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石金刚旅游景点介绍
南皮石金刚,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南皮镇金刚中路古韵新城东北,坐落在南皮县文保所的金刚亭内,是两尊唐代石刻雕像。金刚亭原址为兴化寺,明初所建。1964年,南皮县人民政府重修金刚亭 。
南皮石金刚石雕由两臂托锏的东像石金刚、双手扶锏杵地的西像石金刚组成。两尊石金刚由青石雕刻,身披铠甲,线条细腻,在金刚亭内东西相向而立 。
1982年7月23日,南皮石金刚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南皮石金刚历史沿革
唐代(另一说法为北魏),始建兴化寺,兴化寺以石金刚殿为山门,南皮石金刚置于山门之内。两个金刚相向,分立于殿之左右。
明初初年,重建兴化寺。
明弘治七年(1494年),兴化寺重修。
同治十年(1871年),张之万为兴化寺题写“慈云永护”匾额,上悬在正殿内。殿内左悬“福佑台山”匾,右悬“登临近日”匾,均未署名,据说是明人手笔。
光绪十四年(1888年)九月,御制“道达人天”匾。
清朝末年开始,连年战乱,以至寺毁阁塌。
1949年,中国解放后,兴化寺仅存石金刚两尊。
1964年,南皮县人民政府为保护南皮石金刚,于兴化寺旧址前重修金刚亭。金刚亭为三开间建筑,青砖青瓦起脊,前后畅通无壁,两侧山墙各开一圆拱门。各有二明柱,东西壁各开。基四周围水泥台阶四层,基台长16.2米,宽12.5米。亭顶遮挡雨雪,下部通透敞亮,供游客观赏。
1966年,南皮石金刚被定为“破四旧”的目标,西像石金刚右脚遭到大锤砸的破坏,造成右脚残缺。
南皮石金刚历史文化
相传,南皮石金刚为唐代所雕刻,建兴化寺之初,从兴化寺前水坑挖得。据《南皮县志》记载,“识者以艺术考之,为唐代所造。”
据说,南皮城东唐房里有个叫汤澄的人乐善好佛,曾游于兴化寺,见败垣残壁一片荒凉,遂亲自捐资,并向大户募化,志在重修,数载始成。寺内主建筑为大慈阁,中曾罗列十八罗汉,正中为千手千眼铜佛。最上层神龛中,有菩萨一尊。阁前关帝庙,庙中有关羽铜像。兴化寺规模宏大,当时为南皮著名寺院。
清道光时期,南皮一县令题“我只有一片婆心,抱个孩儿与你;汝须行万般好事,积些功德与他”楹联一副,南皮孝廉张之京题写“金刚怒目,菩萨低眉,一鼻孔呼吸相通,证果在三生石上。阁建大悲,寺名兴化,千眼中光明普照,法身现百尺楼头。”楹联一副,均置于阁内。
南皮石金刚雕刻特点
南皮石金刚的东像石金刚双手合十胸前,两臂托锏,西像石金刚两手扶锏杵地,每像一只鼻孔。石像连同石座总高2.96米。在石金刚亭旁边,有不少断碑石像,残缺不全。其中一尊无头石像,双手捧物,雕刻精美。南皮石金刚分别由太行山整块青石雕刻而成,线条细腻,雕工精致,铠甲浮雕云龙,造型威武雄壮,目光炯炯,正气凝然,为古代石雕艺术珍品。雕刻形式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凸浮雕、阴雕五种,但主要以高浮雕为主,辅以其他形式。用手轻轻抚摩,能感受到青石的清凉。在审美上,融神秘、自然、典雅三者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鉴戒的审美要求。在表现上,突破了一些宗教雕塑的旧程式,有了创造性的发展,神像人化,人神合一,极富中国特色。南皮石金刚的造像饱满生动,留有大唐遗风。
南皮石金刚其他介绍
南皮县城北角有两尊唐代雕刻的石金刚,每尊由一块青石雕成,总高2.96米,雕工精致,造型雄伟,为古石雕艺术珍品,是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南皮石金刚”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