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旅游景点

中山古城遗址

中山古城遗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古城遗址景点照片

中山古城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一带,是中国北方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中山国古都城灵寿城遗址所在地 ,占地面积46平方千米 。

  中山古城遗址主要由王陵区、都城区和军事驻防城三部分组成 。中山古城遗址发掘出土19000余件文物 ,出土了铜器、陶礼器、乐器和玉器等,还出土了马骨架、漆皮、饰物、军帐、兵器等物品 ,发掘出多座战国早期墓,中山王厝墓出土了万余件精美的青铜器、玉器和其他珍贵文物,获得了珍贵的长篇青铜铭文和全国一件兆域图铜版。为研究战国时期中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及其文化的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实物史料 。

  1988年1月13日,中山古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中山古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

中山古城遗址历史沿革

  周代(前8世纪—前3世纪),中山国三次立国,中山古城遗址两次为都。周昭王十三年(前1040年),周武王分封诸侯,将一远房同宗以姬姓子爵封建于灵寿,建立中山国,灵寿故城(中山古城遗址)为都城。周安王骄二十二年(前380年),西周桓公(即中山桓公)驱逐魏国的统治,第三次建立中山国,故城(中山古城遗址)二次为都城。

  周威烈王午十二年(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中山国子民由陕西向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一带(中山古城遗址)迁徙。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中山古城遗址被村民耕作时发现,出土一块刻有文字的河光石。

  1973年,三汲乡农民在中山古城遗址附近取土,挖出铁器、铜器和其他形状各样的文物。

  1974年10月,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组成中山国考古队,正式对中山古城遗址开展调查和发掘工作。

  1975年—1979年,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对中山古城遗址一号墓、六号墓进行考古发掘,出土文物达19000余件。

  1977年,中山古城遗址内出土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十五连盏铜灯。

  2013年—2014年,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对中山古城遗址张家庙台及其周边约300万平方米、军事驻防城190万平方米以及中山古城内手工业作坊区及其周边约400万平方米的遗址进行全面调查。

中山古城遗址历史文化

  古中山国

  司马迁在《史记》记载:“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中山国文化与燕文化、赵文化,是河北省的三大古文化之一。周代(前8世纪—前3世纪),中山国三次立国,中山古城遗址两次为都。

  周昭王十三年(前1040年),周武王分封诸侯,将一远房同宗以子爵封建于灵寿,此即“姬姓子爵”中山国,初建灵寿故城作(中山古城遗址)为都城。

  周敬王匄二十九年(前491年),中山国灭亡于晋国内乱,邻邦鲜虞同时灭亡。

  周考王嵬元年(前440年),周考王封其弟揭为西周桓公。

  周威烈王午十二年(前414年),周威烈王将原中山国与鲜虞的地盘分封与西周武公,是为中山武公,中山国二次立国,史称“武公初立”,都城顾(河北省定州市)。

  周威烈王午二十年(前406年),中山国被魏国所灭,成为魏的属国。

  周安王骄二十二年(前380年),西周桓公(后即中山桓公)驱逐了魏国的统治,三建中山国,再都故城(中山古城遗址),此即“天子建邦”。经过桓公、成公和礐的励精图治,中山国逐渐强大,多次击败赵国和燕国。

  周显王扁四十六年(前323年),中山国参与赵、韩、魏、燕“五国相王。

  周赧王延元年(前314年),中山国与齐国共同平叛燕国子之之乱,趁机夺取燕国土地,达到鼎盛,拥有战车千辆,兵甲过万,成为七雄之外较为强盛的“千乘之国”,其疆域范围北至保定唐县一带,南至邢台北部,西至井陉、盂县一带,东至衡水地区西部,石家庄市的大部地区都是古中山国的国土范围。

  赵惠文王三年(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归属赵国。

  从鲜虞最早见于史籍至中山国最终亡国,共历时478年。中山古城遗址是中山国的最后一座都城,由中山国桓公所建,前后长达80多年。在三汲村的村北有一座土丘,是中山国的桓公墓,陵墓已经被开掘,出于保护的目的,已被回埋。

中山古城遗址遗址特点

  建筑布局

  中山古城遗址呈矩形,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1300米,城东有连接松阳河与澽沱河的漕运河、白涧沟和漕运码头,城内旧存有八角井、养鱼池等遗迹,分布有北城东、南城东、东城南、西城南、城西五个村庄,主要由王陵区、都城区和军事驻防城三部分组成。

  王陵区,位于中山古城遗址西边,内有中山王和王后(哀后)的墓,周围区域是贵族与平民墓地,都保存着原有的历史风貌,东堡城存西、北、东三面城垣和召王台,祭祀区位于平山县两河乡境内滹沱河与南甸河交汇处的一个土丘上。

  都城区(主城区),分为东城和西城,东城区大致分为北部宫殿区和南部手工业作坊区和居住区,宫殿区的西侧有座“小黄山”,可以作为观望敌情、燃放烽火的制高点,也印证了“中山”的国名,中部和南部为手工业区。位于今访驾庄村的中山国都城城垛(俗名簸萁掌)是东、西城的分界线。

  军事驻防城,城址城垣依自然地势夯筑而成,存西、北两面城墙和东南、东北城角,北高南低,地上部分已荡然无存,地下夯土城基尚在。从夯土城基看,西城墙最宽处40米,隔墙最窄处25米,夯土城墙是由土混合米汤,每6厘米一层打夯而成,城墙有10多米高。自城内赵王台至正定新城铺城直线上存五座烽火台。

中山古城遗址获得荣誉

  2021年12月24日,在河北省田野考古汇报会上被纳入“河北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名单。

中山古城遗址其他介绍

  中山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滹沱河北岸。

  中山古城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兴建的都城遗址。中山国是中国春秋末年由鲜虞人建立的一个小国,战国初年逐渐强盛起来,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和燕、韩、宋等国同时称王,凡三十年,自武公始立至赵、燕、齐三国灭中山国,历时120年。

  1974~1978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中山古城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发掘,探明了城址的平面呈不规则的三角形,面积约60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二城,东城是宫殿区和手工业作坊区,西城北部和西城外为王陵区,南部为居民区。

  在王陵区内发掘出两座大型的陵墓,两墓东西排列,西侧的1号墓为中山王厝墓,东侧的6号墓,墓主至今不明。两墓的地面均有夯筑的巨大封土堆(坟丘),其上再筑享堂等墓上建筑。1号墓的封土堆东西宽92米,南北长110米,高约15米,自下而上成三级台阶状,从砾石散水和柱洞的情况判断,这是一座周绕回廊、上覆瓦顶的三层台榭式建筑。墓的两侧各有2座陪葬墓,封土前有对称排列的车马坑、船坑和杂殉葬坑。墓室为中字形,中间是方形的椁室,南北长14.9米,东西宽13.5米,南、北方向各有一阁墓道,全长110米。6号墓规模略小,但形制相同。

  两墓0出土随葬品19000余件,其中有青铜礼器、陶礼器、漆器等,其中很多器物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如金银镶嵌龙凤形铜方案,器足以四只伏卧的小鹿承托一圆圈,圆圈之上是蟠螭绕成的四龙四凤,龙顶之上又承托一方案;十五连盏铜灯,高84.5厘米,形状就像是一棵大树,树上攀援着游戏玩耍的群猴,树下立二人仰面挑逗,造型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妙趣横生;中山王厝铜壶和嗣子铜壶共有铭文1101字,确切记述了墓主人和中山国世系及有关的史实,是研究中山国历史的重要史料。此外还有银首人俑铜灯、银镶嵌双翼神兽等,均为精美非凡的艺术珍品。(国家文物局)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中山古城遗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中山古城遗址”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