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旅游景点

碧泉书院

碧泉书院景点照片

碧泉书院旅游景点介绍

  碧泉书院位于湘潭西南的隐山,隐山群峰连绵,其间有小山名曰盘屈石山,高约百米许。山下有泉,其色湛蓝澄碧,既非天光倒影,又非草树回映,乃此泉自具之色。人们因其颜色而呼之为“碧泉”,或曰“碧泉潭”。

  南宋建炎四年(1130),太学博士、理学大家胡安国因避金兵南侵之乱,携季子胡宏来此,创建了碧泉书堂。他在这里遍置竹石花木,使之四时恒荫,景色宜人。绍兴八年(1138)四月,胡安国去世,理学大师、文学大家胡宏子承父业,传其湖湘学,将书堂修缮扩大,改名为碧泉书院,并作《碧泉书院上梁文》以纪其事。绍兴十一年(1141),胡宏有感于“人希探本”而创立了他的性本论儒学观,于是在碧泉潭上建“有本亭”。

  光绪刊《湘潭县志》描写了当时有本亭的情况,“是自胡安国居碧泉,胡宏又作有本亭于泉上,有竹石花木之胜。绍兴中,朱震与胡安国禊饮碧泉,叹其胜概,比诸李愿之乐盘谷”。

  碧泉书院其建筑采取中轴准心,两厢对称,多重院落组合,对内开敞,对外封闭的形式建成。建筑格局也是以头门、明伦堂、讲堂、文昌楼为中轴,两厢角门、考棚、肆业所相对称的形式组成。

  碧泉书院虽然地处偏远,但因有一代鸿儒隐居其中,便“寓在深山多客人”了。当时许多同僚和士子纷纷造访,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遂形成了“远邦朋至,近地风从”的景象。胡安国、胡宏父子在此辛勤耕耘了31载,张栻在碧泉书院读书期间,曾命其书斋为“南轩”,因而日后自号“南轩”。胡安国、胡宏等在研究、传授“二程”学说的基础上,开创湖湘学派,湘潭碧泉书院遂成为湖湘学派的发源地。

  乙亥刊(1995)《湘潭县志·人物》对胡安国称赞说:“胡安国讲学碧泉,传学胡宏及弟子。胡宏传学张栻。张栻湘中门人众多,仅见于《岳麓学案》的即有33人。他们先后讲学于碧泉、岳麓、南岳等书院,培养大批学者,形成胡氏学派,一称‘隐山之学’。黄宗羲称‘湖南学派’,说‘湖南一派,在当时最盛’。也称‘衡岳湖湘之学’或‘湖湘学派’。王闿运称‘潭学’,说‘胡开潭学,朱张继响’;又说:‘道学开自周敦颐,乡邦无传其学者。至安国及子寅、宏来发明之。湖湘之学,比于关洛。’湖湘学派研究传统理学,有历史局限性,但提倡修身为学,主张经世致用,重教化,讲名节,轻利禄,憎-,对湘潭乃至湖南的人文教化和道德风尚有深远影响。”

  胡宏逝世后的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4),随着湖湘学子的群体北迁长沙岳麓书院,或县域县学,碧泉书院渐趋冷落,甚而出现了“书堂何寂寂,草树亦芊芊”之景。南宋末年,书院在战乱中被焚,元代又由里人衡氏修复,元末又毁于兵火,明万历四年(1577),周之屏(湘潭县射埠人)予以重修,并读书讲道其中。明崇祯年间,县人唐斋君再次重修,清顺治五年(1649)书院不幸又毁于兵火。不久,唐世征避兵乱来碧泉定居,他有感书院的荒废,与胡宏后裔胡愚商议复修。待唐世征于顺治十八年(1662)考中进士,担任山西玉县知县时,至康熙初书院方复修完毕,并作《碧泉书院记》以志纪念。“大跃进”和“文革”期间,书院遭到彻底毁坏,1982年书院最后被拆除,成为民宅基地。

  当然,由胡安国父子开创的忧国忧民、安邦治国、躬行实践的学说在湖湘落地后,经与湖湘士民坚韧强悍、勇于担当、务实奋进的士风、民性完美结合,便发展成了独特的湖湘文化——这成了湖湘人民代代传承的生命印记和宝贵遗产。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碧泉书院”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碧泉书院”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