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祠堂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董仲舒祠堂遗址”位于枣强县王常乡后旧县村村西,始于明代,对于我们研究和探讨董仲舒儒学文化和明代祠堂建筑风格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董仲舒祠堂遗址情况介绍
董仲舒,枣强人,西汉经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对《春秋》领悟深透。在继承发展传统儒学基础上。创立了新儒学。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确立儒学为国家政治学说。从此开两千年封建社会奉儒学为正统思想之先河,历代封建帝王称他为“阐道醇儒”,世人称“董二圣”。
他的主要著作《春秋繁露》、《春秋决事比》、《春秋决疑》、《举贤良对策》等。现董仲舒祠堂遗址上,保存有董仲舒保护室一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董仲舒石像,置于内。保护室东西8米,南北6米,占地面积为48平方米。遗址,东西长151米,南北150米,占地面积为22600平方米。
董仲舒祠堂遗址历史沿革
隋开皇二年(583年)复迁县治所于此。历时五百余载,其前称董府庄。
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重修“董氏宗祠”,此石刻门楣及其清代道光年间拓片尚存。
金代天会四年(1126年),洪水没城,荡然无存。
民国十五年(1926年)蒙古经商者宫振岭先生筹资又予重修。祠于1956年拆除。
1987年省文物局出资在董仲舒祠堂遗址上重建董仲舒保护室一间,置石像于内。
1998年,村民捐资挖土筑台,栽松育桐,修善祠堂。
2009年,遗址香炉被盗,同年3月,石像惨遭斩首。
董仲舒祠堂遗址历史价值
此遗址陆续出土过石臼、石磨盘、底座,及残碑、陶制品残片和古建筑构件等文物,经初步勘探,地下房基众多。对考证董仲舒当时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近年来,到董仲舒故乡旧县董子祠寻根祭祖的人日益增多,有当地老百姓,有外省市的学者、记者,也有海外董子后裔,如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人士,对提高枣强及衡水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据此,2007年4月16日,枣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加强保护,深入研究董仲舒及其学说,使此文物遗址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特审报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仲舒祠堂遗址其他介绍
“董仲舒祠堂遗址”位于枣强县王常乡后旧县村村西,始于明代,对于我们研究和探讨董仲舒儒学文化和明代祠堂建筑风格等提供了重要依据。董仲舒,枣强人,西汉经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对《春秋》领悟深透。在继承发展传统儒学基础上。创立了新儒学。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确立儒学为国家政治学说。从此开两千年封建社会奉儒学为正统思想之先河,历代封建帝王称他为“阐道醇儒”,世人称“董二圣”。
他的主要著作《春秋繁露》、《春秋决事比》、《春秋决疑》、《举贤良对策》等。现董仲舒祠堂遗址上,保存有董仲舒保护室一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董仲舒石像,置于内。保护室东西8米,南北6米,占地面积为48平方米。遗址,东西长151米,南北150米,占地面积为22600平方米。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韩安甫及妻姚氏施财重修祠宇,明三暗五。匾额“阐道醇儒”,门两侧木雕对联“才贯天人共仰廷陈三策,文兼敦化永传学富五车”,绿瓦盖顶,饰有脊兽,飞檐翼张,雕梁画栋。木雕阁内奉董仲舒石像。院落幽深,苍松参天,东西廊庑各二间,石碑一通。昂首怒目。歇山大门,门楣董子祠,门内一影壁,四周高墙围绕,祠前有一角亭,内立三策碑,左右一古井一池塘,正前方有长方平台,寓意属笔对策。历经风雨沧桑,天灾兵祸,民贫无力修善而倾圮。
地址:枣强县王常乡后旧县村村西
咨询电话:0318—2026053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董仲舒祠堂遗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