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河北省>衡水市>景县旅游景点

封氏墓群

封氏墓群景点照片

封氏墓群旅游景点介绍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封氏墓群,又名“封家坟”,俗称“十八乱冢”,中国北魏至隋代门阀士族封氏家族的墓地,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前村乡后屯村北一带的墓群。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封氏墓群曾被当地群众挖掘,从墓室没有塌陷的4座墓中和另外1墓巷道内,就取出了300余件文物。

  封氏墓群现墓群保存封土的尚有15座, 最大的高约7米,墓群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

  1961年3月4日,封氏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封氏墓群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封氏墓群曾被河北省衡水市群众挖掘,其中墓室塌陷者均未深挖,就进行了回填,从墓室没有塌陷的4座墓中和另外1墓巷道内,就取出了300余件文物,其中铜器11件,瓷器35件,陶器31件,陶俑195件(人物俑167件,动物俑28件),玻璃碗2件,玛瑙珠48粒,铜印3方。另外还出土了5合墓志和1方魏故使君祖氏墓志铭盖。

封氏墓群历史文化

  墓志

  封氏墓群的墓志分别立于北魏正统二年(521年)、东魏兴和三年(541年)、北齐河清四年(565年)、隋开皇三年(583年)、开皇九年(589年)。墓主人分别为魏故使持节平东将军冀州刺史渤海定公封魔奴、魏故侍中司徒尚书左仆射封延之、延之妻崔夫人、齐故尚书右仆射冀州使君封子绘、子绘妻王夫人。依墓志铭内容来看,这些人都属封氏族系,是北魏,北齐间的上层贵族。渤海封氏是和无极甄氏、河间邢氏、博陵崔氏、赵州李氏等齐名的南北朝时期的豪门望族。这些门阀士族与拓跋鲜卑贵族通过联婚相勾结,构成了北朝统治集团的核心。封氏家族的成员官职都很高,《魏书》、《北齐书》《北史》等正史中均有他们的列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史乘中也有关于封氏的记载。

封氏墓群遗址特点

封氏墓群结构

  封氏墓群原有18座墓,俗称“十八乱家”,位于衡水景县城东南15里处的高地上,现保存有封土的尚有15座,最大者高约7米,墓群占地面积2000余亩。

封氏墓群特点

  封氏墓群现有保存完整封土的墓15座,排列比较集中,封土大小不等,最大的封土高约7米,周长约100余米,小的封土高约1米许,整个墓群占地面积约13.3公顷(按照当地的“十八乱冢”之说,应为十八座墓葬,然而,其余3座已荡然无迹。据了解其中一座原在墓群东南面,封土已平,另两座的具体位置尚需进一步勘探)。墓群中央立有一一九六四年河北省人民委员会特制汉白玉标志牌,四周埋设有水泥界柱。

  墓志有北魏正光二年(521年)、北齐河清四年(565年)、隋开皇三年(583年)和隋开皇九年(589年)的共5合。根据墓志铭所载,墓主人都是封氏族系。

封氏墓群其他介绍

  封氏墓群,又名封家坟,俗称“十八乱冢”,它位于景县前村乡后屯村北一带。现墓群保存有封土的尚有15座,最大者高约7米,墓群占地面积2000余亩。

  景县封氏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门望族之一,极盛时期在北魏,上可追溯至后汉及魏晋,下延续到北齐、隋和唐。据《魏书》、《北齐书》、《北史》、《隋书》、《新唐书》宰相系表和《景县志》记载,见于史传的,有官位者就有六七十人之多。南北朝时期讲门阀,景县的封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之一,其官位之高,人数之多,在当时也是少有的。

  1948年当地群众挖开4座,取出许多随葬品,还有5合墓志和1方墓志盖,其中人物有封魔奴、封延之及妻崔氏、封之绘及其妻王氏。封氏墓群所出文物,是北魏、北齐时期珍贵实物资料,它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中一青瓷精品仰覆莲花大尊,一仰一覆两朵大莲花,上贴有浮雕的飞天和飞龙,制作异常精美,造型极其雄伟,为北朝时期青瓷的代表作。封氏墓群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体位置:位于景县前村乡后屯村北一带

  乘车路线:县城内乘坐专线大巴即可直接到达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封氏墓群”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封氏墓群”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