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村旧址旅游景点介绍
和平村旧址在镇远卫城和平街南侧,坐南向北,为一组由高大土石围墙圈围起来的建筑群。原是晚清时期镇远总兵署衙门,民国初改为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
抗日战争时期是国民政府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日本反战作家鹿地垣等称之为“和平村”方形围墙, 和平村方形围墙通面阔66米,进深78米。
墙院中原有力公楼、礼堂、医务室、监禁室、哑子室、米库、厨房及监视塔等单位建筑14栋。整个大院占地面积5148平方米,其中建筑1508平方米。
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平村旧址人物简介
反战作家鹿地亘曾写《和平村记—俘虏收容收访问记》一书,由冯乃超译成中文,连载于《救亡日报》上。镇远日俘所由于管理工作有成效,曾受到国际舆论的好评,国际红十字会还派一名瑞士人来镇远日俘所考察。
和平村旧址建设历史
这里原是晚清时期镇远总兵署的中衡衙门。民国初年改建为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
抗日战争中,成为国民政府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作收容和管教日本战俘之用。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等称其为“和平村”,故此名沿用至今。
1938年至1941年,这个所由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1940年后改组为文化工作委员会)管辖,由郭沫若(厅长)、阳翰笙、冯乃超等进步人士和共产党的文化工作者负责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也曾通过其中的中共特别支部指导各方面的工作。
1938年冬,在郭沫若、冯乃超等领导下,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和池幸子夫妇把一些有觉悟的日本战俘组织起来,成立“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西南分盟”,后在重庆设立总部。
1940年秋,文化工作委员会内的中共特别支部派康天顺(后更名康大川)来镇远日俘所工作。康曾留学日本,以中校主任管理员的公开职务管教日俘,开展反战宣传。
在中共统一战线政策和优待敌军俘虏政策的感召下,在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支持和协助下,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西南总部负责人鹿地亘夫妇开展动员和组织工作,使部分有觉悟的日本俘虏志愿组织“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工作队”,前后发展盟员150多人。
第二俘虏收容所在镇远期间(1938年12月——1944年11月),先后关押日军俘虏600多人。为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优待俘虏”政策影响下,收容所的管理人员以耐心的态度善待日俘,不但设法改善日俘的生活,还为日俘安排文娱活动,使战俘们逐步从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中醒悟过来。
1941年,在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副主任周恩来、军政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等人的推动下,由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组织收容所中觉悟了的日军俘虏成立“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和平村训练班”(后改为“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和平村工作队”),到前线开展反战宣传,瓦解日军士气,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和平村于1985年11月被公布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平村旧址历史现状
镇远和平村除原高大围墙基本保存完好外,其余大部分原建筑已遭拆毁,西、南两侧另建有妇幼保健站等单位用房。
1986年8月起,根据康大川及谷川敏三共同回忆的和平村原有房屋建筑布局情况,重建砖木结构的双层单檐悬山顶办公楼及大门内两侧墙根的哑子室和米库两栋单檐单坡悬山顶平房,共计建筑面积336平方米。同时加修加固土墙斜撑式保尖四个。
1985年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和平村旧址地理位置
“和平村”旧址在镇远卫城和平街南侧,坐南向北,为一组由高大土石围墙圈围起来的建筑群。和平村方形围墙通面阔66米,进深78米。
墙院中原有力公楼、礼堂、医务室、监禁室、哑子室、米库、厨房及监视塔等单位建筑14栋。
整个大院占地面积5148平方米,其中建筑1508平方米。
这里原是晚清时期镇远总兵署的中衡衙门。
民国初年改建为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
抗日战争中,成为国民政府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作收容和管教日本战俘之用。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等称其为“和平村”,故此名沿用至今。
和平村旧址所获荣誉
1985年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和平村旧址其他介绍
镇远“和平村”旧址,即“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日俘收容所(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会镇远和平村工作队)”旧址,原为国民政府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占地面积6422平方米,东西宽77米,南北长83.4米,院墙高8米,正门临街,由前院和后院组成,有办公楼、卫兵室、礼堂、岗楼等建筑。因“和平村”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平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的别名。1938年2月成立于湖南常德盐关,主要关押中国南方战场上俘获的日军俘虏。随着战局的变化,后迁至湖南辰溪,1938年12月迁至贵州镇远,1944年11月迁往重庆巴县,1946年4月撤销,在镇远的时间长达六年之久。
第二俘虏收容所在镇远期间(1938年12月——1944年11月),先后关押日军俘虏600多人。为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在中国0提出的“优待俘虏”政策影响下,收容所的管理人员以耐心的态度善待日俘,不但设法改善日俘
的生活,还为日俘安排文娱活动,使战俘们逐步从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中醒悟过来。1941年,在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副主任-、军政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等人的推动下,由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组织收容所中觉悟了的日军俘虏成立“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和平村训练班”(后改为“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和平村工作队”),到前线开展反战宣传,瓦解日军士气,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镇远“和平村”(第二日俘所)旧址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国民政府军政部俘虏收容所,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时参考
2-3小时
交通
镇远大酒店附近,可步行或乘车前往。
Tips:在镇远乘坐出租车一般5元就能到任何地方。
门票
免费
凭-取票免费参观。
开放时间
8:00-17:30(夏季);
8:00-17:00(冬季)。
景点位置
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舞阳镇和平街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和平村旧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