藤森、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缅甸总统吴登盛等外国元首政要。深圳博物馆已成为展示深圳和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近年荣获广东省博物馆最佳导览服务奖。
2、教育活动
深圳博物馆坚持馆内馆外两个阵地,为市民大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教育活动。在馆内举办“历史文化大讲堂”“非遗手工坊”“考古小作坊”“缪斯少年体验营”“国际博物馆日”“环球自然日”“小讲解员培训班”等品牌活动,每年100多场,使博物馆成为观众接受教育、享受高雅文化的殿堂。选派专家在市内外开设讲座、培训;编写校本课程,深入全市大中小学校举办系列活动“博物馆小讲堂”。近年荣获广东省博物馆开放服务最佳社区服务奖、最佳宣传推广奖等奖项。
3、志愿者工作
深圳博物馆现有各类志愿者2000多人,队伍规模及素质处于国内博物馆前列。在博物馆和志愿者自治管理委员会的引导下,深博志愿者全面参与展览讲解、咨询引导、展品看护、宣传教育、活动支援等工作,每年参与服务约1万人次,2万多小时,成为深圳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中路市民中心A区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755-82105550;0755-88125800
开放时间:10:00-18:00(17:30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
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深圳博物馆”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