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旅游景点

龙图侗寨

龙图侗寨景点照片

龙图侗寨旅游景点介绍

贵州省从江县下辖寨

  龙图侗寨位于贵州省从江县东北部,因其北面有座高耸的山峰,其山势形状像传说中龙的头部,龙头因此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龙图。

龙图侗寨景点介绍

  龙图侗寨位于贵州省从江县东北部,距离县城从江40公里。那里群山环绕,纵横交错,高低起伏,形如一条沸腾的苍龙,原名“龙头”,因其北面有座高耸的山峰,其山势形状像传说中龙的头部,龙头因此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

龙图侗寨未来发展

  2010年11月,洛贯产业承接区正式交由从江县负责实施,洛贯产业承接区进入正式实施阶段。而龙图侗寨位于洛贯产业区的中间地带,现已建有大型木材加工厂,未来还会建有产品科研机构。这里将会是洛贯工业区的产品研发区及居民区。由于洛贯产业承接区是贵州省承接粤港澳产业辐射最理想的前沿区域,是贵州省距离广东最近的工业园区。随着“两高一快”(厦蓉高速公路、黎洛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速铁路)的建设,交通条件的加快改善,洛贯产业承接区具有南联北接、承东启西、外畅内达的区位优势,土地、人力、旅游等资源条件和市场潜力等比较优势更加凸显,而龙图侗寨也将会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龙图侗寨文化名人

  百多年来侗戏在南侗地区久演不衰,同时造就了一大批侗戏师及其传人。龙图是县境内六洞地区的侗寨之一,是侗戏之乡。龙图侗戏戏师梁普安和梁维安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梁普安(1924—2001)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文学学会会员,贵州剧戏家协会理事。

  1924年出生在贵州省从江县龙图腊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0至14岁时在龙图小学读书。因生活困难,15岁就辍学回家。他在校读书时,非常刻苦用功,学过的课文能背得滚瓜烂熟,且会读必会写,会写必会用,仅有的小学文化程度对他一生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梁普安自幼爱好唱歌,喜欢听大人摆故事,缀学后就跟父亲学裁缝,18岁就掌握了裁缝技术,依靠裁剪来维持生活。在此期间,常用同寨男女青年到他家那裁衣铺里学侗歌,演侗戏,他就凭着在学校里学到的汉字记录歌词,有的侗语音无法借汉字音写就用符号记。他记录整理了大量的古歌、踩堂歌、大歌、琵琶歌、拦路歌、开春歌、敬酒歌、剧本歌词及各种念词,掌握了丰富的民间习俗资料。25岁时,成为当地的歌师和戏师。他传教的侗戏有:《芒岁刘美》、《不贯》、《梅良玉》、《檐大进》、《三郎五妹》等,培养出了不少戏班子、演员以及戏师。

  梁普安生活在能歌善舞的侗乡,他热爱自己民族,热爱新生活,注意对事物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对侗族的历史,习俗,感情了解比较透彻,又善编善写,这些因素,为他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0岁时开始创作,创作的代表剧目有:《互助组》、《顾老渊》、《郎烈》、《莆郎龚》、《兴修水利》、《双季稻》、《郎弹参军》、《兴修公路》、《法制到农村》。晚年时,他根据古歌和传说故事编有《萨岁》、《四也传歌》、《六洞起义》等历史剧目。他编的歌富于比喻,他编的戏继承传统,不离生活,立足侗寨。他博采侗族传统艺术,进行了大量的音乐设计和传谱工作,将六洞一代流行的各类歌曲,歌种引进戏中,丰富了侗戏的唱腔和内容色彩。梁普安在书刊上发表的作品有:《鱼肚里的歌》(侗族民间儿童故事,吉林人民出版社)、《侗戏的形成及发展》(从江文史资料第二集)、《芒岁刘美》(民间侗戏剧本选,贵州人民出版社)、《萨岁》(民间侗戏剧本选)《封桌歌》(中国民间歌谣集贵州省黔东南从江卷),还有与尚家驹、龙庭恩合作写的《秦娘美》电影剧本。

  梁普安的成长,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培养。1957年他应邀参加贵州省的文艺汇演。1958年又参加西南大区的文艺汇演,到过云南大理演出。1960年参加贵州省侗戏工作组,在贯洞改编的《珠郎娘美》剧本,负责歌词翻译。1979年荣幸参加贵州省戏剧家协会,并当选为理事。1981年是从江县第二届政协委员,曾参加过侗族萨文化学术讨论会。1982年又受聘为《中国民间歌谣集成贵州省黔东南从江县卷》编委成员。

  梁普安为挖掘整理繁荣侗族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不幸的是在2001年8月12日,这位著名的侗族艺人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78岁。他的名字已列入《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人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绩业却给后人留下了启迪及典范。是啊!一个很普通的歌师,戏师,芳名百世,遗著千秋。

  梁维安生卒年不详,从江县龙图人,从江县文化馆馆长,贵州剧协会员,全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员,省级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198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创作专修科。至今他已创作《三媳争奶》、《送礼》、《姑妹》、《古榕人家》、《古榕春色》、《官女婿》等34个侗戏剧本。1981与黄能赋(已故)合作,创编侗族歌剧《蝉》,使侗戏有了歌剧。其新作《官女婿》荣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创作金奖,开创了侗戏作品获国家“金奖”的纪录。

龙图侗寨环境风俗

  龙图人种植椪柑,种出了省级文明村寨,种出了富裕文明的新生活。2000年从江县第二届椪柑节成功在这里举办,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正福亲笔在寨头公路牌枋上写下了“椪柑第一村”五颗醒目大字。龙图生态风情旅游独树一帜,这里有喀斯特的奇山异石、地下溶洞,有椪柑园的浮光泛金,有作为侗寨象征的花桥与鼓楼。龙图是历代侗族英雄的活动中心,吴勉、杏妮(萨岁),方姑妹、刘杰、梁世锦、陆大侠等英雄豪杰及三省侗族地区款首包括名人都曾在此为维护民族平等,演绎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龙图的戏剧文化独树一帜,深厚的文化底蕴,酝酿了丰富的民族风情,侗戏创始人张洪干创作的侗戏《金汉烈妹》、梁普安创作的侗戏《秦娘美》、梁维安创作的现代侗戏《官女婿》等戏剧文化广为传唱。有斗牛、斗鸡、牯藏节、芦笙赛等丰富多彩的竞技活动,有神秘的祭萨仪式、吃相思、抬官人、找新娘、踩歌堂、鼓楼抢鸡、寻歌坐月等民间习俗。

龙图侗寨地理位置

  这是典型的侗族山村,村中大小道路全是水泥路,新式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和古老的叠檐鼓楼凌空呼应。人们既保守着古老文化的习俗,但又不拒绝现代文明的融入。

  错落有致的龙图侗寨,200多栋气势雄壮的“碰柑洋楼”(种碰柑致富后修建的)散落在各处,像一局美丽的棋局尽收眼底。远远望去,那曲折的画卷、挺拔的院墙、水墨的砖瓦,宛如神雕仙塑,把美丽的龙图侗寨装点得秀丽多彩。

  龙图除保存有侗族山寨常有的斗牛、斗鸡、斗鸟、赛山歌、赛芦笙等竞技活动和侗歌、侗戏、彩歌堂、觅新娘、行歌坐月等传统习俗外,更有“抬官人”、“吃相思”、“祭祖母”等独特的民间仪式。最富盛名的是“抬官人”。在离村寨两三公里的公路上摆开阵势,客人到来,便唱起“拦路歌”、敬起“迎宾酒”,把嘉宾请进花轿,接着前面由盛装的寨老、少女和芦笙组成的仪仗队领路,后面五六十台大轿蜿蜒而行,一路村民夹道,笙歌震野,煞是壮观。那浩浩荡荡的花轿队伍,如翻腾的蛟龙,一会儿阔步朝前,一会儿婷婷细步。坐在花轿里的宾客面含笑容,受宠若惊;行走在路上的人们精神抖擞,欢天喜地……

  “抬官人”是龙图侗家人特有的风情,源起于清朝乾隆年间。主要是表达村民的一种愿望——祈求“官人”给全村赐福。内容有“修桥补路、赈济灾民、古楼断案”三大项,其间还有“官视民、民考官”活动,每年春节举办一次。说起龙图“抬官人”,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天,栖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侗族同胞接到信息,说是当朝皇帝乾隆已巡游江南,不几天就要到龙图来,全寨一片欢腾。为了迎接皇帝到龙图来,当地百姓专门在寨子出口(井胜山处)修了一条花街路(至今仍很完好),并特制花轿到花街路尽头把皇帝亲自抬到寨里。乾隆皇帝在龙图做了不少功德事,其间还处罚了一位置百姓死活于不顾的大贪官,群众拍手称快,为感谢皇帝的恩赐,龙图人便把此事化作“抬官人”节庆沿袭至今。

  龙图“抬官人”形式多样,内容十分丰富。活动举办时,当地百姓要预先设定好线路,线路一般都是选择路况比较差的地方。在抬“官人”的行程途中,沿路都有化妆成不同类型的群众祈求“官人”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若“官人”不从,群众就会痛恨“官人”,把他甩到烂泥水塘里去。最后是“官人”来到鼓楼断案,“官人”高坐在鼓楼正堂,查办群众呈报上来的一个个案子。活动结束完后,全寨大摆宴席庆贺。

龙图侗寨其他介绍

  龙图侗寨位于贵州省从江县东北部,因其北面有座高耸的山峰,其山势形壮象传说中龙的头部,龙头因此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龙图。龙图因此而得名。这里是典型的侗族山村,村中大小道路全是水泥路,新式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和古老的叠檐鼓楼凌空呼应。人们既保守着古老文化的习俗,但又不拒绝现代文明的融入。

  错落有致的龙图侗寨,200多栋气势雄壮的“碰柑洋楼”(种碰柑致富后修建的)散落在各处,象一局美丽的棋局尽收眼底。远远望去,那曲折的画卷,挺拔的院墙,水墨的砖瓦,宛如神雕仙塑,把美丽的龙图侗寨装点得秀丽多彩。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龙图侗寨”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龙图侗寨”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