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旅游景点

石家庄毗卢寺

石家庄毗卢寺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家庄毗卢寺景点照片

石家庄毗卢寺旅游景点介绍

河北省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毗卢寺,别名毗卢禅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杜北街道上京村东,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5年),后经宋、金、元、明、清朝修缮,其中明弘治八年至明嘉靖十四年(1495~1535年)进行了大规模重修,寺院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因寺内主殿供奉毗卢遮那佛而得名。

  毗卢寺坐北朝南,从南到北依次为山门、释迦殿、钟楼、鼓楼、毗卢殿等建筑,其中释迦殿和毗卢殿为明代遗存建筑,其余建筑为20世纪80年代重建。 毗卢殿和释迦殿内保存200余平方米明代壁画,毗卢殿内为少有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水陆画,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壁画”之一。

  1982年7月23日,毗卢寺被河北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1月20日,毗卢寺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毗卢寺历史沿革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魏晋时期迅速发展。隋唐时期,佛教文化发展到极盛。唐开元初,天下诸州寺院总数达5300余所。天宝年间,唐玄宗皈依佛门,佛教备受统治阶级推崇,毗卢寺就建在这一时期。

  据明万历《真定县志》、清乾隆《正定府志》及清光绪《正定县志》载,毗卢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5年)。

  据毗卢殿内的石供台上的重修题刻及重修石碑碑刻,宋宣和二年(1120年)、金皇统元年(1140年)、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金承安二年(1197年)及元至正二年(1342年),毗卢寺历经修缮。

  明弘治八年(1495年)至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因殿宇残破,毗卢寺主持无碍道住等人大规模修缮、扩建毗卢寺,重修了天王殿、释迦殿、毗卢殿、祖师堂和伽蓝堂,新建了钟鼓二楼、禅堂、东阁楼等,达到了毗卢寺历史上僧侣人数、建筑规模、田产及佛事活动影响的最高峰。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至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无碍道住法孙等人修缮毗卢寺。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至清道光元年(1826年),毗卢寺历经修缮。

  民国年间,钟鼓二楼、禅堂被毁。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现代文艺评论家王朝闻实地考察毗卢寺后,建议政府重点保护,此后毗卢寺收归国有,交由上京村代为管理。此时的毗卢寺已然破败,天王殿梁栋倾颓,钟鼓二楼仅剩柱础,释迦殿、毗卢殿的彩绘壁画也在风雨侵蚀中黯然失色。

  1959年,修葺石津灌渠时,原天王殿被拆除。

  1979年,石家庄市文化局开始接管毗卢寺。

  20世纪80年代,毗卢寺择址重建山门,由于地形限制,后建山门偏离中轴线而偏隅东南。重建照壁、伽蓝堂、祖师堂、钟鼓二楼,大修释迦殿、毗卢殿。毗卢殿后禅堂只留殿基,因型制无处可考而未再修复,禅堂后新建展厅。

  1995年,毗卢寺管理处成立,专门负责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此时的释迦殿壁画已经严重漫漶脱落,且西墙曾开过的两扇窗户破坏了壁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1999年和2000年,国家两次拨款对释迦殿、毗卢殿进行了揭顶大修,并对两殿的彩绘壁画予以临摹、加固和防潮处理。

  2006年,石家庄民间画家姚淑龙开始临摹复制毗卢寺壁画,历时10年,运用白描、上色、沥粉贴金等技法,将200多平方米的壁画原比例再现于纸上。

  2009年,毗卢寺管理处更名为毗卢寺博物院。

  2012年6月,毗卢寺博物院邀请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开展数字化工程,以1∶1比例记录壁画原貌,次年竣工。

  2017年4月,毗卢寺壁画修复工程开工,该项目由敦煌研究院设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施工,2018年10月竣工。

毗卢寺历史文化

毗卢寺寺名含义

  “毗卢”为毗卢遮那、毗卢舍那佛的省称,密宗称大日如来。“毗卢”二字为梵语,意为佛光普照。因寺内主殿供奉毗卢遮那佛,故名“毗卢寺”。

毗卢寺宗教文化

  据毗卢寺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的重修碑碑阴记载,寺庙应为佛教“临济正宗”禅宗寺院,且毗卢寺与临济宗祖庭—临济禅院相距近也为佐证。

  此外,毗卢寺正殿毗卢殿所供奉的主尊佛为毗卢遮那佛,是佛教密宗本尊,因此还有毗卢寺在其法系上传承佛教密宗一说。

毗卢寺传说轶事

  关于毗卢寺,有很多传说。

  据上京村老人讲述,从前毗卢寺前面是一片洼地,夏季暴雨时雨水汇集到洼地,但很快无影无踪。村里人认为,毗卢寺和毗卢佛祖所在之地正是九龙聚首之地,龙可治水,故不用担心水患。

  相传,明代画家唐伯虎早年进京赶考途经毗卢寺时,留下一幅墨宝《玉皇大帝》。为了纪念唐伯虎,老百姓便把原来“尚京村”改名“上京村”,取上京赶考之意。

毗卢寺壁画绘制

  据弘治十八年(1505年)《诵次重修大毗卢寺功绩圆满庆读碑记》记载,天王殿壁画绘制于明弘治年间,画匠有巩仲颜、刘子文,塑画匠有巩大宝、巩敏等人,后已毁。

  据释迦殿正脊平梁下的墨书题记和毗卢殿前后的明弘治、明嘉靖碑文记载,毗卢殿、释迦殿壁画绘制于明正德、嘉靖年间,画匠有王淮、张保、何安、宋太,塑画匠有巩大宝、巩玺、巩仲岩、巩介、郭臣、巩赵。其中,毗卢殿壁画是依据悬挂的水陆画组画(最少120幅)粉本绘制,而这些组画已失落。

  据明万历碑、清乾隆碑和道光碑记载,释迦殿壁画在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和清道光六年(1826年)曾数次重绘、补绘,故释迦殿壁画最终呈现出糅杂的明清风格,与毗卢殿的明代壁画存有差异。

毗卢寺活动建设

  建国前,毗卢寺主要的佛教节日与庙会有“佛诞日”、“佛成道日”、“佛涅榘日”、“无遮会”。最重要的佛事法会是七月十五日为追荐亡灵而举办的“孟兰盆会”(又称“水陆法会”)。

  建国后,毗卢寺属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寺内没有僧人,不举办佛教法事活动,但民间宗教、信仰活动时有开展。

  1995年毗卢寺对游客开放后,每月的初一、十五,石家庄周边香客前来进香;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八,毗卢寺庙会举行。

  此外,毗卢寺博物院收容有方北村的两尊关公石像,每逢毗卢寺庙会,或五月十三关公诞辰,九月十三关公忌日,乃至四月初八日关公受封日,方北村村民来到毗卢寺祭拜关公。

毗卢寺学术研究

  《印象毗卢寺》是专题研究、系统讲述毗卢寺壁画的学术著作,为毗卢寺博物院宣教部主任武育红所著。

石家庄毗卢寺其他介绍

  毗卢寺创建于唐朝天宝年间,宋、元、明各朝均曾重修。原来规模较大,建筑较多,现仅存释迦殿(前殿)和毗卢殿(后殿)。毗卢殿中央佛台上供奉的是佛教的本尊主佛毗卢遮那(印度语,意为光明普照),故该寺称为毗卢寺。

  毗卢殿的壁画画风,承袭了我国古代壁画的传统画法,技法娴熟,线条潇洒自如,色彩艳丽,人物形象生动逼真,主次分明,层次井然。壁画赋色以石绿、朱红为基调,从强烈的对比中取得调和,色彩丰富而和谐。使用的颜料以矿物质为主。这些颜料稳定性好,保存时间长,虽已经历了几百个春夏秋冬,但色彩至今还很鲜艳。壁画还大量使用沥粉贴金,整个壁画看起来艳而不俗,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毗卢寺壁画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技艺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对研究古代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以及古代美术史和传统绘画艺术都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古代壁画遗存中的宝贵珍品。

  毗卢寺壁画与甘肃敦煌、北京法海寺、山西永乐宫壁画并城为中国“四大壁画”,但其他三家只是某一教派的代表,惟有毗卢寺壁画集儒、佛、道三教于一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风雨雷电以及人间先贤圣人都被神化成人们信仰的对象。

  地址:石家庄市杜北乡上京村东

  类型:古迹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311-87775241

  开放时间:8:00-22:00

  门票信息:门市价:10.0元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石家庄毗卢寺”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上京村——上京(shàng jīng )位于市郊西北连缘。东北隔石津渠总干渠和石岗公路与前、后杜北相望,西北与获鹿县贾村接壤,西南与小马村为邻。 1965年夏在北焦砖场出土一块唐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孙氏夫妇墓志方砖,上载有"石邑县尚京乡"之名。现存后太保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重修圣佛寺碑记》以及上京明清时代《重修毗卢寺碑记》均为"上京村"。由此可见,"上京"系由"尚京"谐音演变而来。 该村原属正定,后属获鹿。1…上京村详细介绍

我要对“石家庄毗卢寺”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