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寺旅游景点介绍
藏海寺,位于虞山拂水岩之上。藏海寺历史悠久。宋代原为觉海庵。明代称“拂水东庵”,清初顺治时更为今名。咸丰间毁于战火,至同治间渐有恢复。文革中尽毁。1992年至1997年,常熟佛教协会重建该寺,历时五年。新建的大雄宝殿、大悲殿,金碧辉煌;新辟的东园,池廊花木,引人入胜。在罗列寺外的剑门诸景映衬下,藏海寺更显雄奇壮美。
清初,被顺治帝尊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的玉林通王秀来游虞山,乐拂水之胜,应请为主持,更名为藏海禅院。迭经整修,寺宇焕然,宗风丕振。玉林之母缪氏亦为出家之人,称大慈老人。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玉林奉敕还山,赐金葬母,建大慈塔于该寺大悲殿之后,自撰筑塔记,吏部尚书金之俊为之题碣曰:“报恩草堂大慈老人墓”。后来翁同龢又有题联:“野鹤孤云大慈塔;幽篁乔木古东庵”。
藏海寺简介
一雄踞于虞山剑门绝巅拂水岩之上的藏海禅寺,是常熟地处最高的佛教丛林,也是太湖风景区内的一个著名景点。
藏海寺寺院历史
藏海寺山门原为明初洪武年间的真武殿所建,历时最久,今改为寺之正门,古色古香,引人注目;此外,明清历年建有大雄宝殿、弥勒殿、地藏殿、观音殿、药师殿、大悲殿、祖堂、丈室、集善堂、听雨轩、船室、客寮、仙人堂、小客堂、经楼、香积厨、大慈塔、普同塔以及山下新旧下院等。清咸丰十年(1860年)之乱,全院毁损,殿宇坍废,碑记缺蚀,除山门外荡然无存,至同治后方次第恢复。属于AAAA级国家风景区。
藏海寺其他介绍
藏海寺雄踞于虞山剑门绝巅拂水岩之上,是常熟地处最高的佛教丛林,也是太湖风景区内的一个著名景点。
初名拂水东庵,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僧道所建。乾隆间邑人陈士煌增建大悲殿,渐具规模。但于934年全寺毁于火灾。近年由佛教协会重建。
现山门原为报国院之正门,为仅存的明代建筑。九十年代重修时,改为藏海寺的山门,而将报国院真武殿西移重建于今址。门额“藏海寺”三字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题。两侧有于右任早年手书唐王维《青龙寺》联语:“山河-里;世界法身中”。笔走龙蛇,金碧辉煌。
山门内正中广场,古银杏树高耸入云,宝鼎中香烟不绝。藏海寺大雄宝殿今已题名为“普光明殿”,庄严雄伟。赵朴初为大殿题“三千觉路”匾,楹联为钱仲联撰书,语曰:“自天水建庵,石劫几回经,法日重光千祀后;当赤明开纪,化城弹指现,蜀峰飞到一灯前。”
普光明殿中如来佛像,法相庄严,一尊玉佛,由信女王凤和捐资6万,余则由兴福寺出资恭请。殿中0诸天和大悲殿中的千手观音像均由浙江宁波佛像研究所塑制。
大殿之东“大悲殿”匾由赵朴初题额,东有
“三藏0”匾,谢稚柳所题;殿内有
“众善奉行”匾,启功题。茗山法师为此殿题写楹联:“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有悲心有慈心有欢喜心有大舍心。”
大悲殿再向东原为拂水东庵址,现辟为东园,草坪、水池、曲廊、花木,参差起落有致。乾隆年间《祖师庙归僧收管碑记》及1995年《重建藏海寺碑记》分别立于曲廊之壁。举凡寺庙沿革、历代废兴、重建经过以及景观特点、命名含义等均有概记。两件新旧文物,成为寺庙之历史见证。
藏海寺向西一墙之隔为报国院,院内有真武殿,殿前另有庭院和殿门。殿宇正中供奉真武神像,由信徒自发送供。左右有重翁所撰楹联:“灵殿溯明清,德被严相堂前,庶民仰止;洞天揽吴越,风回尚父湖畔,尘世肃然。”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藏海寺”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