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打塘旅游景点介绍
雷打塘,位于贵州剑河新县城东南 116公里,距南加镇 4 公里、仰阿莎湖边一公里,海拔 559 米,水域面积227亩。据地质部门勘察,雷打塘形成至今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
雷打塘神秘动人的传说故事
神仙版本:这也是流传最广的版本,相传这里有个千家寨,由于寨子人心太坏,上天有心要灭了这里,遂派一老神仙下凡试探,这个老神仙变化成一个浑身长满脓疮的叫花子,满寨子找歇脚过夜的地方,结果到最后的第一千家才被收留,神仙见这家人心善,就叮嘱他们关闭好门窗,无论外面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开门开窗,要等到明天天亮之后,一切都平静了才能开门出来。结果这天晚上,雷雨交加,地动山摇,这家人也惊慌失措了一整夜,等到外面都平静了,他们才敢打开大门。发现房子已经不在原来的地基上了,已经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原来寨子的地方山梁塌陷,已经成了三眼塘(湖),这被仙风吹过来一家的这个地方,后来就叫翻家(及现在的翻家村)。现在都还有“雷打三眼塘,吹翻一家,天培一个堡(pu),还街斗欠九牛(由)”的说法。
姑嫂版本:相传这个千家寨里有一姑一嫂,因为不和,都互不打招呼,但有些事情又逼得她们非要联系不可,所以她们就让家里的狗帮忙来回传信,天上神仙见了可气,就把她们都变成了三个湖,以示惩罚,大塘也叫嫂塘,其余的就叫姑娘塘和狗塘。
凄美爱情版本:相传这里的千家苗寨有一个美丽、能歌善舞的苗家姑娘,在一次“六月六”“赶歌场”上遇到一个打猎的客家(汉族)后生(小伙子),两人对了三天三晚的歌,难分输赢,于是心生爱慕,一个非姣(姑娘)不娶,一个非郎不嫁。奈何姑娘的父母极力反对,并且还给她在寨子上包办了一门亲事。两人见迎娶无门,只有选择偷婚(即在没有获得女方父母许可的情况下的的一种结婚形式,当地人也把这种结婚形式叫“跑”或“偷婆娘”)。姑娘和嫂子感情极好,亲如姐妹,看到这对有缘人要被拆散,嫂子可怜小姑,一天夜晚,在嫂子的帮助下姑娘逃出了闺房,可惜在“跑”的时候还是被发觉了,全寨子的男人带着火把猎枪,牵着猎狗满坡的围堵这对年轻人,结果客家小伙子的猎狗为了保护主人,被寨子上的狗给咬死了,尸体被扔下了深涧。这对年轻人被围在一处木桥中间,知道被抓回去,也要被乱棍打死,干脆双双跳崖殉情。嫂子也因为不守妇道,违反家规,被浸猪笼处死。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就用雷电火闪,山崩地裂,把这个寨子埋了,嫂子变成了嫂塘(大塘),姑娘变成了姑娘塘,忠实的猎狗变成了狗塘,把这个勇敢的客家后生变成了一座人形的山陪在姑娘的身边,所以现在雷打塘边这座人形的山当地人叫人形坡。恰巧那一天是“六月六”赶歌场的日子,所有的姑娘后生为他们俩唱了三天三晚的山歌,当地“六月六”赶“歌场”也就这样流传至今。
据剑河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朝廷为平息少数民族叛乱,从湖南、锦屏、黎平等地广招汉民为屯军,进驻清水江沿岸,驱逐苗民,沿江设置著名的“二十一屯堡”。屯兵闲时为民,战时为军。天培(雷打塘村的一个寨子)就是这些屯堡之一,因而当地老百姓多为当年屯兵的后裔,翻家的村民大部分则是当年从天培堡(苗名叫白纠)被驱逐过来的苗民后裔。经过长达几百年的民族文化融合、通婚融合,在脱离了原来汉文化的氛围,逐渐被“夷化”融合,建筑风格和生活习俗也有别于当地苗侗民族,也有别于湖南一带的汉族,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房屋结构既有徽式风格,也有苗侗元素的吊脚木楼存在。传统习俗有“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二十”歌场会;唱山歌“摇马郎”,“偷婚”接媳妇,接皇客,打三朝,打盖箩耙,烤烟肉,杀年猪,打糍粑,做腌鱼,端午吃粽子,七月半过鬼节等等。
雷打塘其他介绍
雷打塘
雷打塘位于贵州剑河县城东南
60
公里,距南加镇
4
公里。
雷打塘是一个神秘的高山湖泊,据地质部门勘察,雷打塘形成至今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因为一次巨大的山梁崩塌将溪流阻截而成,当年大山崩塌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雷打塘,如刀砍斧削,这就是大山断裂崩塌了半边山坡后留下的痕迹。雷打塘由嫂塘、姑塘和狗塘组成,它们的得名,有一个美妙的传说,雷打塘水面宽阔,深不可测,涨水时三塘联成一片,枯水时又各自成塘。
雷打塘景观主要有浊涛雪兆、水上霓虹、湖中喷玉和塘边0。其中最著名的是浊涛雪兆,每当冬季来临,塘水变得浑浊一周后,一定会有一场大雪。下雪一周后,塘水又变亮了。塘水颜色变化成了当地下雪的预报,这奇特的现象,引来了许多探秘者,但都未破解。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雷打塘”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