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大佛寺旅游景点介绍
金湖县大佛寺兴建于300年前,后因种种原因被拆除。大佛寺复建工程,是金湖县老城区改造的一项重要而独特的内容,对于老城区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金湖县大佛寺历史资料
据宝应县民国县志23卷记载,大佛寺建于乾隆甲寅年(1794年),本次大佛寺复建,规划选址即为大佛寺原址,位于黎城老街北面,后大堤南侧,占地30余亩。复建的大佛禅寺,为具有宗教功能的佛教寺院,按传统佛教寺院规制进行复建设计,造型为江苏地区的明清风格,根据场地现状,并结合周边区块改造利用的特点,再造一座庄重雄伟的传统佛教寺院,成为金湖县佛教文化与民俗文化的中心和象征。
金湖县大佛寺区域位置
金湖县位于淮河下游、江苏省中部偏西地区,方位在长江以北、苏北灌溉总渠以南、洪泽湖以东、大运河以西。地处两省三市之交,东与本省扬州市的宝应县、高邮市接壤,南与安徽省滁州市的天长市相邻,西与本市盱眙县、洪泽县交界,北与洪泽县毗邻。地势西高东低,北部、东部、南部是湖荡相间的湖积平原,西南部为缓坡丘陵。金湖县境内水面广阔、河网密布,拥有水面420平方公里,滩涂44平方公里,是美丽的苏北水乡。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面环抱金湖县,淮河入江水道自西向东贯穿腹地。大佛禅寺用地即位于淮河南岸金湖老城中部偏西地区。
金湖大佛寺其他介绍
大佛寺位于金湖北老街北首,东部和北部环绕着风景秀丽的淮河入江水道,南临繁华的建设路商业街,西部以县政府大楼为依托,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史载:清朝乾隆年间,时年暴发洪水,从上游漂来木质大佛像一尊,停至现寺址东首三河边的避风港内。当时境内善男信女就把这尊大佛暂时敬立在避风港湾礼拜,随即十方信众发心募化,万人缘助,建寺造殿,迎请佛像,安位供奉,并称为大佛殿。后传僧人将大佛殿扩建并改名大佛寺。历史上大佛寺占地近百亩,规模极其宏伟,晨钟暮鼓,僧侣云集,名闻遐迩。
大佛寺周边有十八棵古槐,相传乾隆下江南寻找亲生父母时途经此地,受大佛寺高僧点悟,由此返回皇宫,再不提寻亲之事。乾隆有感高僧点化,临行亲手在大佛寺西院植下一棵古槐;大佛寺和尚为感谢皇上恩典,接着又植下十七棵古槐,取十八罗汉镇河妖,保一方平安之意,大佛寺由此名闻遐迩。
金湖县地处淮河下游,是名符其实的“洪水走廊”史上最为悲惨的“黄河夺淮”灾难使县城受灾最重。每次房屋十之毁有八九,人们流离失所,唯有大佛寺仍巍然屹立。但不幸的是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占领黎城,寺庙被毁,僧人四散。
多年来,信众多次申要求复建大佛寺。2009年,县委、县政府为加强城市建设,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提升金湖城市形象,决定在原址重建大佛寺。大佛寺由东南大学古建筑教授张十庆和苏州市理景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设计,风格为明清城楼式、全木结构、黑色亚光琉璃瓦、江南园林景观。占地面积29.3亩,总建筑面积约为240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钟楼、鼓楼、藏经楼、僧众用房、居士念佛堂、南北六偏殿等。其中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山门为全木结构建筑,木料全部从国外进口。大佛寺项目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3年竣工,7月份落成对外开放。建成后的大佛寺对于提升金湖城市综合功能,丰富金湖旅游、文化资源,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宗教文化需要,促进金湖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有积极的意义,将成为我县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金湖大佛寺”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