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旅游景点

红军标语博物馆

红军标语博物馆景点照片

红军标语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

湖南省炎陵县红色文化博物馆

  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红军标语专题博物馆。是经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并报中宣部备案的重点文化工程。该工程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博物馆主体建筑,第二部分为文化广场,占地总面积1.4万平方米,其中博物馆主体占地面积15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92平方米,总投资2000余万元,2008年9月底开工建设,2009年底实现主体封顶,2011年5月底建成交付使用。

  2016年12月,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2022年4月7日,红军标语博物馆恢复开放。

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发展历史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炎陵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工农红军为发动群众起来闹革命,在炎陵城乡书写了大量宣传标语,仅保存的红军标语就有151处、339条、4826字,可辨别的书写部队番号达66个之多,是全国保存红军标语数量最多、最完好的地区之一。

  炎陵的红军标语有3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历史地位高,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进程中的第一批标语,广写标语是毛泽东同志亲自部署的;二是内容丰富,凡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的各项革命斗争,都有标语;三是番号多,凡是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所有部队都留下有红军标语。

  这些红军标语书写时间跨度超过7年,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既有口号标语,又有对联、打油诗,甚至漫画,其中有部分标语还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拟定的,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多附着于房屋墙体上的标语时刻面临着剥落的危险,此次修建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就是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些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的保护问题。

  2021年5月,成为长株潭区域博物馆联盟成员。

  2022年11月,获评“湖南省党史教育基地”。

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历史背景

  红军标语博物馆外景

  红色井冈,始于炎陵。炎陵,是一块红色的热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27年9月至1938年2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军先后十五次来到炎陵,进行了建党、建军以及土地革命、政权建设等一系列首创性革命实践活动,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实践基础,谱写了“星火燎原”的英雄凯歌。

  红军标语博物馆内景

  在博物馆内,红军标语形式多样,口号标语、对联、打油诗、漫画比比皆是。“不革命的不分田地”,“不劳动的不准吃”,“想当年剥削劳苦工农利中生利好是好,至今日斩杀土豪劣绅刀上加刀痛不痛。”红军这些标语内容直接,语言直白,言简意赅,真正做到了用群众的语言,说群众关心的事,易为劳苦大众理解和接受。

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建筑布局

  博物馆仿江南清代祠堂式建筑,主体分两层,展厅面积650平方米。展厅内将集中展示揭取下来的真实标语,并利用现代声光及多媒体技术,模拟当年书写标语的场景,为参观者还原历史。该馆兼具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旅游参观、文物收藏、学术研究等多项功能。

  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建筑造型独特,寓意深远,特色鲜明。共分三层,主要有序厅、8个展厅、贵宾室、多媒体室、会议室、办公用房、文物库房等。博物馆陈列的红军标语是从1927年10月(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至1938年2月(湘赣游击队)期间的标语。

  红军标语是井冈山根据地和湘赣根据地革命斗争历史的缩影。红军标语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硝烟风雨,有的在书写后不久便被更换或覆盖,有的标语载体被剥蚀损毁或拆除,遗存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炎陵县是全国遗存红军标语最多的县之一。遗存标语具有署名单位多、时间跨度长、书写形式多、宣传对象广等特点。其内容既宣示了革命的最终目标,又结合了工农群众的切身利益;既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又有明显的地方特点;既有强烈的政治性,又有质朴的艺术美,是中国革命斗争的珍贵信史、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军标语博物馆其他介绍

  红军标语博物馆,国家3A级景区,经中宣部审批的全国第一家红军标语专题博物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红军标语博物馆选址在当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召开群众大会的炎陵县霞阳镇大操坪,总占地面积13500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外墙通体为红色,正面造型为左右各三面红旗,寓意为“边界的红旗始终不倒”。

  炎陵县原名酃县,位于湘东南边陲、罗霄山脉中段,是井冈山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炎陵县以重笔浓墨留下了中国0革命活动由城市向农村的第一工作重点转移;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和-的第一次会面;毛泽东实现"党指挥枪"重要思想的首次支部建在连上;解决中国革命土地问题的根据地第一次分田运动以及对部队进行政治教育等不朽篇章。从1927年至1937年,毛泽东、-、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率各路红军在这里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进行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革命实践活动。"罗霄碧血铸书剑,湘赣红土垂汗青",红军将士在浴血奋战的同时,在湘赣边界留下了数以千计的红军标语,炎陵县是全国目前保存红军标语最多的县。

  兴建红军标语博物馆创意始于1997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来炎陵县考察工作,在听取县委、县政府关于红军标语保护工作的汇报和实地考察标语保护情况之后表示,兴建一座集展示、保护和研究为一体的红军标语博物馆十分必要,并当场题写了"红军标语博物馆"馆名。

  2006年,红军标语的保护受到省委的特别关注。当年6月,省委宣传部调研组赴炎陵县调研。7月底,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蒋建国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来炎陵实地考察。8月2日,炎陵红军标语保护工作协调会议在株洲市召开,决定由省、市支持,在炎陵兴建全国第一家红军标语博物馆。

  2006年12月,红军标语博物馆工程建设指挥部成立,开始进行建设筹备,包括选址、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地质勘察以及红军标语的揭取保护等前期准备工作。

  在国家和湖省南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博物馆于2007年批准立项,2008年开工建设,2011年5月竣工。6月9日,博物馆试开馆。随即,省委宣传部将博物馆确定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委宣传部、省军区政治部确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省政府确定为"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国防科技大学确定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基地";中国井岗山干部学院确定为"现场教学点";湖南省-委员会确定为"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红军标语博物馆景区入选第二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跻身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红军标语博物馆选址在当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召开群众大会的炎陵县霞阳镇大操坪,整个景区占地面积13500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建筑高16.2米、宽71米,占地面积为1572平方米,建筑面积3892平方米。外墙通体为红色,正面造型为左右各三面红旗,寓意"边界的红旗始终不倒"。迈入序厅,迎面是大型浮雕"工农红军在炎陵";大厅天穹镶嵌着一颗巨大的红色五角星,象征中国革命。在红星辉耀下,人们沐浴着红色的阳光和空气,进入展室。

  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依据历史背景,突出标语主题。建筑风格在采用现代建筑理念和建筑材料与工艺的同时,融入了湘赣边界传统民居元素。整个建筑外观比例协调,优美大气,寓意深远,是革命传统与现代精神、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

  博物馆有8个展室,其中红军标语展室6个,分布在一楼和二楼,展板面积约2400平方米。馆藏标语库房和临时展厅各1个,设在三楼。此外还建有报告厅、贵宾室、消防监控室、资料室等。

  标语和文物的布展采用地台式、通柜式、壁龛式、镶嵌式、平柜式、平板式等多种形式,并以投影、多媒体、触摸屏等手段作为补充。此外,根据各展厅的内容和时代背景,采用场景、雕塑、沙盘、模型、全景画、图表等形式,并运用声、光、电现代手段,展示标语书写背景,渲染现场气氛,再现历史,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红军标语博物馆”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红军标语博物馆”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