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旅游景点

滦河

滦河景点照片

滦河旅游景点介绍

渤海独流入海河流(河北省北部)

  滦河,是渤海独流入海的河流,一般归入海滦河水系的滦河水系。古名渜水,因发源地有众多温泉而得名。渜后讹为濡。濡、滦音相近,后唐朝演化为滦,元朝又称“御河”或“上都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流经沽源县、正蓝旗、多伦县、隆化县、滦平县、承德县、兴隆县、宽城满族自治县、迁西县、迁安市、卢龙县、滦县、昌黎县、在乐亭县南兜网铺注入渤海。河流全长,河北省政府网站称888公里,《河北省志·自然地理志》称877公里。

  滦河源远流长,沿途接纳了众多支流,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9条,即小滦河、兴洲河、伊逊河、武烈河、老牛河、柳河、瀑河、潵河及青龙河。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是伊逊河,长度和水量最大的是青龙河。

  受气候影响,滦河径流年际变化较大;输沙量较大,但比海河小,滦县站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2270万吨。干流开发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始有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等水利工程。

  滦河也是河北省北部东部的主要水源,有著名的引滦入津工程,将河水引入天津市区。

滦河干流概况

滦河河流走向

  滦河古称濡水,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巴彦图古尔山麓骆驼沟乡东部的小梁山(海拔2206米)南麓大古道沟。向西北流经坝上草原沽源县转北称闪电河,经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转向东南,经多伦县南流至外沟门子又进入河北省丰宁县。在内蒙古境内有黑风河、吐力根河(吐里根河)汇入后称大滦河,至隆化县郭家屯会小滦河后称滦河。

  河流蜿蜒于峡谷之间,经滦平县、承德县、兴隆县、宽城满族自治县等地,至潘家口越长城,经罗家屯龟口峡谷入冀东平原,流经迁西县、迁安市、卢龙县、滦县、昌黎县、至乐亭县南兜网铺注入渤海。河流全长888公里(《河北省志·地理志》称877公里),河北省境内长度626公里,流域面积4475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4394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4.23亿立方米。流域长度435公里,平均宽度103公里,流域平均比降5.17‰,河道平均比降2.65‰。

滦河河道特征

  滦河水系主要分布于坝上高原、燕山山地与河北平原。流经燕山山地的属年轻的山溪性河道,河水下切作用强烈,河道比降较大,多在2/1000-6/1000,一些中、小支流可达20/1000以上。河谷多呈“V”型。流经坝上高原、燕山山地中的山间盆地及河北平原的河流,河道宽阔,河水较浅,曲流发育。滦河干流不同河段河道情况有所不同。

  河源段:外沟门子以上为河源段。河床海拔从源头1800米以上降到1145米,落差近700米,平均比降为2.5/1000,河谷宽浅,主要流经内蒙古草原地带。

  上游段:张百湾以上为上游,河床高程由1145米降到423米,落差达720米,平均比降达3.1/1000,由于水量小,水力资源并不丰富,理论蕴藏量为10万千瓦,单位蓄能仅有424千瓦/公里。本段河流穿行于坝缘及冀北山地区,河流下切剧烈,河曲发育,弯曲系数为2,凹岸多为悬崖陡壁,凸岸多为砾卵沙滩,河床多由卵石粗沙组成,河漫滩不发育,河谷呈“V”型,水面宽度平水期35-45米,是典型的年轻河谷地貌。

  中游段:从张百湾到滦县为中游段,河床高程由423米降为25米,落差近400米,河道比降仅1/1000。但由于水量增大,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0万千瓦,单位蓄能758千瓦/公里。本段横穿燕山,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地貌,在山岭处形成山地峡谷,多为“v”型,在盆地区则形成宽谷,宽谷与峡谷外貌相差很大,如迁安盆地和附近桑园的滦河河谷就完全不同。潘家口以上河谷较窄,以下的河段宽阔,河床处于中老年期,河曲发育,多分汊,江心洲,边滩众多,为辫状水系,水面宽,河床组成物质较细,多沙卵石。

  下游河口段:滦县以下为下游河口段,此段基本上属滦河三角洲地区,河宽平水期400米,洪水期2000米,河谷宽阔,曲流漫滩发育,多分汊,河床主要由细沙组成,河漫滩多由亚粘土,亚沙土组成。由于河道比降小(仅0.28/1000),流速减缓,水流挟沙能力减低,泥沙大量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向“地上河”发展。且泥沙不断在河口区堆积,使三角洲逐渐向外推进。

滦河河道形成

  公元前15万年以前的中更新世,滦河由迁西向南,经照燕州、新河山、台头、北观,从北观沿今还乡河南流,在丰润出山后,形成了滦河洪积一冲积扇。另有人认为,除去上述河道外,还有其它几条河道。大约在公元前15万年左右,滦河被古沙河袭夺后,便在迁西县城北折而东流,经忍字口,至印字峪,循古沙河河道由迁安向南流,形成了大致以迁安为顶点的晚更新世(公元前15万年~前1万年左右)洪积—冲积扇。

  约在公元前2万~前1万年的晚更新世末期和全新世初期,青龙河西支夺了滦河河道,迫使滦河由迁安向东改道,从白各庄向东南流,至卢龙会青龙河,至滦县出山。公元前7500~前3000年的中全新世,海岸线在渤海湾北岸已上升到丰南、小集、大佟庄、胡各庄、乐亭、刘台庄、团林、大蒲河一线,滦河在乐亭以北形成冲积平原,以南入海并建造了三角渊。中全新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海岸线又后退到新寨、蔡庄、胡家坨一线,滦河也随之深入到蔡庄一带。其时,滦河就是现在的溯河。

滦河河道变迁

  秦—宋代之间,有关滦河的文字记载不多。据《水经》记载,“濡水(今滦河)从塞外来,东南过辽西令支县(约在今迁安县西)北,又东南过海阳县(约在今滦南县)西,南入于海。”这说明三国、晋时的滦河位于今河道以西、溯河以东,由乐亭南入海。又据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濡水(今滦河)又经牧城南分为二水,北水枝出,世谓之小濡水也,东经乐安亭(今乐亭东北1公里)北,东南入海;濡水东南流,经乐安亭南,东与新河故渎合。”这说明北魏时的滦河下游已在乐亭南北分流,但主流仍到乐亭以南入海。

  另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从秦至宋,滦河均在乐亭以南,基本是随着海岸线的后退而延伸,河道摆动幅度不大。至700年前的南宋末年,海岸线已后退至阁楼坨、闰各庄、汤家河、董庄一线,滦河河道也向南伸至王滩、赵滩附近。

  元代以后,滦河河道的变迁改道开始频繁。据《元史·河渠志》、《滦县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的记载,元时,滦河主流经过今马城、史家口、徐家店、乐亭、毛庄、胡家坨,循老滦河故道,于东麦港附近入海。其中,元泰定元年(1324年)以前,滦河曾从其西岸的王家闸(今马庄东北2.5公里许,已湮)分出支河叫青河。青河又分东西两支,西支青河从王家闸,经蔡家营、许家坟、南闸头(今暖泉)、破桥(今城子)、南套、沙沟、宋道口、泽头(今泽坨)、陶头、大杨各庄、公安桥(今公案桥)、坨里、薛各庄,曹岭,于蚕沙口(今柳赞西)附近入海。这条河道就是“由芦台经黑羊河、蚕沙口、青河至滦州”的运粮河故道(《滦河志》),也即《天下郡国利病书》所说的“秦汉以来漕运故道。”该河道从暖泉至公案桥,河身犹存,曰青河;从公案桥至坨里,东西向古河道残存,可能是新河故道;从坨里至蚕沙口为今溯河故道。东支青河不见文字记载,但据明天启年间的《乐亭县志》记载,“景泰壬申(三年,1452年)大水,滦河徙(河旧在城东,其城西故道,水可徙涉),至是竟至汀流河南流徙于城西。”由上可知,“河旧在城东”指乐亭以来的滦河主流(今老滦河),而“城西故道”可能就是青河东支,从王家闸与西支青河分流后,南下经任各庄、汀流河、杜林、刘海庄子,于古河附近入海。刘海庄子的古河道至今仍残存,以南为今青河河道。

  另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至顺元年(1330年)的古河道,仅有滦河主流和青河西支,而未有青河东支。

  明代初期(永乐四年至景泰二年,1406~1451年),青河西支已湮没,东支也逐渐变浅,但仍可徙涉,曰淀流河;主流是流于乐亭正东的滦河(今老滦河),曰葫芦河。

  景泰三年(1452年)大水,滦河由沙窝铺(相当于今前沙铺附近)决口,到汀流河南流,又经乐亭城西的青河东支河道,但下游在刘海庄子以南东移至大清河,在马头营入海。而城东旧河名为乾滦河,《中国历史地图集》万历十年(1582年)的图幅中仍称葫芦河,此河势一直沿续到天启元年(1621年)。

  天启二年(1622年),滦河在汀流河决口,向南经石各庄、杨各庄、小圣庙、青坨,在新寨入景泰三年以后的青河东支下游(今大清河),在马头营入海。以后历经129年,直至乾隆十六年(1751年)这条河道没有大的变化。现新寨以北仍留有古河道的遗迹,汀流河以南的决口扇及石各庄、杨各庄、边流河一带的大溜沙质高地,地面上依稀可辨。

  乾隆十七年(1752年),滦河决于大杨庄,分东西两支南流入海。西支从大杨庄,经三合庄、闫各庄、前芦河,于新开口附近入海;该河身仍很明显,名为小河子。东支从大杨庄,经苑庄、王滩,在王滩以南入海;现在河道仍存,名为胡林河。以后,滦河多次决口,如嘉庆十三年(1808年)在史家庄决口,东入昌黎,但不久堵塞。

  嘉庆十六年(1811年),滦河决于淀流河,东南流经乐亭西关、蔡庄、汤家庄,在海田村附近入海。现在古河道遗迹仍很明显,聂庄以上称消凌河,以下称长河。此河身一直到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仍有水。十八年大水,滦河在沙窝铺决口,乐亭城乡尽成泽国,主流行元时的滦河故道(今老滦河),取道老米沟和狼窝沟入海。

  光绪九年(1883年),滦河在蔡家庄(可能相当于今马城以北的蔡营)决口,向南分成数股,于长凝汇合后到南套入青河西支故道,名曰二滦河。蔡营决口扇及其以南的分流故道,今仍清晰可辨。十二年,此河淤塞,又行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河道。

  民国4年(1915年),滦河在史家口(可能是今昌黎县小史家口)决口,大致循现河道东南流。民国27年(1938年)以前,滦河由甜水沟入海,以后由今河道入海。

滦河流域概况

  滦河为河北省第二大河。流域位于东经115°30′-118°45′和北纬39°10′-42°40′。流域南北长500公里,东西平均宽90公里。上游最宽处1175公里,下游最窄处12公里,流域面积4488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44070平方公里,平原810平方公里。

  流域西南以燕山山脉与潮白-蓟运河为界,北部和东部以苏克斜鲁山、七老图山和松岭与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小凌河流域相邻,南面东侧为洋河、饮马河流域。西侧为泝河流域。分水界不明显,南临渤海。整个流域西北高,东南低。由于流域所跨纬度大,因而自然地理条件南北差异较大。

  滦河上游发源地为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米,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地表微波起伏,相对高度200米左右,低洼处为碟形洼地,以风积风蚀作用为主,滦河流过坝上高原后,进入冀北山地丘陵区,海拔1300-1500米,岭谷高差500-800米,坡陡流急,河流下切强烈,地表破碎,黄土分布广。中游主要流经燕山山地,海拔800-1200米,向南逐渐降到200-500米,包括中、低山、丘陇及盆地等地貌类型。下游主要流经平原,包括燕山山前冲积扇、冲积平原及滦河三角洲,海拔大部分在20米以下,地表平坦,河谷宽浅,曲流发育。

  滦河流域气候南北相差也很悬殊。年平均气温由1℃增至11℃,1月气温由-2℃增至-5℃。月气温由17℃增至25℃,1月积温由1600℃以下增至380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400-800毫米。气候类型由寒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过渡到暖温带半湿润气候。自然植被由干草原向南依次为森林草甸草原、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到落叶阔叶林,丘陵坡地上多为灌草丛。相应的土壤有栗钙土、黑土、草甸土、灰色森林上、棕壤、褐土及沼泽土、盐土。在一些较高山地,又具有不同的垂直带谱。

滦河其他介绍

  滦河

  中国河北省河流。发源於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巴彦古尔图山北麓。上游闪电河经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折向东南,接纳小滦河後始称滦河。中游穿行於燕山山地,在承德地区先後汇兴州河、伊逊-武烈河、鹦鹉河(热河)、柳河、瀑河等支流,在喜峰口穿过长城。下游汇青龙河,在乐亭附近分成几道细流,经过约50公里(30哩)宽的三角洲注入渤海湾。全长885公里,流域面积44,600平方公里(17,220平方哩)。上游流经坝上地区,河床宽浅,水流迂缓,沿河有许多沼泽地。承德以下夏季可通行小船,是旧时军事给养运往承德地区的唯一水路,也是河北各地至长城外地区的贸易路线。滦河中游谷深坡陡,落差较大,水力资源丰富。库容29.3亿立方公尺的潘家口水库建在瀑河汇入滦河处。从潘家口水库引水,以补给唐山、天津二市供水不足的引滦济津工程,已於1983年完工。

  滦河位于中国河北省东北部。发源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西北的巴颜图尔古山麓。流入内蒙古自治区称闪电河,在多伦县附近,有上都河注入称大滦河,经两度曲折,转回河北省,在郭家屯附近汇小滦河后称滦河。此后,干流呈东南向,横穿燕山和冀东平原,最后在乐亭县、昌黎县间注入渤海。全长833千米,流域面积4.49万平方千米。水系发育,常年有水的支流500多条。主要支流有伊逊河、青龙河等。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6.3亿立方米,但分配不均匀。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59.64万千瓦。由于流域植被覆盖较好,河水含沙量(滦县站)多年平均仅4.73千克/立方米。干流上已建有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1983年引滦入津工程全长234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引水工程(截止1995年),平均每年向天津市输送8.1亿立方米的淡水。

  由于上游引水过度,滦河下游近10年来,经常断流,失去了流水的冲刷,泥沙迅速淤积,河床已经迅速抬升,一旦出现较大洪水,必定阻碍泻洪,造成巨大危害.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滦河”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滦河”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