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夏故居旅游景点介绍
邓中夏故居,位于湖南省宜章县太平里乡邓家湾村,距县城约15公里。故居座东南朝西北,主体建筑采用湘南民间四房三间两层砖木结构制式,青砖墙体、青瓦屋面、木板楼阁,建筑面积为132.9平方米。
1894年10月5日,我党重要的创建人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中国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的杰出领袖邓中夏就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右厢房前间为邓中夏父母卧室,后间为兄嫂卧室,左厢房前间为叔婶卧室,后间为邓中夏卧室。
故居始建于晚清,1944年国民党中央军将其烧毁,仅剩墙基。1983年,地、县两级拨出专款将故居按原貌修复。1994年,在邓中夏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湖南省文物局又拨出专款对故居进行全面修缮,并将正厅及厢房举办《邓中夏同志生平展览》和复原陈列对外开放。1996年1月4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邓中夏故居发展历史
青砖、小瓦、尖山顶,垂脊墙……6月28日,全面修复后的的邓中夏故居迎来了第一批游客,游客争相在故居前合影留念,在感受革命教育的同时,游客对这座具有典型湘南民居风格的建筑赞叹不已。
邓中夏是我党早期的一位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故居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城东北7公里处的太平里乡邓家湾村。邓中夏故居始建清同治元年(1661年),采用湘南乡间特有的四房三间两层砖木结构民居制式,正面墙体为青砖勾缝,两侧及后墙体为白灰粉饰,屋面为小青瓦,尖山顶、前后出挑垂脊墙。总占地面积为132.9平方米。1894年10月5日,邓中夏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代。1916年,在湖南高等师范学校读书的邓中夏回到故居与原配夫人杨贤怀完婚。1919年,在北大求学的邓中夏回到家乡,在这里给乡亲宣讲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爱国道理。
据宜章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介绍,邓中夏故居于1944年被侵华日军烧毁,仅剩墙基。1983年按原貌修复,之后,在1994年和2003年进行过修复。今年这次修复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总投资达30余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维修加固了故居房屋基脚,复原了墙面和瓦面,挑高了厅屋。笔者在故居现场看到,除了对故居主体进行全面修复外,室内展示内容也丰富了许多,增加了30多幅珍贵照片和一批实物,陈列面积由原来的10㎡扩大到现在的30㎡。整个展板分为“少年不凡、志在千里;五四先锋、热血救国;传播真理、建党功臣;工人领袖、指路明灯;投身武装、驰骋湘鄂;宁折不弯、献身真理;青山不老、精神永驻”7个部分,对邓中夏生平事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游客在这儿可以详细地了解这位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一生慷慨的革命生涯,接受革命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邓中夏故居其他介绍
邓中夏故居位于郴州市宜章县太平里乡邓家湾村。
邓中夏(1895—1933),1895年10月5日诞生于此。1907年,他在本乡樟桥小学读书。1911年转入宜章县立高等小学。1915年夏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在长沙结识了毛泽东、蔡和森。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19年参与组织领导五四-。8月回宜章,向革命师生宣传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年10月,在李大钊的领导下,邓中夏与张国焘、蔡和森等一批进步骨干创建了北京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参与了中共“一大”的筹备工作。组织、策划了长辛店、开滦煤矿工人、京汉铁路工人大-,参与领导了举世闻名的省港大-。历任中共二、三、五、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1927年参加中共中央八七会议,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3年5月在上海工作时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同年9月在南京雨花台壮烈牺牲,时年39岁。
故居是典型的湘南民居制式,一进四间,正中为客厅,是吃饭和会客的地方。左厢房前间是中夏叔婶住房,后间是邓中夏1925年与原配夫人杨贤槐结婚时的住房,里面现存列有邓中夏生前使用过的雕花大床、斗浆花被、箱笼衣柜等。右厢房前间是邓中夏父母住房,后间是邓中夏哥嫂住房。占地面积132.9平方米,青砖青瓦两层砖木结构。
1994年,在迎接邓中夏诞生百周年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了“邓中夏故居”匾额。
邓中夏故居于1996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邓中夏故居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邓中夏故居”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