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旅游景点

凤林古城遗址

凤林古城遗址属于文化旅游景点
凤林古城遗址景点照片

凤林古城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成富乡凤林村境内遗址

  凤林古城遗址属铁器时代遗址。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双鸭山市友谊县成富乡凤林村西300米处。80年代初期,考古工作者在以友谊农场为中心的1888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距今2000年左右的汉魏时期古城、古居址181处,其中古城62处,古居住址119处。

凤林古城遗址历史之谜

  和它一样,谜一样出现在世人面前的还有在三江平原上已经被发现的那750多座古城。据考古的初步考证,这批数目庞大的古城大都属于同一时期,也和凤林古城一样,什么人所建?什么原因废弃?到现在还没有谁能给予一个合理的说法。

  但毫无疑问,750多座城中,凤林古城的中心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据王学良介绍,凤林古城的正南,隔七星河,与之形成拱卫之势的是炮台山古城,面积达60万平方米,有3重圆墙,并有两个耳城,4个城门都有翁门,可见其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凤林城的西面,是兴隆山遗址群,现可见9城6址。古城东北是跃进古城,西南的保安古城发现了一个30厘米周长的铁犁片,这个龙江第一犁和凤林古城中发现的农作物碳化物至少证明一点:这一历史时期的农耕已经与中原地区一样达到成熟期。

凤林古城遗址古城传说

  对以凤林古城为首的这一批汉魏时期古城遗址的研究还是一片处女地。我们东北原著民族赫哲族中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西勒欣思河(赫哲语,今松花江支流七星河)附近有一个“巴如古苏霍通”,城主叫木竹林,木竹林的母亲那丹格格在萨哈林乌拉遇上了青年猎人木耳阿勒汗,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生下了儿子木竹林。木竹林神勇无比,少年时候就骑着大鳇鱼沿西勒欣思河进了松花江,再回来时,领着4个“德窦”(赫哲语,夫人),4位夫人个个本事了得,可以变化无常。在夫人帮助下,木竹林一路西征,攻打下大片江山,平定天下后,返回了巴如古苏霸道,成为民族的女神。

  在赫哲语里,“巴如古苏”是“对面”的意思,“霍通”既是“城堡”。凤林古城在当地民间传说中就叫对面城。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目前,我们无法得知的是,在某一年,凤林古城的原著居民似乎在某种特殊原因之下,从容地离开了城市。走的时候,妇女们还把珍贵的珠宝藏在了炕洞里。人们离去,还盘算着回来的那一天,然而,回家的路是如此的漫长,至少1700多年过去了,那群原著居民还不曾归来。倘若,时空真的可以穿越,那古城的居民归去来兮也难再重回居所——就在他们撤出城堡不久,一场大火毁掉了他们所有的房屋。木制的屋子,坍塌了,尚在房中的陶器、石器、铁器尽数掩在了灼热的灰炭之中。灿烂辉煌的凤林古城,从历史的长卷上被无情地抹去了。那曾经建立了数以千计城堡的未名王国,和它的都城一样,消散在风中,留给后人的是诡秘和神奇。

凤林古城遗址生态环境

  凤林古城遗址座浇在友谊县成富乡凤林村西约300米处的岗地上,南濒七星河,其地理坐标在东经东经131°50′45",北纬46°36′13",海拔83.9米,七星河两源自完达山脉那丹哈达岭东麓,东源于完达山脉岚樟山南麓。

  凤林古城遗址文化旅游观光区处于三江平原南缘与完达山北麓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南山地(海拔847.3米)向燕北逐渐过渡到平原(海拔50米左右),其间形成多种地形地貌。南部涂山坡陵合河,林木葱郁,城山区坡平缓,溪涧长流,是生长人参和放鹿、养蜂的良好场地;平原地带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适应农作物的种植。

  本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最低气温一月份,月平均气温—20℃;最高气温八月份,月平均气温22℃。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无霜期130天。

  森林覆盖地带主要有柞、杨、柳、松、榆等;草野自然植被主要为属于兰科、禾木科、萄科的小叶樟,芦苇、草等。土壤分别为黑钙土、棕壤土、草甸土、沼泽土。凤林城址迆东地带温地资源十分丰富,动植物及鱼类、鸟类种类繁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星河温地自然保护区。

  凤林古城遗址自被汉魏末叶自挹娄人废弃并遭湮没后,因人迹罕至,1500年来,古城周围广大地域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基本得到保护。

凤林古城遗址布局结构

  从凤林村往西300米,穿过一片耕地,是一片茂密的树林,透过这,依稀可以看见重重叠叠的土墙,蜿蜒曲折,着就是凤林古城。古城的面积约为120多万平方米,长6130米,有高矮两座墙,和深浅两到濠,在城内又有城墙分成9个区,第七个是正方形的,位于中心区域,周长是490米,其中保护完好的只有第6城区。

  凤林古城总体呈不规则形,外围周长6,000余米,总面积约1,136,250平方米,全城以中部方城为中心,共分为9个城区,似“九曲连环城”。

  第六城位居中心,呈正方形,东墙长116米,南墙长112米,西墙长124米,北墙长119米。墙残高2-4米。城四角有角楼址,4个马面设在每面墙中部。角楼、马面向墙外伸出5-10米不等。城外护城河深3-4米,宽16-18米。

  城墙为夯土板筑,很坚固。六号城较各城面积大,城墙高,可能为部落首领住所。各城的内外都有许多半地穴式居址,深1米,长5-10米,宽3-5米,出土有陶罐、陶碗和双耳铜?、小铜锺、铁箭头,还有玉器、玛瑙等饰物。从各城的布局看,当时的居民约有数万,已结束了游牧,进入定居,农业、养畜业、制陶业和纺织业都达到一定水平,在组织上也初具国家的雏形。经考证,居民为满族的祖先挹娄人。

  其中七城区位于全城中部,近正方形,边长112—124米,面积2.8万平方米,四面单垣单壕。城垣顶宽近3米,基宽15米,高近4米。护城壕上宽15米,下宽3米,深约4米,城垣四角各有一角楼,四面各有一马面。

凤林古城遗址规模

  凤林古城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成富乡凤林村西南,它总体呈不规则形,外垣周长6000余米,大部分为三垣二

  壕。城址总面积约1136250平方米,该城由内城垣围隔成9个城区,城城都有护城墙、护城河。其中第九城四个城角楼和中间突出的马面型尤为明显。第七城区较为特殊,它近似方形,单垣单壕且附有马面等。

凤林古城遗址其他介绍

  早在1800年前,满族祖先挹娄民族就生息繁衍在这块黑土地上,在漫长岁月中,先民们采集渔猎,拓荒农作,用勤劳的双手谱写了第一部拓荒史。

  凤林古城遗址公园位于七星河左岸友谊县成富乡凤林村西南1.4公里,与隔七星河相望的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址,俗称“对面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省唯一一处汉魏时期规模最大的王城城址。

  2000年10月,双鸭山市七星河两岸凤林古城、七星祭坛遗址文物出土,证实凤林古城遗址是两千年前汉魏时期挹娄人王城之所在,七星祭坛是东北亚最大天文星座祭祀场所遗址。经考证,两古城是三江平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山城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黑龙江的文明之光。

  凤林古城总体呈不规则形状,外城垣周长约6300米,内城垣约近400米,总面积113万平方米。该城共有九座城区,似“九曲连环城”。

  凤林城址的第七城区是全城的中心,近似正方形,边长112—124米,面积约2800平方米。四周单垣单壕,垣顶宽3米,基宽15米,高4米。四角设有角楼,每边城垣外侧中部各设一座马面。

  其它几座城区,由于农场机械化作业,现已变为耕地,文物遗迹被夷为平地。此前文物工作者对七城区先后进行四次考古发掘,挖掘面积3580平方米,揭露房地39座,出土石、铁、陶、骨器等各类文物1600余件。据考证,凤林古城是目前所知汉魏时期东北三江平原发现的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宫城与宫殿出现最早,且保护最好的城址,比渤海国早500年,比阿城金上京早900年。

  根据城址建筑和出土文物推算,当时这里的人口已达10万之众,可以看出,那时这里的农业生产、制陶业和纺织业已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并且初步呈现出了国家的雏形。据专家考证,宝清境内的炮台山城址实为北斗七星祭坛,北斗七星祭坛的位置与规模证实了凤林城址是一座王城。

  凤林古城和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遗址,是同一城市被七星河分为南北两部分,“王宫居北,祀天为南”符合古代北主政,南祭祀的封建传统礼制。可以说,凤林古城遗址的发现,打破了“北大荒亘古荒原无人烟”的传说,改写了三江平原拓荒史,填补了黑龙江省区域汉魏时期历史的空白。对于研究古代黑龙江区域国家的出现及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址: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凤林古城遗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凤林古城遗址”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