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旅游景点

修文蜈蚣桥

修文蜈蚣桥景点照片

修文蜈蚣桥旅游景点介绍

中国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境内桥梁

  蜈蚣桥,又名龙源桥,位于修文县城西10公里处蜈蚣坡。南北向,横跨花桥河,系古代龙场驿(今修文)至六广驿(今六广)之重要津梁。

修文蜈蚣桥简介

  蜈蚣桥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奢香夫人所建。奢香被贵州都指挥使马晔借故鞭笞后,忍辱负重,驰赴京师,向朱元璋告发马晔。朱元璋为安定西南边疆,忍痛处理了马晔,便问奢香何以为报。奢香表示,愿开山凿石,辟结中原驿道。回到贵州,开辟龙场九驿,修建水西石桥。其中,蜈蚣桥位居十桥之首。

  桥建成后,历经多次维修、重建。据镌于正德六年(1511年)的《建十桥碑记》记载,蜈蚣、秀水、麦稼等“水西十桥”,乃贵州宣慰使安氏父子为之。“自成化己丑始事,至丙午迄功,历世以三。”所谓“历世以三”,即从成化五年(1469年)至二十二年(1486年)的17年间,经历安观、安贵荣、安佐三任宣慰使。到万历年间,安国亨又重修水西十桥,并将蜈蚣桥改称“龙源桥”。据镌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重修十桥碑记》记载,蜈蚣桥因“六广之役”毁于兵燹,万历十九年(1591年)二月重建,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落成。

  现存之蜈蚣桥即龙源桥为三孔石拱桥,长64米,宽11米,高9米。两侧建有石栏,栏板20块,透雕云雷纹;望柱22根,圆雕石狮子。

修文蜈蚣桥历史故事

  相传一天晚上,野马践踏麦子,地主差人追赶,追至桥头,马变成狮,蹲坐于桥栏望柱上。次日,又派家丁击打桥上石狮,故今石狮残缺不全。

  蜈蚣桥改称“龙源桥”,实与安国亨有关。安国亨于隆庆年间在修文阳明洞题刻“阳明先生遗爱处”摩崖,万历二十年(1592年)为水西大渡河桥撰写《水西大渡河建石桥记》,均署“龙源安国亨”。安国亨因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向朝廷奉献大木有功,被封为舍人,赐官带,行宣慰使事。隆庆二年(1568年)以擅兵仇杀被革。万历九年(1581年)复出。在任期间,鼓励开垦,劝以农桑,察看贫者,赋予牛具种子,颇得民心。对于修桥铺路,更是乐此不疲,其主持修建的龙源桥和支持修建的水西大渡河桥,对研究明代古驿道、水道及桥梁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省政府于1982年2月将蜈蚣桥和水西大渡河桥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修文蜈蚣桥建桥历史

  据清道光《贵阳府志》载。“蜈蚣桥,在(修文)城北三十里,水西安氏建,昔为驿道,石工精致。上有雨花寺,明学士杨某建,有碑”,民国《修文县志》载,“县境内桥工坚致以蜈蚣桥为最,桥在县西北二十里花塔山麓天生桥下,明正德时水西安氏建,……,坚实细致,为县桥之冠。”《建十桥记》碑文中记有“宣慰使以石为之桥,基密坚实,逾于实地。桥有十:曰蜈蚣、曰秀水、曰麦稼等,皆先宣慰为之”。《重修十桥记》碑文中记有“龙源一桥,尤当咽喉,工尤不易。......。规模壮丽,当霞飞天外,云横水心,若大虹贯天,大虹压海,庶几近之,是役也。无论费之讵万计,而心力拮据,殆不可殚述”。在此碑的右侧另刻有字4行,每行依次为14字、15字、16字、15字,每字径约4厘米。据民国《修文县志》载,“其碑之右面,侧轮,刻有苗文四行,计60字,尚未有人译释,其笔画似篆而非篆,又与仲家之水书不类。

  大致源出于篆,而转辗滋误,遂以讹传讹欤,兹摹拓原碑另附于金石志中”。金石志部分在解放初时未以付印,后已遗失,不知原拓字样。当时修志人员未加考证,便根据字的书写变化猜测某字为汉字某字,实为错矣。1956年7月,我县姚明槐同志因公到六广办事,沿古驿道步行三人坟、蜈蚣桥、沙坡到六广,走到蜈蚣桥休息时,见碑上文字,便抄录保存下来,其中摹书的所谓苗文于1994年转交县志办朱五义同志,朱五义又转交笔者,经查阅资料和多方了解,证实为彝文。1998年经贵州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陈世军教授译成汉语,得知彝文碑所记载的内容,彝文碑原文和译文如下:

  蜈蚣桥是五月开始动工修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则溪之间的交通运输困难,为修此桥数百匹马反复地驮运,看见官家过来大家就赶快避让。安贵荣曾经到此地来视察并训过话,要求在桥的两边石栏板上要刻上波浪纹,桥上雕刻的六只老虎要用六种颜色来绘上,使其闪闪发亮,所发的这些令都要刻记下来,安观已经六十多岁,不可能再亲自来巡视了。丙申年正月初六吉日立

  丙申年是指万历二十四年(1596),从此碑文所刻时间来看,《重修十桥记》碑竖于1594年,此彝文刻在重修十桥记碑右侧轮,时间是1596年,彝文晚刻两年,说明此彝文是后人根据回忆补刻上去的,所记录的事是指成化、正德年间安观和安贵荣建桥之事,并不是记录万历年间重建十桥之事。

修文蜈蚣桥建造特点

  蜈蚣桥为三孔石拱桥,桥身基本完好。桥面长40米,宽10米,高9米,孔高8米,孔距7米,桥身采用很大的方墩石修砌,榫卯结构,每石精工细錾,灰缝如线,整桥犹如一块巨石,经人精心雕琢后安放在花桥河上。桥面用规则石板铺就,数百年经行人、牲畜踩踏,仍然平整如初。建桥所用石料,均采自距桥1500余米的花塔山上,在工程浩大,耗料之多,运输艰难的情况下,把桥建得这样坚实精致,实属罕见,五百多年来,此桥屡遭洪水冲击,至今安然无恙,显示了贵州各兄弟民族的聪慧和力量。

  在桥孔的顶部各有一倒垂的石鼻,中有一杯口大穿孔,中孔石鼻是当年建桥时悬挂折龙剑的地方。传说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大雨滂沱,洪水汹涌,眼看就要把桥身冲垮,这时忽见桥下剑光闪烁,照得河两岸如同白昼,在离桥上游了一里多的河面,一条黑色蛟龙正向桥下游来,当它看到斩龙剑寒光闪耀,立即掉头逃遁,刚一回头,龙头便触岸边山麓,顿时一声巨响,崖壁飞升千尺,崖下形成深十余丈,宽长百余丈的深潭,名“回龙潭”又名“黑龙潭”。霎时蛟龙不知去向,洪水随之消退,斩龙剑也不翼而飞。现回龙潭碧波幽幽,清澈微激,与天生桥连接在一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桥的其余两孔悬挂钟,水将满桥孔,钟会发出响声,警示人们这时过桥危险。但不知何时脱落。1988年6月,村民赵连才在河里洗澡发现一黑色半圆形铁器,拿回家给父亲赵炳荣看,赵老一看是蜈蚣桥下悬挂的钟,便把它保存好,2001年7月交给了县文物管理所,现存于县文管所。

  桥面两侧各竖有23根方形望柱,柱间镶有22块长方形透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波浪纹、云纹石栏板,两桥头和中间望柱上部各雕刻有一只形态生动,顽皮活泼的老虎。为什么不雕刻狮子而雕刻虎呢?这是因为安氏为彝族,经查,彝族的祖先图腾崇拜物是虎,蜈蚣桥始建,重建、维修均为安氏世代所作,所以便把虎的形象雕刻置于此桥上。桥的北面竖有并列石碑二块,其左为明正德六年(1511)赐进士翰林院周文撰书《建十桥记》碑。右为万历二十二年夏(1594)翰林庶吉士李陈撰写《重修十桥记》碑。

修文蜈蚣桥其他介绍

  蜈蚣桥,又名龙源桥,位于修文县城西10公里处蜈蚣坡。南北向,横跨花桥河,系古代龙场驿(今修文)至六广驿(今六广)之重要津梁。

  蜈蚣桥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奢香夫人所建。奢香被贵州都指挥使马晔借故鞭笞后,忍辱负重,驰赴京师,向朱元璋告发马晔。朱元璋为安定西南边疆,忍痛处理了马晔,便问奢香何以为报。奢香表示,愿开山凿石,辟结中原驿道。回到贵州,开辟龙场九驿,修建水西石桥。其中,蜈蚣桥位居十桥之首。

  桥建成后,历经多次维修、重建。据镌于正德六年(1511年)的《建十桥碑记》记载,蜈蚣、秀水、麦稼等“水西十桥”,乃贵州宣慰使安氏父子为之。“自成化己丑始事,至丙午迄功,历世以三。”所谓“历世以三”,即从成化五年(1469年)至二十二年(1486年)的17年间,经历安观、安贵荣、安佐三任宣慰使。到万历年间,安国亨又重修水西十桥,并将蜈蚣桥改称“龙源桥”。据镌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重修十桥碑记》记载,蜈蚣桥因“六广之役”毁于兵燹,万历十九年(1591年)二月重建,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落成。

  现存之蜈蚣桥即龙源桥为三孔石拱桥,长64米,宽11米,高9米。两侧建有石栏,栏板20块,透雕云雷纹;望柱22根,圆雕石狮子。

  蜈蚣桥为三孔石拱桥,桥身基本完好。桥面长40米,宽10米,高9米,孔高8米,孔距7米,桥身采用很大的方墩石修砌,榫卯结构,每石精工细錾,灰缝如线,整桥犹如一块巨石,经人精心雕琢后安放在花桥河上。桥面用规则石板铺就,数百年经行人、牲畜踩踏,仍然平整如初。建桥所用石料,均采自距桥1500余米的花塔山上,在工程浩大,耗料之多,运输艰难的情况下,把桥建得这样坚实精致,实属罕见,五百多年来,此桥屡遭洪水冲击,至今安然无恙,显示了贵州各兄弟民族的聪慧和力量。

  在桥孔的顶部各有一倒垂的石鼻,中有一杯口大穿孔,中孔石鼻是当年建桥时悬挂折龙剑的地方。传说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大雨滂沱,洪水汹涌,眼看就要把桥身冲垮,这时忽见桥下剑光闪烁,照得河两岸如同白昼,在离桥上游了一里多的河面,一条黑色蛟龙正向桥下游来,当它看到斩龙剑寒光闪耀,立即掉头逃遁,刚一回头,龙头便触岸边山麓,顿时一声巨响,崖壁飞升千尺,崖下形成深十余丈,宽长百余丈的深潭,名“回龙潭”又名“黑龙潭”。霎时蛟龙不知去向,洪水随之消退,斩龙剑也不翼而飞。现回龙潭碧波幽幽,清澈微激,与天生桥连接在一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桥的其余两孔悬挂钟,水将满桥孔,钟会发出响声,警示人们这时过桥危险。但不知何时脱落。1988年6月,村民赵连才在河里洗澡发现一黑色半圆形铁器,拿回家给父亲赵炳荣看,赵老一看是蜈蚣桥下悬挂的钟,便把它保存好,2001年7月交给了县文物管理所,现存于县文管所。

  桥面两侧各竖有23根方形望柱,柱间镶有22块长方形透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波浪纹、云纹石栏板,两桥头和中间望柱上部各雕刻有一只形态生动,顽皮活泼的老虎。为什么不雕刻狮子而雕刻虎呢?这是因为安氏为彝族,经查,彝族的祖先图腾崇拜物是虎,蜈蚣桥始建,重建、维修均为安氏世代所作,所以便把虎的形象雕刻置于此桥上。桥的北面竖有并列石碑二块,其左为明正德六年(1511)赐进士翰林院周文撰书《建十桥记》碑。右为万历二十二年夏(1594)翰林庶吉士李陈撰写《重修十桥记》碑。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修文蜈蚣桥”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修文蜈蚣桥”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