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国墓地旅游景点介绍
邢国墓地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葛家庄,发现于1993年。墓地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500米,总面积100万平方米。在此范围内密集分布着两周诸侯、贵族墓葬,先商及商代中、晚期遗址,共发现墓葬500余座。
截至1999年,邢国墓地共发掘大型墓葬6座,其中包括邢侯墓、邢侯夫人墓及春秋时期的大墓等。中小型墓葬500余座;大型墓葬和部分中型墓葬有陪葬车马坑35座,发掘面积共计4200平方米,发现房址6座,窖穴、灰坑120余座,出土青铜器、金器、漆器、玉器等各类器物1500余件,重点保护区域范围内密集分布着西周邢侯、贵族墓葬,先商及商代中、晚期遗址。邢国墓地的发现为深入研究先商文化及商族起源、祖乙迁邢地望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006年,邢国墓地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邢国墓地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
邢国墓地历史沿革
邢国墓地始建于西周时期。
1993年,在邢台市信都区葛家庄发现一处墓葬群,其发掘后的墓道和墓地遗址已被回填保护。
1997年,共发掘大型墓3座、中小型墓30余座,其中西周时期20余座,春秋时期的墓葬2余座,出土一批珍贵文物。
2016年,邢台市启动邢国墓地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工作,将遗址密集区建设成为考古展示区,基本还原邢国墓地的历史原貌,并在文物保护基础上,体现旅游的元素,远期将建设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邢国墓地文物特点
邢国墓地已发现两处,一为葛庄邢国公室墓区,二为南小汪遗址区内发掘清理的百余座西周墓葬,虽为中小型墓,贵族墓葬亦有零星发现。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大型墓多为甲字型,墓向多为南北向,有墓道,呈斜坡式;亦有中字型大墓,春秋时期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墓坑。大型墓均分布在墓地中部,周围分布有车马坑和小型墓葬。中小型墓规格多在4×3米、2×1米,深3—5米。
邢国墓地发现数量可观的灰坑,窑穴以及半地穴式房基。灰坑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特殊,规模较大,有的灰坑直径近10米,这些大型灰坑的底部平整,平面形状多为圆形,圆角方形。葬式多为仰身直肢,亦有侧身曲肢葬。
邢国墓地其他介绍
邢台墓地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西南。
据史料记载,邢侯名姬苴,是周武王之弟周公旦的第四个儿子。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封周公旦四子姬苴为邢侯,建立邢国统辖邢地,公元前661年,强狄犯邢,侯迁都夷仪,外藉齐兵,内聚士气,几经争战大胜,为庆功建邢侯之台。邢台之称,原源于此。
1993年被发现,总面积100万平方米,为西周时期邢国的墓地。一在葛庄邢国公家室墓区,一在南小汪遗址内。大型古墓分布在墓地中部,周围分布有车马坑和小型墓葬。葬式多为仰身直肢,亦有侧身屈肢葬。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由于早年盗扰严重,器物组合不甚清楚,以鬲、罐最为常见。此外发现幸存下来的有铜器、玉器、石器等;铜器有青铜鼎、戈、剑及青铜工具。玉器有戈、圭和玉质的动物模型等。1997年共发掘大型墓3座、中小型墓30余座,其中西周时期20余座,春秋时期的墓葬2余座。西周时期墓葬中大型墓形制有甲字形、中字形两种,中小型幕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M202为大型甲字形墓邢侯墓墓道,全长35米,墓室长6、宽4米,早年遭严重盗掘。墓道与墓室连接处随葬6辆车,出十一批精美的车马器。该墓周围有马坑四座,葬马12匹。这批墓葬均遭严重盗掘,但仍出土一批珍贵文物,随葬品主要有铜、玉、原始青瓷、陶、石及蚌器等。铜器有戈、贝、车马器等;玉器多为各类动物形象,如鱼、蝉、猪、龙等;原始青瓷器主要有尊、豆、器盖等;陶器有雨、篮、罐、豆、器盖等。春秋时期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墓坑,出土遗物有扁、豆、罐等。
截至目前已发掘大型墓葬6座,其中有邢侯墓,邢侯夫人墓,赵襄子墓;中小型墓葬500余座;近10位邢侯的墓葬。
邢国墓地是一处由商代遗址与周代墓葬共存的文化遗存,出土了大型青铜器、金器、漆器、玉器等。邢侯墓地的发现解决了学术界争论多年的邢国地望问题,邢侯都城就在当今的邢台市区或附近的郊区。邢侯墓地中先商遗址的发现,为先商文化的深入研究及商族起源提供了考古新资料。中商遗址的发掘,为佐证商祖乙迁邢之地即为今天的邢台提供了一批实物资料。
2006年邢国墓地作为周代的古墓葬,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邢国墓地”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