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官亭旅游景点介绍
贤官镇,隶属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地处沭阳县中部,东与华冲镇接壤,南界扎下镇,东南与龙庙镇接界,西与庙头镇毗邻,北接桑墟镇,行政区域面积84.99平方千米。 截至2021年3月,贤官镇总人口9.41万人。
明、清时期,即设有贤官亭镇;2000年,贤官乡改镇。 截至2021年3月,贤官镇辖6个社区、16个行政村。 2021年3月,撤销贤官镇、万匹乡,设立新的贤官镇。
2019年,原贤官镇有工业企业575个,其中规模以上3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1个。
贤官镇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即设有贤官亭镇。
民国元年(1912年),设贤官乡,属沭阳县四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民主政府曾一度将其划归潼阳县。
1949年,撤销潼阳县,复归沭阳县,仍设贤官乡,属桑墟区。
1958年,改为贤官人民公社。
1966年,更名为东风人民公社。
1981年,复为贤官人民公社。
1983年,复设贤官乡。
2000年,贤官乡改镇。
民国元年(1912年),设万匹乡,属沭阳县四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化归东海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复归沭阳县。
1949年,设万匹乡,属桑墟区。
1958年,改为万匹人民公社。
1960年11月,撤销万匹人民公社。
1981年1月,以华冲人民公社10个大队、龙庙人民公社蔡庄大队的大部分为基础,复设万匹八民公社。
1983年,改为万匹乡。
2021年3月,撤销贤官镇、万匹乡,设立新的贤官镇。
贤官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贤官镇因镇人民政府驻贤官街而得名。
贤官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贤官镇地处沭阳县中部,东与华冲镇接壤,南界扎下镇,东南与龙庙镇接界,西与庙头镇毗邻,北接桑墟镇,行政区域面积84.99平方千米。
贤官镇
贤官亭其他介绍
贤官亭位于沭阳县城北14公里处的贤官镇贤官街西头,亭身双层,棱形,飞檐斗拱,古色古香,亭高9.5米,占地2.2亩。
传说中的贤官亭比现亭更高大,更漂亮,内有书 碑石刻,供人欣赏;有棋盘石凳,供人品茶对弈。四周是曲柳、古松、小桥人家,如诗如画。与当时沙河东岸的沙河寺、北岸的月牙 楼遥相对应,盛极一时,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玩观赏。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带着纪晓岚一同路过贤官,因寻找贤官亭没有找到,错过日头,在该镇驻丘村(原名驻驾丘,因乾隆住过得名,还留有一口乾隆井)住了一宿,留下了"千年古亭无觅处,留待后人凭吊谁?"的感叹。
贤官亭,又称"响亭"。相传在隋唐时期,瓦岗大军将领罗成的姐姐罗风英起兵与隋军作战,大军在贤官境内安营扎寨,并在前沿摆下迷魂阵。为了便于指挥和观察敌情,罗凤英选一高地建起一个近似于烽火台一样的亭子,发现敌情,白天摇旗,夜里放响箭,该亭被称为响亭。罗风英战死,战争结束,留下迷魂阵、八角井和响亭三个遗址。后来响亭下住人家,形成集市后就叫"响亭街"。
不知过了多少年后,有一年早春发大水,农民一年无收,几乎家家断炊。为了活命,响亭街上的人商定,大伙都到街头的官路旁呼天喊地请求上苍搭救。一连数日呼喊。天地没有动心,却被当时的沭阳县令知道,便带着官粮来到响亭街赈济,使数十户人家得以保命。后来,人们为了感谢贤官赈济之事,就在当年罗凤英建的响亭遗址上,捐资建起一亭,并将这位县令赈灾之事刻在亭上。亭子建好后,因当地语中"响"与"喊"的声母相同,以致被人们说成"喊亭"或叫"喊官亭"。沭阳县志载:"贤官亭"原名"喊官亭",出处亦无详释。
关于"贤官亭"或者"喊官亭"名称的由来,还有其它一些传说,当然都是无法稽考的。据传,贤官亭始建于金人灭亡北宋的时期。真正的贤官亭名称的由来,有一个比较合理的传说。北宋王朝被金国灭亡之后,九王爷赵构跑到江南杭州,建起历史上苟安于一隅的南宋王朝,据说,跟随赵构到江南的仁人志士中,有一位山东人单公。此人在抗金战场上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后因受伤转到江南医治。他伤好后曾多次请求渡江抗击金兵,但这时朝中主和派得势,他的请求不但没被批准,反被放到海边一个小县任县令。单公虽然行武出 身,他到任后,把一腔热血,化作对民众之爱,呕心沥血,勤政为民,短短两年时间,将这个县治理得民风淳正,五谷丰登,路不拾遗,他本人也以贤德之名传遍四方。然而,由于他一心勤于政事,风尘劳碌,致使旧伤复发,虽经多方医治,无力回天。弥留之际,他对旧部说:"我死后,请你们设法将我送回老家安葬。一来让我看看家乡父老,二来让我望着何日收复失地。"那些旧部泣拜而应。单公死后,选出代表护送棺木回老家山东。
这群送棺的人,历经千辛万苦,这天来到沭阳北的一个小集镇。不料,天空下起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进,只好在此休息躲雨。然而,人好躲,棺木却在雨地,小集上的人一听说棺中装的既是一位抗金名将,又是一位爱护百姓的贤官的遗体,纷纷冒雨送来柴草木料,抢搭起一 个灵棚,将棺木遮住。没想到大雨下了七八天,大水漫了道路、田地,集上的人对送棺人们说:"现在正是六月阴雨天气,雨不知何时才停,就是停了也不知要等多少天,水才能退下去,不如将单公葬于此地,待将来再搬回,送棺人觉得有理,便选一高地,将其葬下,在挖坑之日,四周还是大雨滂沱,唯独这块高地上空无一点雨星,人们都说这是单公在显灵。
自单公下葬之后,这里接连丰收三年。家家户户丰衣足食。集镇上人们在一起议论。认为这几年风调雨顺,是单公保佑。于是大家决定凑钱在单公下葬处建一亭作纪念。亭子建成后取名为"贤官亭"(又谐音单公亭)。单公墓,于贤官亭建成后不久,被家人迁走。盛极一时的贤官亭,后来也毁于战火和水患。
贤官亭的传说,虽然缥缈,但它久盛不衰,其意义是
很深重的。可以说,在旧社会,劳动人民盼望"贤官救苦救难",真如旱苗思雨,他们围绕贤官的影子造出种种传说,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对清正廉洁官员的爱戴,反映人民 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如今看到的贤官亭,是该镇民众于1995年自发募捐建成的。亭子建成后得到张爱萍、杨纯、田哨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肯定。因为支持民众颂扬贤官就是尊重民意。张爱萍将军欣然执笔,为贤官亭题写了亭名。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贤官亭”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