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旅游景点

德凤古城

德凤古城属于文化旅游景点
暂无德凤古城景点图片我要提供景点图片

德凤古城旅游景点介绍

黎平县的景区

  黎平县城又叫德凤古城镇,是黎平县德凤镇党委、政府所在地,也是黎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德凤古城景点简介

  德凤古城,象一座庞大的城堡,高大雄伟的石头城墙严严实实地环抱着这座美丽的园林般的历史名城。城中巧妙地点缀着侗族鼓楼,古树参天,花草似锦,充分体现出侗族崇拜山水,敬畏树木的民族文化精神。

  说德凤古城镇古老,也却实是很有些历史,据地质专家考证,黎平一带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秦、汉时代为苗族部落聚居区,先秦时代,隶属于黔中郡。后来,侗族及其它少数民族陆续迁入。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福禄永从长官司,属诚州,诚南宋理宗宝亦右年间(1253年-1258年),设潭溪、八舟等军民长官司,境内始有建置。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设上黎平军民长官司,黎平从此得名,德凤镇一名,系1939年将城区五会、双凤、南泉、成德四镇合为一镇,取承德的德字,双凤的凤,名德凤镇。

  城墙上有五座城楼,并于东、南、西、北和东南方分别开设了五道城门。城中民居,青一色的明清建筑物木瓦结构,封火墙把一座座院落镶嵌成端庄墩厚的印子屋,现在仍保存完整的东门翘街古建筑群,仍然是最好的标本。那东一畦西一隅的荷塘,既是消防水池,又是亮丽的风景,还不乏肥美的鲤鱼,除了荷塘,还有水井,黎平德凤古镇的水井,有记载的就有七十二口,并且每一口水井,基本上都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荷塘和水井构城了德凤另类的、汉侗交融的独特文化,德凤古德的大街小巷,公共场所和庭院天井,也青一色青石板铺墁和鹅卵石镶嵌,雨不泥泞,睛无灰尘,既干净又溢满石文化味道,现在的许多侗族村寨,仍然保存了这种石头文化特色。

德凤古城特色景观

  翘街古建筑群

  翘街古建筑群至今尚存有较为完好的清代建筑群。这条街位于黎平县城城东面,东起城垣东门,南至二郎坡荷花塘,全长一共里余。此街两头高,中间底,形状如翘起扁担,所以称为“翘街”。翘街古建筑群过去均是官伸富豪之家,始建于清朝时期,一般都是木楼房,内设宽敞的院落和天井。有的侧面建厢房形成三合院或四合院。堂屋祭祖待客,除过厅外,分卧室、闺房、厢房、书斋、客厅等。临街则为商铺。屋顶为瓦屋面,屋外青砖砌风火墙,翘角多绘有珍禽异兽、鱼龙花草以及人物故事等图案,格调清雅、和谐生动。远远望去,一排排风火墙,一座座四合院,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风火墙上翼角飞翘,墙上的彩绘精美细腻,房屋的门窗装饰,图案古朴。此街面为石板街面。翘街的小街小巷数不胜数,著名的有马家巷、姚家巷、张家巷、双井街、左所坡等,这些巷道,卵石墁街,石梯连接。古色古香,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

  古城墙

  德凤古城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筑土城(五开卫),二十三年筑石城。围城一千二百二十四丈八尺(4082.67米),城高二丈一尺(7米),脚宽一丈五尺(5米),收顶一丈一尺(3.7米),占地面积3300余亩,设城门四座、城楼四座、城楼高16.5米、炮楼五座13.2米。整个城墙外部砌方正石灰岩石,内筑片石,中间黄土夯实,顶部铺设青石板道。整个工程浩大,城墙坚固雄伟,解放后城墙被人为毁于1953年,现仅存东、南两道城门。

  会馆文化

  德凤古城历史共建有四个会馆——两湖会馆、福建会馆、江西会馆、贵州会馆,四个会馆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其中两湖会馆是古城内规模最大且至今唯一幸存的会馆,也是当时德凤古城繁荣文化的历史见证。两湖会馆座落于翘街五十一号,始建于光绪二年(公元1879年),占地3479平方米,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系木楼房,正面木板刻花,其内天井地面镶嵌卵石拼图案,至今该馆室内还完整地保留着清朝嘉庆14年至民国10年的匾额楹联43件,馆内还存有树龄1300多年、埋藏4000年之久的千年阴沉木,学名化石木,是我国目前新发现的埋藏年代最久远(约5400年)的杉木遗体,获“世界基尼斯之最”。

  福音堂

  古城翘街内福音堂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在东门大井口修建。福音堂是一座前店后院的中式建筑物,有房14间,连同天井、后院园林、水井、厨房成为一体。总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该堂设计精心、富丽堂皇、四面高墙与外隔绝。福音堂本是城内豪绅胡丽华所建新居,后因胡丽华死于非命,家境破产。房产权被英国基督教会所占有,经教会改头换面,按西式装饰使之具有教堂色彩。

  黎平府署

  黎平德凤古城内原有黎平府署一座,建于宣德十年(公元1497年),规模宏大,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建有大门三间,照墙一座,仪门一间,左右建有吏、户、礼、兵、刑、工房,然后是大堂、二堂、三堂、东书房及后院、厨房、监狱。

  开泰县署

  黎平德凤古城内原有开泰县署一所,于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在五开卫原址上建造。建有大门三间,照墙一座,土地祠一间,仪门一间,东西角门各一间,大堂三间,暖阁一座,左右书办房七间,二堂五间上有楼房三间,左右厢房各三间。卷棚一间,内茶房一间,左书房三间,木皮房三间,门房一间,左厨房三间,内宅一所,上房三间,左右厢房各三间,二堂后院偏右房三间。

  交通指南:可在黎平县乘到德凤镇的小巴,直接到达。

德凤古城其他介绍

  在侗乡大山腹地,云贵高原向湖南、广西丘陵地带过渡段,有一座古老的山城,那就是被民间和部分民族文化研究专家,社会人类学学者称之为侗都的黎平古城。

  黎平县城又叫德凤古城镇,是黎平县德凤镇党委、政府所在地,也是黎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说德凤古城镇古老,也却实是很有些历史,据地质专家考证,黎平一带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秦、汉时代为苗族部落聚居区,称为五垴寨,先秦时代,隶属于黔中郡。后来,侗族及其它少数民族陆续迁入。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福禄永从长官司,属诚州,诚南宋理宗宝亦右年间(1253年-1258年),设潭溪、八舟等军民长官司,境内始有建置。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设上黎平军民长官司,黎平从此得名,德凤镇一名,系1939年将城区五会、双凤、南泉、成德四镇合为一镇,取承德的德字,双凤的凤,名德凤镇。

  旧时的德凤古镇,象一座庞大的城堡,高大雄伟的石头城墙严严实实地环抱着这座美丽的园林般的历史名城,城墙上有五座城楼,并于东、南、西、北和东南方分别开设了五道城门。城中民居,青一色的明清建筑物木瓦结构,封火墙把一座座院落镶嵌成端庄墩厚的印子屋,现在仍保存完整的东门翘街古建筑群,仍然是最好的标本。其间,也巧妙地点缀着侗族鼓楼,侗族杆栏式吊脚木楼等经典的民族特色建筑物,城中古树参天,花草似锦,充分体现出侗族崇拜山水,敬畏树木的民族文化精神。那东一畦西一隅的荷塘,既是消防水池,又是亮丽的风景,还不乏肥美的鲤鱼,除了荷塘,还有水井,黎平德凤古镇的水井,有记载的就有七十二口,并且每一口水井,基本上都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荷塘和水井构城了德凤另类的、汉侗交融的独特文化,德凤古德的大街小巷,公共场所和庭院天井,也青一色青石板铺墁和鹅卵石镶嵌,雨不泥泞,睛无灰尘,既干净又溢满石文化味道,现在的许多侗族村寨,仍然保存了这种石头文化特色。

  德凤是一个典型的汉族文化、侗族文化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交汇口,古镇座落在一个卧龙一样蜿蜒的长川里,古镇的位置,恰巧在龙颈上,如果从空中俯瞰,就像龙脖子上的一根项圈,侗族姑娘是最喜欢戴项圈,古人构筑这座山城,很可能是受到侗族姑娘穿戴方面的启发。

  有学者认为侗族文化及少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其实不然,黎平县德凤古镇的文化,说具体点就是荆楚文化和侗族文化的有机契合的实验基地。侗戏的产生与德凤古镇也有密切的联系。侗戏鼻祖吴文彩首先就是在德凤研究汉戏,然后从这里出湖广广泛接触汉戏、桂戏,最后创造出独居一格的侗戏。还有侗族的许多好的沿革,都是通过德凤古镇,吸收了荆楚文化的精华。

  2005年11月4日,黎平机场胜利通航庆典中,由11141人同共演唱的万人侗族大歌,也是在德凤古镇创下了世界吉尼斯记录。现在,飞速发展的黎平县德凤镇,正在以贵州黔东南次中心城市和国际化侗族文化旅游城市为目标,奋力冲刺。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德凤古城”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德凤古城”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