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旅游景点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属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衡水市文物保护单位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景点照片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旅游景点介绍

故城县省级国防教育基地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坐落在河北省故城县建国镇霍庄村,是为纪念1942年4月29日冀南党政军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突围战中死难的烈士们修建的,是河北省第一批命名的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概况

  陵园始建于1958年,时为山东省武城县政府建。1986年11月—1987年4月,由河北省政府、衡水地区行署、故城县政府主持重修。全园占地面积12.15亩,门厅宽3.9米,高3.1米,大门上额雕刻有“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9字(由刘志坚书)。园内安葬着213位烈士,建有纪念碑、纪念堂、英雄塑像等。大门内是高4.5米的花岗岩石英雄群雕,重7吨,再现八路军指战员和民兵紧密配合,英勇突围的壮烈场面。英雄们足下是日本侵略者的战刀和钢盔,托起群雕的圆形大理石底座有3个缺口,寓意是英雄们浴血奋战,从3面突破敌人的“铁壁合围”,粉碎了日伪军企图一举歼灭冀南党政军机关、部队的妄想。烈士墓位于群雕西侧,为直径7.5米的圆柱体,顶部为绿色草坪,其内安葬着49位烈士。近有花岗岩质墓碑,碑之阳是“四十九位烈士之墓”镏金大字,碑之阴是《四十九位烈士碑志》,文中称民国31年(1942年)4月29日是中国以少胜多载入战史的重要纪念日,也是49名烈士集体壮烈殉国的祭辰。志文记录了烈士就义的情况。陵园北面是青松翠柏掩映下的单人墓群,安葬着164位烈士。陵园中心矗立着12.72米高的纪念碑,碑体由54块花岗岩和白色大理石火炬组成,雕刻着冀南抗日斗争领导人徐向前、宋任穷、陈再道、王任重、刘志坚的题词。纪念碑后是纪念堂,墙壁用藏青色花岗岩罩面,雕刻着冀南抗日斗争主要历程的画面,悬挂着24块展牌,用绘图表述“四二九”突围斗争的全过程。陵园内还有接待室、碑亭等建筑。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历史背景

  1942年4月29日,侵华日军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临德州,指挥3万多日伪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二九”铁壁合围大惨案。这次合围,敌人搞了两个圈,一是合围邢济路南的临西、邱县、威县一带,重点合围四分区和新四旅。另一个合围圈在武城以北枣强一带,主要合围冀南军区、党委、行署、七旅及六分区党政机关、部队。处在包围圈内的冀南区机关、部队以及学校等,逐步向十二里庄、王洼、郭庄靠拢集中。敌人的包围圈也随之缩小,火力越来越猛,逐步对我形成层层包围。形势越来越严峻,部队首长立即决定率军区机关部队掩护区党委、行署领导和被围困的同志一起,采取宽大正面多层次的大突围。战斗持续到下午两点,天气突变,狂风骤起,尘沙飞扬,天昏地暗,日军的飞机失去了作用,炮火也没有先前那么猛烈,给突围带来了有利条件。骑兵团在团长曾玉良、政委况玉强率领下像离弦的箭一样,向敌人猛烈冲击。骑兵团突到武城大辛庄时,敌人在右侧用猛烈的火力封锁了前进的道路。他们下了战马,徒步接近敌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去,砍倒敌人的机枪射手,冲过大辛庄,终于将阻我之敌打跑,冲开了一条一二千米宽的缺口,大队人马紧跟着冲过去,突破了敌人第一层包围圈。随后又遇敌人第二层包围圈。敌人的一个骑兵部队迎面拦截,骑兵团同志机智灵活,将马隐蔽在沟里,调集了十二挺机关枪,将冲在前面的敌人打得人仰马翻,后边的敌人惊慌失措,调转马头四散退去,部队又乘机冲出了敌人的第二层包围圈。但一部分非战斗部队及地方机关人员,因缺乏战斗经验,多次突围未成被敌人冲散。下午五点,天气好转,敌人汇集到霍庄,丧心病狂地对没有突出重围的冀南军区文工团的文艺工作者、冀南行署财政干校的学生及后勤人员400余人进行了大屠杀,杀害我干部、战士、群众510人,造成“四.二九”霍庄惨案。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其他介绍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位于衡水市故城县县城南30公里处的建国镇霍庄村,东与山东省武城县、夏津县隔京杭运河相望。南、西与邢台市清河县接壤,距省会石家庄270公里。1995年被中共衡水地区委员会、衡水地区行署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省国防教育基地”,2006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

  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10月,由山东人民政府拨款,武城县人民政府主办,在原祖杨公社霍庄村修建了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当时隶属山东省。1964年行政区划后,归河北省故城县管理,1986年11月—1987年4月由省政府、衡水地区行署、故城县人民政府主持重修。全园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门厅宽3.9米,高3.1米,大门上额雕刻有“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9字(由刘志坚书)。园内安葬着213位烈士,建有纪念碑、纪念堂、英雄塑像等。大门内是高4.5米的花岗岩石英雄群雕,重7吨,再现八路军指战员和民兵紧密配合,英勇突围的壮烈场面。英雄们足下是日本侵略者的战刀和钢盔,托起群雕的圆形大理石底座有3个缺口,寓意是英雄们浴血奋战,从3面突破敌人的“铁壁合围”,粉碎了日伪军企图一举歼灭冀南区党政军机关、部队的妄想。烈士墓位于群雕西侧,为直径7.5米的圆柱体,顶部为绿色草坪,其内安葬着49位烈士。近有花岗岩质墓碑,碑之阳是“四十九位烈士之墓”镏金大字,碑之阴是《四十九为烈士碑志》,文中称民国31年(1942年)4月29日是中国以少胜多载入战史的重要纪念日,也是49位烈士集体壮烈殉国的祭辰。志文记录了烈士就义的情况。陵园北面是青松翠柏掩映下的单人墓群,安葬着164位烈士。陵园中心矗立着12.72米高的纪念碑,碑体有54块花岗岩和白色大理石火炬组成,雕刻着冀南抗日斗争领导人徐向前、宋任穷、陈再道、王任重、刘志坚的亲笔题词。徐向前的题词是:“四·二九”反扫荡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宋任穷的题词是:向坚持抗日平原游击战争而英勇牺牲的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王任重的题词是:“四·二九”狂风助战惊天地,红五月阴雨洒泪吊英魂!;陈再道的题词是:烈士业绩永垂青史。;刘志坚的题词是:业绩永存启迪后人。纪念碑后是纪念堂,墙壁用-色花岗岩罩面,雕刻着冀南抗日斗争主要历程的画面,悬挂着24块展牌,用绘图表述“四二九”突围斗争的全过程。陵园内还有接待室、碑亭等建筑。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