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仙洋楼旅游景点介绍
赵海仙洋楼又名赵海仙故居。位于兴化城东门家舒巷内侧,东为上真庙桥巷,北临北舒巷,南与民居为邻,建于清末,一处中西合璧特色的建筑。因有此建筑,家舒巷又被当地百姓称为洋楼巷。周边为明清时代古民居建筑群,青砖黛瓦,深宅小院,静幽窄巷,自然和谐,地理环境优越。整个故居占地面积882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99平方米。1986年兴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赵海仙洋楼简介
赵海仙,清末(1830—1904)江淮名医,名履鳌,海仙为其字,以字行。兴化人,祖籍高邮,世代行医,望重一方。他自幼学医,尽得家传,对中医典籍融会贯通,学识广博,颇有造诣,遵经而不泥古,善治疑难杂症,人称“赵半仙”。著有《霍乱辩症》、《续辩证录》、《阴阳五行论》、《赵氏秘药》等。医案为多部传世医典录入。其不仅医术高超,且心慈仁,医德高尚,常为贫苦百姓义诊。建国初期出版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载:“赵海仙……勤术古训,心得独多,亦儒者之医也,生手落善为怀,尝谓‘医为仁术,为医而不仁,何用为医?’乡里至今乐道之”。据《兴化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病,召天下名医会诊,两江总督刘坤一荐举赵海仙应会。赵海仙怕惹事端,称病未行。
赵海仙洋楼由扬州大盐商出资,江都木行主献料,宁波匠人承建,延请日本人设计,旨在报答治病救命之恩,建后赠与赵海仙先生。当年赵海仙一直在洋楼居住、行医、研读、著述。这座建筑既是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历史的产物,也是一代名医、仁医,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的实证。由此直接带动了兴化的上池斋、鹤山堂、饮和堂等药店的兴隆。
二百多年来,赵海仙洋楼历经沧桑,从辉煌一时的标志性建筑,已变为满目疮痍、破旧不堪。直到今日,由兴化市政府投资200万元,扬州大学规划设计,扬州重光古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修缮。整个修缮,“修旧如旧”,保持原有的造型、布置和艺术风格;保持其结构法式和特征;保持工艺手法,力求保持其构件原有质地,尽最大可能不采用现代材料代替原来材料。凡能利用原建筑构件尽可能予以保留,已损坏的,使用同样材质按原形修复。部分已经损毁及水池假山,以历史记载和赵氏后裔及当地老人回忆,反复查勘和考证,制订方案后,经赵海仙后代签字同意认可后方始修缮。今年10月30日,赵海仙第四代孙、89岁的赵一民老人,携家人参观了修缮后的赵海仙洋楼。
赵海仙故居整体好似宾馆内的豪华套间,分为廊房和盂园,东西向陈列,以东为主,中间圆门连通。
从西门经门厅进入后,首先是南北两处廊房,均为青砖山墙瓦屋老脊,檐下砖雕,出檐处为青石台阶。北廊房是赵海仙先生行医问诊之处,南廊房为存放草药煎沸之地。两廊房屋顶均为两头翘起的尖檐,中间是万年青砖雕,看似两条巨龙。两廊房之间为长方形天井,方地砖铺设。北廊房后背为后花园,种草养花植竹,虽亦长方形,但中间青砖路蛇形弯曲,更添几分情趣。
廊房与东院有花墙相隔。花墙南端原为花坛,北端拱下有一中式圆形洞门,为进入东院的唯一入口。门上方有一石匾,书刻“盂园”二字,其意喻赵海仙先生祖籍高邮,而高邮古称盂城,称家园为盂园,可见其家乡情结之浓厚。圆门东内侧亦有一石匾与西外侧对应,上书“逸情云上”。这里“逸情”是指安逸、祥和的心态,意为超脱地上凡间,入天界。两块石匾外为隶书,内为篆书,字迹工整、清秀,赏心悦目。
园内南屋为书房,赵海仙先生长年在此苦读研修,著书立说,传授弟子,从中走出若干精典案书和术业精深的医师。园内东侧筑有一竭山翘角方亭,中间为水池假山。两座假山犹如兄弟般并排而立,又酷似守卫盂园的神兽一般。两山从上向下俯视,东呈狮形,西现虎态,均用太湖石镶叠而成,坐落于水池两侧,水池犹如天上瑶池,又像一只聚宝盆等待财富汇集。一座小吊桥的建造,把鹅卵石铺设的园中弯曲小路与假山、水池相连。如将书房与水池、假山等联系起来,身处小桥流水,不由地产生一种“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感受。而园中景致,更有一种身处仙境的体会。方亭是赵海仙先生行医劳碌闲时小憩之处,但更多的是为候诊病人和陪诊家属享用。一来赵海仙先生医术高超,求医者络绎不绝,需一等待之处。再者如此仙境胜地,必定让求诊者心情放松,更有利于问病医治。给求医者有候诊之处,天下普多,而深院如此仙境般景色润泽候诊之人,且为素不相识外人累累享用,恐世间难寻,可见主人仁德之心。
盂园正北为三层二十八间洋楼,此乃赵海仙故居的核心与标志建筑,也是赵海仙先生居住之处。洋楼坐北朝南,廊道与南书房、方亭连通,竭山瓦顶砖木结构,仿罗马建筑风格。十二根整木立柱由下至上,从一楼至三楼,一贯到顶,方圆千里绝无第二,甚是气派。其木构架、砖墙部分装修为传统做法,屋面檐口、室内天棚和二三层木门窗均为西式。百叶窗、弧形线条等西式构造在东方文明之中,显得更加富有韵味,引人注目。
洋楼木结构明间为柱抬梁式,上承七桁,次间为四柱上承檐桁,三层前檐柱向外挑出。洋楼底层南檐架上设海棠纹卷棚,屋面结构以榫卯连接,部分以十字刻半榫搭交和燕尾榫连接,屋面采用结合部杉木,前檐出檐,两侧和后檐为封檐。洋楼底层两次间设葵式木栏杆。二层外檐明间开设三樘上部半圆拱式六玻对开窗,窗下为古式木裙板,两次间木栏围护,上部为镂空雕刻木罩。底层每间各设古式长窗,仔框两侧饰以“中国结”雕件,四角饰以蝙蝠、寿桃图案,寓意“福寿齐全”。二楼北侧为活动百叶门,北后窗亦然。三楼外檐至地面高出11米多。洋楼内最特殊的就是壁炉,下面是西洋式,上面按照中式梳妆台格式兴建,堪称绝妙之作,鲜有出其右者,这种布局在中国建筑史上实属罕见。
洋楼东房有内置楼梯,但较为陡窄,而在洋楼与北廊房之间建有外置旋转楼梯,原为木质构造,由平台通往二层走廊和后檐处,再由子通道折回趋向三楼廊门。楼道下过道可通往后花园,楼道下据称是“储藏室”。经旋转楼梯从地面走向三楼,有如东海龙王盘旋而上,龙头在三楼廊门之处,龙尾即为地面楼梯口,喻步步升高。
故居的整体,所有砖木均恰到好处地有着雕刻画面,其内容多为麒麟与长青永绿的花草,既有主人的心愿,又充满生机。围墙漏窗精致工巧,四周镶砌砖细线条,内侧砖细花档,16个构件组成一个图案,木材以杉木为主,色彩以古铜色和白色为主体,配以青砖墙,既感到富丽堂皇,又感到清心洁白,既具高雅,又显别致。洋楼建成以后,观者如潮。
曾经为医药公司、农资公司公用,亦为包括赵氏后人等居住的赵海仙故居,经过修缮,重现了当年的洋楼风采。登楼远眺,古可观东门泊之浪花,今可见金东门历史保护街区的全景。
晨晖之中,仿佛看到赵海仙先生正在给平民百姓搭脉问诊,开方治病,显仁显德;夕阳之下,赵海仙洋楼又像一位平静的老人,让人品味出一种凝重。
赵海仙洋楼其他介绍
赵海仙洋楼,即赵海仙故居,位于兴化市区东城外家舒巷16号,建于晚清。
赵海仙,名履鳌(1830-1904),晚清出生于兴化中医世家。自幼学医,尽得家传。在深谐祖辈医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发展,对中医典籍融会贯通,遵经而不泥古,善治疑难杂症,成为一代名医,并成为晚清所形成的“兴化医派”的杰出代表。所传弟子遍及江、浙、皖等省,求医者遍及大江南北。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不豫,诏天下名医进京御诊,两江总督刘坤一举荐赵海仙应诏,赵海仙称病辞却。其后湖广总督张之洞患疾,亦派专使请治。赵海仙不但医术超群,且医德高尚。每逢乡里水灾疫情,都积极参与义诊施药。若遇贫苦之人上门求医,不但无偿救治,还供其食宿,故有一代仁医“赵半仙”之美誉。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曾任卫生部顾问的秦伯未先生于建国前选编出版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一书中载述赵海仙“勤术古训,心得独多,亦儒者之医也。生平乐善为怀,尝谓‘医为仁术,为医而不仁,何用为医?’乡里至今乐道之”。
赵海仙致力于医学研究,著有《霍乱辩证》、《阴阳五行论》《赵氏秘笈》等医籍,收入国家医药辞典,赵海仙也成为我国清代20位名中医之一。p>
赵海仙故居门楼为三间中式平房,中为门厅,两侧为耳房。过门厅,天井南、北为平房廊屋。
南廊屋5间,东两间为花厅,西三间与花厅之间有一雕花内门相通为中药房。现东间仍复原中药房,中为赵海仙先生行医情景的腊像馆,西为兴化医派及赵海仙医绩陈列室。
北侧廊房4间今为兴化中医博物馆,陈列兴化自宋代以来历代名医及其医著、医案等实物资料。
过天井东去,为一堵高大的青砖屏风式画墙,有圆门,上嵌隶书“盂园”石额。园内正中掘池如“盂”,盂池周边垒以假山,主峰两侧各有门洞。过门洞南去为长方形的水池,池上架一小木桥,名“长寿桥”,紧凑精致。
盂园北边为主体建筑“洋楼”。相传为扬州盐商出资、江都木商联手,专聘宁波匠人构建。中西合璧,屋面飞檐翘角、青砖黛瓦、四围回廊,雕花栏杆,层层环抱。
盂园东侧向南,有依围墙而筑的串廊,连接凉亭。凉亭两间,敞檐格扇,北间原为赵家浴池,南间为赏景休闲场所,现作中草药标本陈列室。
赵海仙洋楼建国后收归国有,2006年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全面修缮,2008年在进行赵海仙故居复原陈列的同时,建成兴化中医药博物馆,设立了兴化当代名中医专家门诊。常年对外开放。现已成为江苏省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赵海仙洋楼不仅是人们瞻仰先贤、展示兴化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接受中医药文化教育和求医问药的重要场所,也是兴化文化旅游的亮丽景点。
1986年,兴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赵海仙洋楼”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