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巽亭公祠旅游景点介绍
桂平金田禾益吴氏吴巽亭公祠永远堂始建于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为北区有名的大地主吴伦波(又叫吴林波、吴麟波)与族人集资所建,四合式庭院,占地3000平方米。坐酉向卯,分前后两区,吴氏家族族人多笃信风水,此宅庭院中间天井设有六个排水口:丙水164度数3,巽水140度数1,乙水110度数2,甲水83度数4,艮水50度数1,丑水27度数8。总水口为艮水,外局水口亦为艮水。
吴巽亭公祠发展历史
1646年,明朝桂王建都于肇庆为永历帝,清当局发兵平剿扫荡,使两广(尤其是广东)横遭洗劫。当时吴巽亭为避乱祸,与妻柳氏携长子曰(悦)晨、次子曰(悦)清,离开广东郁南县连滩镇东坝新塘围村祖居,举家入桂,溯江西上到梧州被冲散。次年吴曰晨离开蒙江,来到桂平女宣一里(今江口镇)之牛屎湾落籍,娶妻蔡氏,以针缝为生。时有宣二里(今金田镇)莫村傅员外,怜其忠厚,以女配其子全贤为妻,把村尾屋舍田亩相赠,让其举家迁居落,随后人丁逐渐繁盛,家族兴旺。自始迁祖吴巽亭起计350多年,传15代,现有男女丁口4000余人,住地也因而得名莫村尾,一直沿称至今。
禾益吴氏族人,素重孝教。经多年集资积聚,得资银近八万元,于1938年秋在村中兴建“吴巽亭公祠”一座,习惯称祠堂,为春秋两祭和办学育人用。祠堂占地3000多平方米,坐西向东,庭园布局,集东西方建筑艺术风格于一体,雅丽壮观,别具一格,为区(省)内所仅见。前门顶铸刻“永远堂“三字,原来有门联为“永言思孝以享以祀;远承先祖不衍不忘”,现已经斑驳无迹了。正厅中门顶铸刻“吴巽亭公祠”五字,门联为“抱淑守真全德孔烁;齐圣达道秉心惟常”。大厅神龛联为“祖德宗功源流远;俎豆馨香世泽长”。大厅中门左边过道间有大理石碑刻记述禾益吴氏宗源及兴建祠堂事宜。
1932年祠堂落成,族人即在祠堂兴办私立中兴小学(完小),1938年增办私立真光中学,后改为桂光中学,校门联“桂水荆山地灵人杰;光天化日李郁桃欷”现还在。新中国成立后,祠堂一度为村小学和县第六中学所使用。1998年,族人集资维修,恢复办学。
除办学育人外,祠堂还有其他史迹。1944年冬和1945年夏初,禾益吴姓抗日自卫队曾两次在祠堂截击过往的日寇,毙敌多人,缴获轻机枪一挺。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桂中支队曾集驻祠堂整训,待命解放桂平。1951年,县北大区土改指挥部亦设于此。
金田禾益分支自吴巽亭起排辈字序是:巽、曰(悦)、全、沂、章、从、司、玉,9世起以“达立中华庆秉钧,宣猷献策著奇勋。家声大振群称美,祖德遥深世崇伦。昭穆丕承皆逊顺,子孙常继总清真。宗功自是源流远,延及千秋永奉遵。”这首诗为序。现最幼辈是15世钧字辈。
吴巽亭公祠自建成以来,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魅力,雅丽堂皇的风貌,和长期办学育人等的光荣史绩,为人称誉,声名远播。九十年代后吴巽亭公祠(永远堂)被定为桂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8月27日公布),类别为近现代(民国)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址在桂平市金田镇往江口镇方向两公里处道路的左侧,位于禾益村内。
吴巽亭公祠景观
前区有大门,门两侧建混凝土结构的八角形盔顶亭楼、金鱼池、花园等;后区有正屋,左右廊屋,正座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二层楼房,抬梁式砖木结构,歇山顶。这个建筑融我国传统建筑特色和西洋建筑风格一体,小巧别致,建造法式值得勘探。吴伦波在解放前基本迁涉到台湾、美国生活,他的后代也较富有,每年都集资修缮,保存较好,对研究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吴巽亭公祠其他介绍
吴巽亭公祠
级别:县级
时代:民国
地址:位于桂平市金田镇禾益村内
保护范围:四周外檐滴水的范围内为保护范围。
建控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再扩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公布文件号:桂平市人民- 浔政布[1996]8号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吴巽亭公祠”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