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叉墓旅游景点介绍
元叉墓位于洛阳市以北孟津县朝阳乡前海资村洛孟公路两侧。据《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记载,该墓主人是魏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冀州刺史江阳王元叉,墓志于1925年阳历3月26日出土。同时出土陶器等数百件。
元叉墓概况
元叉墓冢系夯筑,呈圆形,高约20米,直径35米,冢背面有一长方形盗洞,穿透墓室北壁,墓内积土厚约2米。墓室正方形,穹窿顶,全为双复双券。南北长7.50、东西宽7、高约9.5米,墓室东西各有一假耳室。室的南部为拱形砖券甬道,长7、宽2.50、高3.50米。甬道顶部与壁上的彩绘保存尚好,但因甬道上部被一盗坑破坏,加之历年雨水浸蚀,壁画已模糊不清。没有封门砖痕迹,门外是斜坡墓道,经钻探得知长30、宽3米。墓室四壁和顶全用白灰涂地,上施彩绘。因解放前盗墓人将墓四壁壁画全部破坏,内容不详。穹窿顶“天象图”由于高9.50米,才得以幸免。银河纵贯南北,河中涂有浅蓝色波浪,以示“天河”。星象图画有星辰300左右,星象呈小圆形,较多有线相连,绝大多数星宿名称可以辩识,此图当是我国考古发现中年代较早、幅度较大、星数较多的一幅“天象图”。它比著名的《苏州石刻天文图》早约700年,比《新仪象法要星图》早约500年,比《敦煌星图》早约400年,这对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学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1986年11月21日,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元叉墓历史价值
墓主元叉,《魏书》有传。叉字伯隽,道武皇帝玄孙,太师京兆王世子。由于胡太后的赏识,屡经升迁,掌握国柄,主宰生杀大权。后因政变未遂,罢官为民。旋于北魏孝昌二年三月二十四日被胡太后毒死,年四十一岁。因元叉妻是胡太后之妹,故元叉死后殡葬从优,“赐以明器,发卒卫从,字都及墓”,并追赠“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上书令冀州刺史”,后又改封“江阳王”。志、传所载与墓葬一致,地点也和志载相合。
1974年,洛阳博物馆派人对此墓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墓室积土的面上有墓志盖一角,经与《汉魏南北朝墓志集粹》核对发现,此志盖与元叉墓志左下角基本吻合,经实际粘对,完全无误。这座墓的具体年代应是北魏孝昌二年,即公元526年。
元叉墓其他介绍
元叉墓
类别:古墓葬
时代:北魏
地址:孟津县朝阳镇
公布时间:1986/11/1
公布批次:第二批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元叉墓”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