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寨道堂旅游景点介绍
三家寨道堂始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坐落在兴仁市鲁础营回族乡三家寨,距市区约23公里。现为市、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家寨道堂简介
道堂位于三家寨中,门前有古树,旁建望月楼,专为阿訇登楼望月,决定把斋、开斋、诵经礼拜的时刻而设。望月楼后为前厅,门前为垂带踏道,门额上有“道堂”二字,檐下为黑漆金字阿拉伯文匾。过前厅入内,是宽6米,长8.5米天井,由两厢及正殿组成,6块黑漆木匾分别挂于门额,题字分别为“返朴归真”、“翼善开贤”、“广大无疆”、“清真义馆”、“寿近期颐”、“尊道寿永”。这些匾额均为清光绪年间地方官所赠,字属行、楷,有较高的书法研究价值。
正殿一楼一底,面阔16.3米,进深10.7米,木结构,上下设廊。楼上设窑窝,是诵经礼拜的地方。窑窝内壁上书阿拉伯文,外额上有马光烈手书的阿拉伯文匾,黑漆金字。
正殿后是姑祖花园。姑祖姓马,陕甘人,教主马光烈之妹,排行第十。其未婚夫马俊成参加陕甘回民起义被清政府杀害,她矢志守节未嫁,几经迁徙,来三家寨隐居于正殿后专为她修的居室内,30年不出户庭,直至清庭灭亡方北上,后人称此为姑祖花园。
姑祖花园占地一亩多,有一幢面阔两间石屋,一楼一底,石木结构,楼门额书“养性轩”,上联是:“三十年不出户庭,凛凛贞操,值与天地合德”;下联是“八千客同称觥斛,堂堂令范,喜共日月齐辉”与石屋相对,有4间木结构瓦房。园内有石径,花圃、奇花异草、银杏树和修竹,境幽室静。
三家寨道堂,位于至马堡树风景区的必经道上。其庄严、肃目的古式建筑群;古朴、独特、浓厚的民族风韵,曾吸引了众多的省内外观光人士和海外旅游者,文人墨客题诗、词褒扬,中国科学院杨冠雄教授题“黔西南一胜境”。省政协党委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省“九三”学社顾问冯楠题词是“道传三家寨,国爱一中华”。
三家寨道堂历史背景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坚持斗争达13年之久的“白旗”起义被清王朝镇压后,教主马光烈传教到三家寨,令杨云鹤主持修建道堂,光绪十八年(1892)落成,曾经是统领安顺、平坝、安龙、贞丰、兴仁、盘县、普安等12方的总道堂。1992年,道堂百年庆典时,县内外各族人民近万人到此朝觐。
三家寨道堂其他介绍
三家寨道堂位于兴仁县城西南约23公里的鲁础营乡三家寨,曾是统领安顺、平坝、安龙、贞丰、兴仁、盘县、普安等12方的伊斯兰教总道堂。道堂位于寨中,由道堂、姑祖花园两组建筑群组成。清光绪年间,教主马光烈令杨云鹤主持修建,光绪十八年(1892)落成。
道堂门前有古树,树旁建有望月楼,楼为木柱支撑,下为通道,上是9平方米、四面有窗的望月楼,是专供阿訇登楼望月,决定把斋、开斋、诵经礼拜时刻而设。望月楼后为前厅,过前厅入内是宽6米、长8.5米的天井。两厢、前厅及正殿组成了四合院,檐下挂有各方人士书赠的匾额。正殿大门两侧有清光绪年间各地方官所赠楹联。正殿一楼一底,面阔16.3米,进深10.7米,木结构,上下设廊,楼上设窑窝,是诵经礼拜的地方。正殿左侧并列有天井、厢房、伙房、水房(沐浴之处)等,占地304.5平方米。正殿后是姑祖花园,占地一亩余,有一幢面阔两间石屋,与石屋相对有四间小木屋,分别是姑祖诵经和就寝的地方,其余为花圃、石径,园内奇花修竹,境幽室雅。
三家寨道堂因马姑祖而闻名。马姑祖,回族,云南省通海县大回村(东沟)人。自幼学阿、汉文,12岁读《古兰经》及《四书》,许与教主马化龙之孙马进成为妻。光绪十五年(1889),马进成反清被杀,她含泪发誓终身不另嫁。光绪十九年(1893)九月,她从晃山(今四川岷山县)到兴仁县三家寨道堂静养,度过30个春秋不曾出户庭一步,意为今生誓不见大清天日。每天必读2小时汉字书籍,礼5拜番,每3天念《古兰经> 一部(30本),从不间断。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她欣喜万分,立即沐浴更衣,登上念经楼,放声高念“赞经”并作“堵窝”(阿语:感谢)。
民国11年(1922),其侄马震武(最后一代教主)将她接回甘肃。民国15年(1926),马姑祖病故,终年58岁,葬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乐府拱北。县境伊斯兰教徒每年农历五月十四日都在清真寺念经纪念她。
三家寨道堂1985年12月被公布为黔西南州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近年逢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都有甘肃、宁夏、云南等地的教民前来朝觐。2006年兴仁县人民政府在省文物局、旅游局、州政府、旅游局等单位和教民的支持下,筹措资金近80万元对教堂进行全面维修,2007年竣工。
兴仁县——三家寨道堂,途径关兴公路,驾车约行驶50分钟,无门票。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三家寨道堂”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