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文昌书院旅游景点介绍
文昌书院位于湖南祁阳。明万历十二年(1584)(一作十六年),在天马山南麓(前临湘江),邑人、铜仁太守邓球倡建文昌塔于江滨,并建书院于塔前,故名。有石坊、讲堂等。塔前构厅事3楹,为诸生课业之所,日讲课,左右各1楹。前置3祠,一祀文昌神,一祀周敦颐、程灏、程颐,一祀前代寓贤与乡先达名流。又前为石坊,题曰“文昌书院”。集诸生日讲课其中。天启间,邑人陈朝鼐“误信形家邪说,倡众毁塔,而书院亦废”。清康熙九年(1670),知县王颐建文昌阁于文昌塔废址,“并于阁后仍构书院为肄业所”。后以“踵增无人”,阁犹存而书院则为僧院。至乾隆十年(1745),知县陈大受重建文昌塔于原址,迁文昌阁于塔旁山阜。其规制有变更:阁之四旁,周建院舍,前为门庑3间,后为厅事3楹,东西两厢各10间,制取轩朗,材尚浑坚,栋崇而楹耸。十四年(1749),知县李映岱重建书院于新阁,有讲堂、大成殿、文昌祠、正谊堂、官厅、雨亭等建筑。二十七年(1162),知县李莳订立《规制》,聘师、招生、考课等均有规定。诸生分为内肄业、外肄业、与课3类管理。道光二十年(1840),知县易学超重建,以祁阳古称永昌,改名“永昌”,其规模更大了:讲堂1座,大成殿居中(左柄主讲,右作官厅),雨亭1座,正谊堂1座,头门1座(左右门房2间)月台,文昌祠(学舍5间),左排房1座(学舍7间),回廓2座(学舍各3间),庖湢4所(置四角)。并以“遵岳麓、白鹿之规,体紫阳、南轩之训,黜浮华而崇实学,敦孝友以重人伦”为宗旨,昌明道学,丕振人文。咸丰九年(1859),石达开军曾驻此。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小学堂,两年后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2年改称学校。1930年改为乡村师范学校。1982年,拨归祁阳师范,几经改建,除右厢尚余旧房数间,院中余一老桂花树外,余已荡然无存。今为祁阳师范校址。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祁阳文昌书院”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