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旅游景点

源影寺塔

源影寺塔景点照片

源影寺塔旅游景点介绍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源影寺塔俗称为“古塔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城内西北隅,源影导塔因源影寺得名,始建年代失考,但从塔的建筑风格看,属辽金时期塔形,已被有关专家确定为金代佛塔。历经明清两朝多次重修,才使其保留至今。

  源影寺塔为八角十三层砖木结构密檐式实心塔,底边长4.2米,平面面积为90平方米,塔高36.1米。各层飞椽和角架为木质,其余均为青砖砌筑,雕刻仿木结构。 源影寺塔塔基上建有须弥基座,座上有砖雕斗拱承托着平座,平座的栏板上雕刻着几何图案及优美的花卉纹,平座以上由两层砖雕莲瓣承托塔身。

  2001年6月25日,源影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源影寺塔历史沿革

  源影寺塔的始建年代失考,但从塔的建筑风格看,属辽(916年—1125年)、金(1115年—1234年)时期塔型,已被有关专家确定为金代佛塔。源影寺塔究竟是始建于辽代还是金朝,已很难考证个一清二楚了,迄今只清楚历经明、清两朝多次重修,才使其保留至今。由此可知,塔、井相伴,由来已久,至少已在三四百年以上。

  据考证,该塔建于金代(1115—1234年)。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重修。

  清顺治六年(1649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也曾进行过维修。清代(1616—1911年)亦多次维修。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源影寺塔塔身严重倾斜,顶部坍塌。

  1987年6月,源影寺塔竣工,恢复原貌。重新修复的源影寺塔,完全保持了原有的历史风貌。

源影寺塔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源影寺塔处曾为一座寺院所在地,奇妙的是,寺院的水井就开凿在源影寺塔的西侧,二者仅距3米许。到明朝时,寺名年久失考,寺院被俗称为“古塔寺”;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昌黎知县杨于陛在主持重修寺院时,以塔下有井,而“水自有源,塔自有影”,“水源涵影,影之空涵源”,命寺名为“源影寺”,塔遂称“源影寺塔”,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或二十八年(1902年)知县王思纯曾将源影寺改称“万寿宫”,但一直未能叫响。

源影寺塔建筑特色

  源影寺塔塔基上建有须弥基座,座上有砖雕斗拱承托着平座,平座的栏板上雕刻着几何图案及优美的花卉纹,平座以上由两层砖雕莲瓣承托塔身。

  塔身的第一层较高,周面砖雕重层的天宫楼阁图案。一层楼阁的八面设有假门,楼阁的上部建有楼阁平台,平台上有勾栏、望柱。二层楼阁的八面均设花棂假窗,八转角的两侧共有16个砖雕直棂窗。

  楼檐为砖雕仿木椽结构,平台及檐为上下错落的曲线形,设计造型优美。天宫楼阁以上至第一层塔檐下的转角处作圆形依柱,各层塔檐均由两排木檐飞、角梁构成,并以青瓦覆盖。额及檐部斗拱,平身斗拱为五铺作出45度双斜抄,转角铺作与平身铺作间出华拱一跳,比较特殊,斗拱、檩、枋以上为木质椽飞,上覆布瓦。

  各层檐飞有明显卷刹,角梁下均悬挂有铁质风铎。平座及各层檐下均施砖雕仿木斗拱,平座及第一层的斗拱为双抄五铺作斜华拱,其余均为单抄四铺作。平座补间斗拱为单抄铺作,第一层补间铺作为双抄五铺作,且为45度斜华拱,其余各层补间斗拱为单抄四铺作,双层只用华拱,第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层除华拱外,还出45度斜华拱。

  塔刹由砖砌刹座覆钵和铁质相轮、圆光、仰月、宝珠构成。顶部塔刹为砖砌双层仰莲,上覆以铜质项轮、宝珠收尾。刹座上有砖雕两层蕉叶,其上的两层仰莲托起球形覆钵,矗立覆钵顶端的刹杆串联着相轮、宝盖、圆光、仰月和四个宝珠。

  源影寺塔不仅具有金塔的雄壮气势,而且木椽的使用,加大了出檐,使得造型优美。

源影寺塔其他介绍

  源影寺塔位于昌黎县城内西北隅,因塔所在地有一“源影寺”而得名。源影寺塔为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其建筑结构精细,造型优美,古朴壮观。远望古塔,雄伟壮观,特别是在晚霞辉映时,更显得瑰丽多姿。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源影寺塔”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源影寺塔”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